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考试资料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1784142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考试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个体心理: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言语等。个性心理特征: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的对象:1、个体心理;2、个体心理和行为;3、意识与无意识;4、社会心理。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实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文章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

2、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来表示。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3、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2、解释;3、预测:4、控制。4、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6、1.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像、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婴幼儿期之后的发展中。社会性发展,从过程角度讲,是指个体逐渐掌握社会规则、适

3、应社会角色要求并做出恰当的社会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也称为“社会化”。2.心理发展不但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已有心理与行为机能的增强,还包括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或消失。7、.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和平衡。同化是指个体将新的信息整合进已有的知识系统或认识图式中去。8、(1)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5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2)青少年期是由儿童成长为成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时期。(3)整个青少年期又可分为:1、青少年早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2、青少年中期(十四五

4、岁到十七八岁),相当于高中阶段3、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到二十一二岁),相当于大学阶段。9、佩里认知发展三段论:他将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11、友谊的六大功能:陪伴,放松,工具性支持,自我意向支持,社会比较,亲密。12、气质是指个体内在的、不依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稳定持久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全部心理。气质可以划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类型:1、外倾型明显多于内倾型。2、独立型多于顺从型。3、在各种社会价值类型中,

5、经济型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4、在双向性格因素中,中间型大学生占绝大多数。外倾、内倾、独立、顺从型13、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体心理特征。大学生应具有的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14、斯滕伯格1986年提出的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主要分为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1. 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常用智商表示智力的高低。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环境类要素、情绪类要素、社会性要素、生理性要素。心理要素分为:认知要素和情感、意动要素。 场独立型(以内在参照物) 场依存型(以外在参照物)。我国分为生理要素、心理要素、社

6、会要素。场独立指往往倾向于以内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即能力自己独立的标准觉察、判断事物。场依存指较多的依赖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从复杂情境中区分事物的基本要素或组成部分。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一般是低焦虑者在压力大的学习效果好,而高焦虑者适合压力较低的学习情境。2. 社会心理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3. 教师角色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4.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要素分为:教师的认识水平、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又分为: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

7、监控能力。5.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特提出良好教师的人格素质具有以下四个维度:成就取向、人际取向、课堂行为、组织才能。6. 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包括:教师的威信、教师的信念和责任感、教师职业的教学效能感。、7. 专家型教师的特征: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的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创造性的洞察力。8. 学习是人和动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1)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是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广义的学习概念应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不是本能行为,而是

8、后天习得性行为。任何水平的学习都能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能把个体的所有变化都看做学习。(2)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心,通过思维活动而积累经验,进而产生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有一些显著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动物只有学习个体的直接经验;人类的学习既包括直接经验也包括间接经验。从功力和动力上看,动物学习只是为了适应环境,人类的学习还包括改造环境;动物的学习以满足生理需要为动力,而人类的学习除了满足生理需要外还包括满足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要。从能动上看,动物的学习只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过程,而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

9、动的过程。9. 冯忠良教授吧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10. 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包括知道 了解 应用 分析综合和评价)、情感目标包括接受 反应 价值判断 组织 性格化)和动作技能目标(包括知觉 定向 机械动作 复杂的外显反应)。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主要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11.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学习组织的主体性。12. 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情景与反映的联结有三个定律,即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率。13.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过程主要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

10、造过程、动机过程。14.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文字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15. 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迁移的层次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16. 形式训练说认为,各种官能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它就像人的肌肉一样,可以通过训练或联系增强其力量。17. 贾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论又称经验类化说,其经典实验是1908年的“水下击靶”实验。18. 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的作用越强烈,学习积极性越高,学

11、习积极性越高,月能发挥学习的潜能,学习的效率也就越高。表明:容易的任务,学习效率随着动机作用的增强而提高,增加任务的难度,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低。19.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样性、发展性、间接性、社会性、职业性。20.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成就动机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默里所提出的“成就需要”。21. 韦纳归因的三个维度是: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维度。22. 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的。23.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说,是

12、个人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24. 下位学习:学生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抽象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归属于旧知识而得到理解,新旧知识所构成的从属关系就是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概括或包容程度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上位关系而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25. 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定义不同、测量方式不同、表征形式不同、意识控制角度不同、习得与遗忘速度不同。26. 变式是促进概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所谓变式是指改变非本

13、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27. 策略性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阶段、元认知阶段。28. 元认知策略的组成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29. 问题的四个基本成分:目标、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障碍、方法。30.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问题解决活动一般包括两类思维搜索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31. 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32. 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相对适中的情绪激动水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33. 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在擅长的领域内表现突出、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

14、、能以深层次方式表征问题、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能很好的监视自己的操作。34. 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发展元认知、曾其那个自我监控的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帮助学生正确的表征问题。35.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奥斯本与1939年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36. 品德,又称“思想品质”或“德行”。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

15、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37.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38.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39. 大学生品德修养方法:学习、立志、躬行、自省。40. 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41. 按照群体内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固定编制和严格的组织原则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以个人需求或意向一致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42. 大学生班集体的特点:对共同目的、任务的深刻认识;集体成员间相互友好;有合理的组织

16、结构;遵守集体规范。此外,大学生集体还具有以下特点:强制性;同一性;独立性;开放性。43.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体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许多人在一起工作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就是社会致弱作用。44.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交往动机强烈;交往的形式与内容丰富多彩;注重横向交往,忽视纵向交往。45. 认知偏差: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角色固着;自我认识。46. 心理咨询的类型包括: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1、论述:高校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第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特点的理解;学习高等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对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