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4178352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5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这一理论是由亚当 斯密在其划时代的巨著国富论中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贸易基于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一国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绝对劣势,自己生产的成本太高,还不如从别国购买来得便宜,而一国之所以能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使本国生产的产品成本和价格更低。因而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进而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一、理论假设,1 供给方面: ( 1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即这是一个 221 模型。 ( 2

2、 )投入的边际产量是固定的。 ( 3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2 需求方面: 收入预算约束,即对两种产品的消费需求受制于收入水平,不可能借债消费。 3 贸易方面: ( 1 )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交易费用。 ( 2 )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即贸易是平衡的。 ( 3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流动,4 市场结构:生产和交换都在自由竞争下进行。 从假设上可以看出,古典模型为了简化理论,做出了非常理想化的抽象,因而这是一个 “ 理想 ” 模式。,二、贸易基础分析,斯密的古典模型遵循了生产技术上的差异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生产成本的高低 价差的理论脉络。如一国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更低的生

3、产成本。就称该国拥有这一产品上的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 , A A ) ,又称 “ 绝对利益 ” 。而绝对优势的衡量可从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和价格三方面着手。,三、生产和贸易的模式,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应该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种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四、一个例证,假定英国与美国两个国家,同时生产小麦和布两种产品,两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同,都是 20单位。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两国的劳动力投入和产出情况如下表,表1,从表可以看出生产120单位的小麦和100单位的布,英国和美国投入的劳动力量不同,即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从图中可看出英国生产布有绝对优势,美国生产小麦

4、有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当将20单位的劳动力投入到布的生产中,美国应当投入到小麦的生产中。,分工后的劳动力投入和产出,表2,从表二可以看出国际分工后,两种产品总产量都增加了,说明分工使两国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假定英国用200单位的布与美国240单位的小麦进行交换,交换的结果如表三。,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分工贸易后,英国和美国国内消费量都增加了100单位布和120单位小麦。这说明两国都从中得到了利益。,五、斯密模型的几何措述,小麦,布,400,200,100,120,160,240,480,PPF2,PPF1,CIC1,CIC2,0,英国分工前和分工后的市场均衡,布,400,20

5、0,133,100,0,120,240,480,PPF2,PPF1,CIC1,CIC2,小麦,美国分工前和分工后的市场均衡,贸易前后英国和美国的生产、消费、贸易和福利对比,六、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优点: 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并第一次论证了贸易是互利和双赢的。,缺点: 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只能解释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情形。,然而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还会

6、不会有贸易发生呢 ? 如果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说,现在英、美两国之间不会发生任何国际贸易。但另一位伟大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却指出,贸易仍有可能发生,两国仍能从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交换中获致利益。这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 比较利益 ” 说的核心思想是:尽管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它可以选择两种产品中劣势相对较小的那种产品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同样能获致贸易得益。也就是中国古训所云: “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 。这样贸易的可能性和范围得以大大拓展。,一、理论假设,与斯密模型完全相同。,二、贸易基础分析,李嘉图认为是生产技

7、术上的相对差异导致了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进而导致了相对生产成本和相对产品价格的不同,于是产生了贸易的可能性。如果一国生产的 Q 1 与另一国相比,其相对劳动生产率更高,相对生产成本更低,相对价格更低,我们就称该国在 Q 1 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 C A ) 。,三、生产与贸易的模式,李嘉图认为,一国应该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种它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生产而进口那种它拥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四、一个例证,假设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两个国家都只生产小麦和布两种产品,劳动力L是唯一的同质投入要素,两国在分工前的产出和劳动生产率如表4.,表4,

8、从表中可看出,中国无论在布和小麦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布上劣势稍微小些,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相对于布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两国的分工就是中国生产布,美国生产小麦。,分工后中美两国的劳动力投入产出,表5,从表中可看出,两国的总产出有所增加,世界币的产量增加到了300单位,小麦不变,还是240单位。如果假定美国以120单位小麦和中国150单位的布交换,交换后两国布的消费量都增加了50单位,小麦不变。如表6.,表6,由表可见,即使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双方任然可以通过开展贸易获得利益,分工使世界经济总量增加,各国经济总量增加,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利益。,五、李嘉图模型的几何描述,小麦,布,

9、300,150,100,120,180,240,PPF2,PPF1,CIC1,CIC2,0,中国分工前和分工交换后的市场均衡图,小麦,布,300,150,100,120,240,PPF2,PPF1,CIC1,CIC2,0,200,美国分工前和分工交换后的市场均衡图,贸易前后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消费、贸易和福利的对比,六、对李嘉图理论的评价,1 比较成本理论具有合理的和科学的成分 (1) 比较成本理论比绝对成本理论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产生。,(2) 比较成本理论进一步说明了对外贸易利益的来源。他否定了重商主义关于对外贸易利益来源于流通领域的错误观点,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国际贸

10、易理论的基础。,(3) 比较成本理论深刻地阐明了自由贸易的好处。比较成本理论对于推动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和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4) 比较成本理论还暗含了这样一个结论:双方互利的贸易关系存在于一个有一定幅度的范围内。这为贸易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出发点。,2 比较成本理论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有: (1) 比较成本理论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育,其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2) 比较成本理论把国际分工看作是不受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的自然的永恒范畴,因而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原因。,(3) 比较成本理论没有对国际分工利益和经济发展利益、贸易的静态利益和贸易的动态利益进行专门的系统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