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电大金融学毕业论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195560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电大金融学毕业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电大金融学毕业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电大金融学毕业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电大金融学毕业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电大金融学毕业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电大金融学毕业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电大金融学毕业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电大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作 者:亢秀兰 院 校:达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专 业:金融学 年 级:2013秋 学 号:1351001268198 指导教师:彭国彬 四 川 电 大 毕 业 设 计(论文)诚 信 承 诺 书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所撰写的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已注解说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属学校所有。 学生(签名):亢秀兰 2015年 4 月 27 日 目 录摘要 1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积极效应.1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

2、临的风险特点分析. 3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4(一) 防范风险的组织结构不合理4(二) 风险防范制度不完善5(三) 金融监管相对滞后6(四) 风险量化管理工作几近空白.6.四、强化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6(一) 增强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风险意识.6(二) 强化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6.(三) 不断加快中间业务风险防范的现代化进程.7(四) 建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内控机制.8(五) 建立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规.9(六) 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风险监管体系.9(七) 加强信用立法,构建金融安全保障机制10(八 )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10参考文献1

3、0 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探析亢秀兰摘要: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高效运行,发展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但是,中间业务的风险不容忽视,它在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安全经营带来隐患。因此,如何有效的评估中间业务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是我国商业银行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和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防范措施,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有所裨益关键词:中间业务 风险管理

4、内控机制 监管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积极效应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银行在办理资产负债业务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的银行业务和占用银行资产较少的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表上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从现实情况来看,至少凸显了下列积极效应: 1.中间业务创新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必不可少的业务内容。我国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己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储蓄和投资主体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转变为居民个人和企业,居民成为储蓄主体,企业成为投资主体,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在商业银行单一贷款资产结构状况下,尤其是在防范金融风险,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

5、制度等约束条件下,普遍存在“惜贷”和“慎贷”现象使其获利能力大大降低,中间业务的存在,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 2.中间业务创新是应对激烈竞争的需要。传统的存贷业务仍然存在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等问题。而中间业务成本低,利润高,风险小的特点,必将成为各个商业银行竞争的切入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银行的竞争,就是银行新兴业务的竞争,重点是中间业务的竞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创新业务,完善功能,增强自身竞争力。 3.中间业务创新是树立形象、带动存贷业务的需要。 商业银行利用中间业务服务面广、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特点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有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增强客户对

6、银行的信任度和信赖性,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从而对传统的存贷业务起到稳定和带动作用。这对于正在寻求利润增长点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要抓住机遇,大胆地创新发展中间业务。 4.中间业务创新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增强资金流动性。根据中间业务的定义可知,多数中间业务交易费用较低,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资金,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中间业务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之内,不必为此类活动提取风险准备金,也降低了管理成本。中间业务中的许多金融产品,具有可转让性,从而增强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如商业银行通过有追索权的贷款债权转让,将流动性较差的贷款证券化后出售,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再如发行备用信用证安排票据

7、发行便利等,或者以银行的信用与信用评估能力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等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风险特点分析 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实践来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和技术方面的限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一下风险,并且已经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具体来讲,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呈现出下面一些特点。1.分散性。中间业务是多元化经营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筹资、信用卡、国际金融、电脑信息等部门都与中间业务有关联,风险点较多,防范风险的难度较大,风险分散于银行的各种业务之中。 2.自由性。目前,许多中间业务的开展没有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尤

8、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类中间业务,大多数不需要相应的资本金,无规模的限制,只要交易双方认可,就可达成某些业务协议。这样虽然能刺激中间业务的扩张,但是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3.隐蔽性强。在现代科技支持下,银行信用卡、电子转账系统、ATM机、网上银行等创新手段和创新业务不断涌现,同时,也加大了中间业务的风险。另外,中间业务中的大部分业务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这使得许多业务的开展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得到真实反映,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中间业务潜在的风险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分析,也使得金融监管当局无法对银行的。 4.估算难度。对于大量的不断出现的创新工具,单笔业务量相对较小但种类繁多,要运用传统的风险识

9、别评价及决策方法来准确衡量这些业务的风险程度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中间业务的交易,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主要集中在银行的证券商手中,有交易集中化的趋势,这种集中化的趋势和中间业务的高杠杆率联系在一起,使得从事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即存在较大盈利的可能,同时也必然潜伏着巨大损失的可能。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除了交易类中间业务没有开办以外,其他各类中间业务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从中间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来看,不同的商业银行都有较大的提高。但就总体而言,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规模偏小,范围较窄,而且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业务品种之间发展很

10、不平衡。在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方面,人民银行虽然已经制定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但还没有完备的中间业务风险防范机制,中间业务防范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防范风险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采用的是一级法人的总分行制,分支机构层次之多、之广是罕见的,这种机构设置造成管理困难,信息传递不畅,是一种粗放式经营,主要表现在:一是重传统,轻创新,中间业务的发展严重依赖于传统业务;二是重规模、轻效益,中间业务的发展仍然没有走出粗放经营的路子,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业务所处的从属地位,再加上不少业务尚未规定收费标准,

11、使得中间业务普遍缺乏成本核算意识,也没有较强的效益观念,不仅没有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反而成为制约效益提高的成本耗费源,给商业银行带来经营上的风险。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银行依然用银行传统业务的思想去经营中间业务,以吸收多少存款作为是否开办中间业务及其开展好坏的标准。这种不讲价格,不计成本,致使银行信用价值扭曲错位的做法,给中间业务的开展埋下了大量风险隐患。 (二)风险防范制度不完善。第一,缺乏一套完整的防范中间业务风险的管理办法及操作程序。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掌握不准,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致使商业

12、银行难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的中间业务经营制度和风险评估与监控制度,导致中间业务在开展中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间业务内控制度有待改善。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客观上要求建立与其业务性质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目前,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指引中,专门制定了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仅是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到经营实践中去,致使中间业务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案例频频发生。 第三,中间业务的会计制度及信用评估制度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现有的会计标准不能反映中间业务对资产负债表内科目的影响,尤其当金

13、融衍生工具出现后,无法确定其市场价值,传统的会计记帐方法不能及早发现这些中间业务的风险。而且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制度尚不健全,微观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较差,随意违约、无理拒付、拖欠和逃废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信用的法制保障不完备。这给中间业务的信用评估制度的建立带来困难。 (三)金融监管相对滞后。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几大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几乎很少涉及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问题,对金融机构不断推出的中间业务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对新工具、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运用所引发的法律责任等缺乏应有的界定。 虽然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但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更不用说对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规范性管理。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区分日益模糊,业务定义逐步增多,这就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