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高中美术欣赏教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687954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版高中美术欣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湘版高中美术欣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湘版高中美术欣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湘版高中美术欣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湘版高中美术欣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版高中美术欣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版高中美术欣赏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四、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从形式美的法则入手,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五、课时:一课

2、时六、新课教学: 影视 (温州嫁具) 导入 揭题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彩陶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则”,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源于生活实践; “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彩陶鲵鱼纹瓶 、 永 、 羊(羊大为美)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什么叫美术什么叫美术 身边的美术,提问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亦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门类图片 美术的特点:与音乐文学相比较中国古代手艺、工艺、

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美术的性质 精神产物 具有独创性 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形式与内容关系:内容存在与形式,是内涵,形式是内容物质化体现,是外观。形式应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内容。形式有独立审美意味。 形式美是指艺术语言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与符合审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形式结构。马克思说:“有懂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A、形式美法则 多样与统一 美术作品个别形象,形式要素、语言多样化、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必须高度统一,构成二种有机整体的形式。 例如: 太极图、最后的晚餐、 米洛斯维纳斯。 对立与和谐 对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征更

4、加明显,更加强烈。 和谐: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 例:黑白? 比例与尺度 比例包括数学的秩序,尺度是标准规范,包含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黄金比例 1:1、618 1:0、618) 例:帕特农神庙、萨平妇女 对称与均衡 对称就是指整体的多部分依实际或假想。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立关系,它具有稳定和统一的美感。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 例:边防军 节奏与韵律节奏:原指的天黑夜有秩序出现,有条理反复,交替或排列 韵律:动势、气韵、有秩序、近似对比因素、交替重复 例:巴黎圣母院、西斯庭圣母实战演习(多幅图片)学生选择评判美术鉴赏的意义A、为什么要提高审

5、美能力、学会鉴赏。*马克思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是不可缺少的现代人文结构 、美是人们长期积累形成的,也是艺术家长期探索形成的规律。中国的四大美女、 罗丹雕塑的罗米哀尔、 委拉斯开支作品宫女的侏儒、等。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要求学生说说身边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有的实用退化,审美凸显.(玉文化,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等)情趣高尚,抵御格调低下,提高精神污染免疫力。讨论和思考: 讲一讲身边事物的美七、课后反思 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们要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6、。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难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四、设计思

7、路:1、以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导入,然后直接分析、讨论图象通过那三种类型反映物象。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强调语言特色。其实不懂“美术语言”,就难看懂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内涵。所以先以弄懂美术语言为先导,再了解图象的三种分类;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某一分类,增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五、课时:一课时六、新课教学:1、导入: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 毕加索(1957)宫女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揭题 第二课 图象与眼睛A、美术语言特殊语言“人有人言 鸟有鸟语” 海军通信兵(旗语) 哑巴(哑语)比较:文学

8、、音乐、舞蹈、戏剧艺术语言的分类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 形体:点线面体,表现轮廓结构。 例:花果册页、 曼陀林和吉他 明暗:受光部等。表现体积。 例:侧椅的人体、 色彩: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 体现色彩表现力(最具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征性。例:果熟来篱图草垛 空间: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创造或再现空间关系。焦点透视、散点透视。例:圣亚布拉恩教堂寒江独钓图 材质、肌理:材质、质地、表面纹理 ; 体现材质美感、加强表现效果。 例:大理石小结:几张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自主学习,尝试应用。4、图象通过三种类型反映物象具象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逼真、写实。(提问:印象、特点如

9、何) 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安格尔)意象直觉想象、幻觉等构成表象、理性、怪诞(提问:手法、特点如何) 八大的作品、夏加尔的作品 (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抽象对自然对象省略、舍弃、视觉刺激、趋向音乐性、 意蕴的含混性;平面化、视觉冲击力(提问:形式、特点如何)康定斯基的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建筑、服装 生活用品的应用)中国的书法作品实战演习:十多幅图片学生分组选择回答属于那种类型图象七、课后反思:美术作品因美术语言运用的不同而产生的图象给人感觉也不同;美术作品表现的方法也可以不同,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美术作品,即便是具像美术作品也不能等同于照片。针对不同

