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B》辅导资料

上传人:zhuli****0000 文档编号:7205813 上传时间:2017-09-1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学基础B》辅导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B》辅导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B》辅导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B》辅导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B》辅导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学基础B》辅导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学基础B》辅导资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护理学基础 B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 型题1、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 A、 伤寒杂病论 B、 灵枢 C、 黄帝内经D、 金匮要略 E、 千金要方2、哪位医家首创了急救自缢法: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E、王清任3、首创麻沸散的医家是: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扁鹊 E、李时珍4、伊尹对医学的贡献是: A、首创了葱管导尿法 B、创编了“五禽戏” C、创制了汤液D、首创了猪胆汁灌肠法 E、没有特殊贡献5、 左传:“国人逐瘈狗” ,其中瘈狗指的是: A、温顺的狗 B、发狂的狗 C、可供肉食的狗D、大狗 E、刚出生的狗6、 “五禽戏”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动物: A、熊

2、B、鹰 C、猿 D、鹿 E、虎7、 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葛洪 B、钱已 C、巢元方 D、陈自明 E、孟诜8、强调“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把食疗放在药疗之上的医家是: A、伊尹 B、扁鹊 C、孙思邈 D、张仲景 E、李时珍9、被后世医家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仲景10、 侍疾要语的作者是: A、李杲 B、钱已 C、钱襄 D、叶天士 E、吴鞠通11、真热假寒证的病人可选用: A、正护法 B、热因热用 C、寒因寒用 D、塞因塞用 E、通因通用12、一病人原患水肿,又复感风寒,出现恶寒无汗、咳嗽胸满、腰痛

3、尿少、全身浮肿时,应采取: A、正护法 B、反护法 C、急则护其标法 D、缓则护其本法 E、标本同护法13、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A、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B、护病求本的护理原则 C、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D、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 E、未病先防的护理原则14、顺从疾病假象而进行护理的方法,属于: A、正护法 B、反护法 C、扶正法D、祛邪法 E、标本同护法15、病人针下得气的感觉不包括: A、胀 B、麻 C、重 D、痛 E、酸16、针刺入腧穴后,捻转提插涩滞、困难,严重时不能捻转提插,也不能出针,局部疼痛难忍,可能是发生: A、弯针 B、断针 C、晕针 D、滞针 E、折针17、对针刺后产生

4、的血肿,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出针后用干棉球压迫针孔处片刻 B、少量皮下瘀血可不必处理C、局部肿胀疼痛剧烈,青紫面积较大,可做冷敷处理D、24小时后再做热敷或轻轻揉按,促使瘀血消散吸收E、48小时后再做热敷或轻轻揉按,促使瘀血消散吸收18、关于针刺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病人在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 B、病人在饥饿、疲劳时不宜针刺C、针刺时尽量采用卧位,以防晕针 D、局部皮肤有瘢痕、溃疡,针刺时应慎重E、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19、针刺时病人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咳嗽,重则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紫绀,则表示病人可能出现: A、大出血 B、气胸 C、血肿 D、断针 E、晕针20、

5、古代与气功有关的名称是: A, 格斗 B、械斗 C、砭石疗法 D、按摩 E、吐纳21、哪部医著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基础: A、 伤寒杂病论 B、 黄帝内经 C、 千金方D、 金匮要略 E、 温病条辨22、古代与气功有关的名称是: A、格斗 B、导引 C、砭石疗法 D、按摩 E、踩跷23、首创猪胆汁灌肠法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孙思邈 C、 扁鹊 D、 华佗 E、 李时珍24、首创麻沸散的医家是: A、孙思邈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E、王履25、 “起死回生”指的是哪位医家: A、孙思邈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E、王清任26、首创葱管导尿法的医家是: A、孙思邈 B、扁

6、鹊 C、华佗 D、张仲景 E、王清任27、 理伤续断方的著者是: A、忽思慧 B、成无己 C、蔺道人 D、吴师机 E、王清任28、 饮膳正要的著者是: A、忽思慧 B、成无己 C、蔺道人 D、吴师机 E、王清任29、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 A、张元素 B、李东垣 C、刘完素 D、张从正 E、朱丹溪30、对“天行瘟疫”提出:“取初病人的衣物,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做法的医家是:A、孙思邈 B、王清任 C、李时珍 D、叶天士 E、吴鞠通31、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B、人与天地相应 C、治病必求于本D、整体护理,辨证施护 E、 因人制宜护理32、冬季感冒多用解表祛

