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599953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课件,基础教育部 孔德英,第1单元: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第2单元: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 第3单元:教师观专业化的教师观 第4单元:课程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 第5单元:教学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第6单元: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第7单元:研究观以校为本的研究观,绪论:教育学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绪论:教育学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论语孟子荀子 大学中庸学记 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绪论:教育学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二、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二)、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它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绪论:教育学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二、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尤以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最为重要。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也逐渐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走向深化. (五)、现阶段教育学的发展取向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

3、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绪论:教育学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揭示教育规律,形成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一)、什么是教育规律 1、规律: 客观事物内部或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规律的基本特点: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必然性(不是偶然联系) 普遍性(同类现象抽象出来的“同一东西”) 重复有效性(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有效的必然联系作用),绪论:教育学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二)、如何运用教育规律去指导教育实践 首先,认识

4、教育规律需要以通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需要通过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反复认识过程。 其次,要根据已经揭示出或认识到的教育规律去分析实际教育工作的成败得失,并提到理论的高度去总结经验教训。 第三,要从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尚未认识的教育规律特别是更深层次的规律。,绪论:教育学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四、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魅力 学科性质: 人文科学 教育学的魅力: 求真魅力、崇善魅力和审美魅力,绪论:教育学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五、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课堂观察 (二)、行动研究 (三)、校本研究 (四)、经验总结 (五)、叙事研究,绪论:教育

5、学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六、研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研习教育学,有助于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2、研习教育学,有助于师范生提升教育智慧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一)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要用“系统”的方法和观点学习和分析教育问题 (四)注意扩展学习,绪论:教育学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思考题: 学习教育学有用吗?结合自己和现今教育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第一单元 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第一章 教育的认识 第二章 教育的意义 第三章 教育的目的,第1单元第一章 教育的认识,第一节 教育的理解(本质) 一、教育的含

6、义 (一)、词源探析 中国:甲骨文 西方:education=e(前缀)+ducair(词根) (二)、古今中外教育家论教育 中国古贤: 许慎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 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学记:“教也者,长善救其失。”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西方教育家论教育:,中西教育方式不同,中外教育的共同点:培养人,第1单元第一章 教育的认识,第一节 教育的理解(本质) 一、教育的含义 (三)从权威工具书关于教育的解释看教育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对人们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和体质的影响与发展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都

7、是积极的,都是增进、增强、获得等。 (四)、对教育概念的界定的理解 广、狭、更狭说;广狭两义说;首要直接说;社会化与个性化统一说 在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的是教育概念的“广狭两义说” 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教育通常指的是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真正理解教育的含义确实是一个难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以人为直接对象 2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 3教育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有明确的目的,并以此作为直接和首要目标 二、教

8、育的构成要素(见书),第1单元第一章 教育的认识,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教育及其基本特征 二、现代教育及其基本特征 (一)现代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日趋结合 (二)现代教育民主化 (三)现代教育追求鲜明的人性化 (四)现代教育的终身化 (五)现代教育的国际化,第1单元第一章 教育的认识,第三节 理想的教育 理想的德育 理想的智育 理想的体育 理想的美育 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 理想的学校 理想的教师 理想的校长 理想的学生 理想的家长,第1单元第二章 教育的意义,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意义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 (二)、能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和各种政

9、治人才。 (三)、实现政治人才的分层与选拔,延续、发展甚至变革政治关系。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经济发展的条件。 (二)、教育是加速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 (三)、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四)、能促进教育经费的增长。 三、教育的文化意义 1传递、保存文化。 2选择与整理文化。 3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 4改造、更新、创造文化。,第1单元第二章 教育的意义,第二节 教育的个人意义 (一)成人功能:教育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1使个体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 2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成才功能:教育能促进个体的个性化 1教

10、育应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教育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 (三)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个体是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2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第1单元第三章 教育的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认识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与作用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或总目标。 (一)、与教育目的的相关概念: (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功能。 2、选择(协调)功能。 3、激励功能。 4、评价功能。,教育方针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第1单元第三章 教育的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认识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

11、、个人本位论 (二)、社会本位论 (三)、文化本位论 (四)、生活本位论 (五)、伦理本位论 (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第1单元第三章 教育的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认识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 (2)、明确规定了我国教育培养人的“社会角色”定位:建设者和接班人 (3)、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四有人才”,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2马克思

12、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第1单元第三章 教育的目的,第三节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见书) 一、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八点) 二、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四点),第1单元第三章 教育的目的,思考题: 在你成长中肯定有某个老师的言行给你留下了深深的影响,把整个事件过程写出来,谈谈你的感受?,第2单元 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第一章 人性观 第二章 学生观 第三章 学习观,第2单元 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第一章 人性观 第一节 人性假设及其教育主张 一、性善论及其教育主张 二、性恶论及其教育主张 三、性有善有恶论及其教育主张 四、性无善无恶论及其教育主张 五、性三品说及其教育主张,第2单元第一章 人性观

13、,第二节 人的基本属性与教育 (一)、人性的自然属性与教育 教育主张:尊重儿童的最基本需要的教育,必然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二)、人性的社会属性与教育 教育主张: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 (三)、人性的精神属性与教育 教育主张:追求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第2单元第一章 人性观,第三节 新课程与“人性化教育” 首先,“人性化教育”强调对教育及教育对象本质的认识。 其次,人性化教育意味着对于生命的尊重。 其三,人性化教育是为了“育人”而不是造物”。 其四,人性化教育强调特色培养的教育。 其五,人性化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其六,人性化教育是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其

14、七,人性化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生价值和人生信仰的教育。,第2单元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第二章 学生观 第一节 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 一、儿童的发展观 (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是决定人发展的唯一因素 (二)、环境决定论 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环境决定的,人是环境的消极适应着,第2单元第二章 学生观,第一节 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 一、儿童的发展观 (三)、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

15、的发展中的作用 可能性 可塑性 小差异性,第2单元第二章 学生观,第一节 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 一、儿童的发展观 (三)、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2、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1)宏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总的条件和背景,制约发展方向和水平 (2)微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直接影响 (3)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对人影响性质和作用太小与个体发展水平相关 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有积极、消极之分,第2单元第二章 学生观,第一节 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 一、儿童的发展观 (三)、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3、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1)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特点 (2)主观

16、能动性与个体自身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密切相关 (3)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最后的决定性因素 (4)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依赖于所受教育程度和质量,第2单元第二章 学生观,第一节 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 一、儿童的发展观 (三)、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依据: 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由受教育者的角色心理决定。 第三,由时代发展的特点所决定。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第一,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学校教育的自身状况。 第三,家庭环境的效应。 第四,社会发展状况。,第2单元第二章 学生观,第一节 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 一、儿童的发展观 二、儿童认知发展观 教育心理学中详细讲解 三、儿童权力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