10、类型的作品要从不同角度欣赏它们。备用资料图象与眼睛 “色盲表”、马格里特错误的镜子眼睛心灵的窗户 “西方的微笑”蒙娜丽莎、“东方的微笑”麦积山菩萨 古人云:“神在双目 情在口眉” “仰视心恭,俯视心慈,平视心直,侧视心快。”2、 美术形象与自然中真实原型是否有区别照片“长城”与吴冠中的创作“长城”对比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传神、气势、气韵、意境、天人合一、人生四种境界、选择、提炼、概括、改造、艺术加工创造艺术典型教皇英诺森十世 面包(柯勒惠支)生活中是否有艺术典型?创作方法: 再现性 偏重于写实 才乌克西斯 巴尔哈西乌斯特点:文学性内容、典型化靠拢、情感藏于形象背后筛谷的妇女 表现性 主观世界的

11、真实性,偏重于感情,不拘泥如实描写 特点:趋于抽象,抛开解剖、比例、结构、空间平面化、突出形式味 蒙克 呐喊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用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 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从多角度去鉴赏一幅美术作品。 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难点:结合实例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重要意义)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两个层面:1、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美术作品,而不同的欣赏角度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是不同的。2、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A、感悟式鉴赏;B、形式鉴赏;C、社会学式鉴赏;D、比较式鉴赏。它们之间既有

12、区别又有相互渗透。四、设计思路:主要解决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四种基本方法.。最好用视频、画面分割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利用各种绘画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美术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概念化的欣赏习惯;给学生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科学的鉴赏途径,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利用学生对“形式美法则”和中国画“诗情画意”结合比较了解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感悟式鉴赏”与“形式鉴赏”。五、课时:二课时六、新课教学导入 (视频“蒙娜丽莎”)(一)、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蒙娜丽莎” 从形式形象入手 内容的理解与体验 内蕴的探究和领悟(二、)四种鉴赏的基本方法1、感悟式鉴赏 (感悟)现代齐白石的千里蛙声出山来美术作

13、品.的印象美术作品.展开的联想.2、形式鉴赏 (观察) 法国莫奈的莲池等美术作品的形象、构图、空间、形体、色彩、明暗、线条、笔墨。3、社会学式鉴赏 (探究) 荷兰伦勃朗的夜巡、南宋陈容的墨龙等美术作品的 画家生平、委托或赞助人、文化背景、社会基本价值观。4、比较式鉴赏 (比较) (宋文同的竹子与清郑板桥的竹子美术作品的 横向:相同点、不同点。 纵向:相同点、不同点。个人或分组欣赏 可用“描述分析解释、判断”的方式“春”(意大利波提切利)“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安格尔)思(罗丹)簪花仕女图 唐(周肪)华严寺菩萨(辽)拾穗(米勒)课后作业:分发四种不同欣赏美术作品的资料(图片不要太多)。要求学生对某

14、一作品查找相关资料,用四种方式中取某一种方式(也可几种方式渗透)进行短文描述。准备在第二教时发言。 第 二 教 时第二教时分两部分组成:(教师课前应有充分的准备)1、根据第一节课后作业,要求各组派1-2位代表上台发言。要求学生有目的地从某一种方式(也可几种方式渗透)对作品进行分析。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观察角度”“观察”“分析与研究”这几个环节有机的结合。教师要及时给以纠正、引导,也可以要求其他组的学生给以评判。应有小结。(时间1/3左右)2、采取中央台“鉴宝栏目”的形式,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品。如中国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卷)等;如西画: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向日葵(可以以写真的形式放大成大图片)等。要求每组派1-2位同学上台近距离观察。然后分组派人上台发言。(课件图片要放大其作品某主要部分,便于其他学生对作品的了解)。要鼓励学生从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作品。七、课后反思由于评价的角度、方法、角色的不同,即使对同一件美术作品的评价都会各异。这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开放的,美术作品本身也是多义的,批评者的不同观点的相冲撞,是对作品的丰富和补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