7、寒;夏季感冒多祛暑湿,这种治护方法称: A、扶正法 B、反护法 C、同病异护D、异病同护 E、标本同护法33、对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可采用: A、扶正法 B、祛邪法 C、扶正与祛邪兼用D、先扶正后祛邪 E、先祛邪后扶正34、逆其证候性质进行护理的方法,称为:A、扶正法 B、祛邪法 C、正护法 D、反护法 E、正反同护法35、真寒假热证的病人可用: A、正护法 B、热因热用 C、寒因寒用 D、塞因塞用 E、通因通用36、如病人标病较急,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总体治疗时,应采取: A、正护法 B、反护法 C、急则护其标法D、缓则护其本法 E、标本同护法37、因人制宜护理不包括下列哪项: A、性别 B、年

8、龄 C、体质 D、高矮 E、生活习惯38、 “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指的是: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变 C、急则护其标法D、缓则护其本法 E、标本同护法39、印堂穴、丝竹空穴应采取: A、指切进针法 B、挟持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 E、针管进针法40、产生晕针的主要原因是: A.饥饿、疲劳、体位不当、手法过重; B.针身剥蚀损坏;C.操作者进针时用力过猛过快; D.体位移动用力过猛;E.针尖碰到坚硬的组织器官。41、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 A、 伤寒杂病论 B、 灵枢 C、 黄帝内经D、 金匮要略 E、 千金要方42、哪位医家开创了辨证施护

9、的先河: A、孙思邈 B、张仲景 C、扁鹊 D、华佗 E、李时珍43、针刺时,一般留针时间为: A、10 分钟 B、1020 分钟 C、2030 分钟D、30 分钟 E、60 分钟44、横刺又称平刺,是指针身与皮肤呈: A、15 B、25 C、35 D、45 E、9045、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恶心,出冷汗,则可能为:A、气胸 B、断针 C、弯针 D、滞针 E、晕针46、为病人进行热熨治疗时,药包使用时的温度一般为: A、2030 B、3050 C、5060 D、6070 E、708047、耳穴在耳廓的分布形如胚胎,那么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 A、对耳轮体部 B、耳甲

10、C、耳舟D、耳垂 E、对耳轮上、下脚48、耳针俗称“埋豆” ,临床多用: A、麻黄 B、蔓荆子 C、青葙子D、王不留行 E、栀子49、关于刮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刮痧时用力应均匀,力度适中B、颈背部从上向下,胸部从外向内刮拭C、刮痧板与刮拭方向保持 4590D、刮痧部位应尽量拉长,每个部位刮 20 次左右E、刮拭时应单一方向刮擦皮肤,不要来回刮50、下列哪项不能用熏洗法: A、关节疼痛 B、肛旁脓肿 C、眼结膜红肿D、月经期痛经 E、带下过多51、下列哪种情况可以用热熨法: A、麻醉未清醒者 B、腹部包块性质不明 C、大血管处D、肩背部 E、孕妇腹部52、用中药敷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使局部

11、皮肤红、灼、起泡,利用较强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 A、割治法 B、截根法 C、发泡法 D、挑治法 E、贴药法53、中药保留灌肠时,药液温度应保持在: A、3335 B、3537 C、3739D、3941 E、414354、气功练习的三要素包括: A、调身、调形、调力 B、调站、调立、调坐C、调心、调神、调意念 D、调身、调息、调神E、调身、调吸、调神55、把意念、思维、想法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或体外的某一事物,称: A、调心 B、导引 C、入静 D、观想 E、意守56、中药保留灌肠时,一次灌入量最多不应超过: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57、秋季起居方面应遵循: A 早卧早起 B 早卧晚起 C 晚卧早起D 晚卧晚起 E 以上均不对58、进补的最好时机是: A 立春 B 惊蛰 C 立秋 D 冬至 E 夏至59、室内光线过亮,不适宜下列哪类病人: A 感受风湿 B 阳虚 C 里寒证 D 肝风内动 E 感受风寒60、七情过极,可采用以情胜情法,若思伤脾,应: A 以忧胜之 B 以喜胜之 C 以悲胜之D 以怒胜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