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6Unit2 poems教学设计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71477548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6Unit2 poems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6Unit2 poems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6Unit2 poems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6Unit2 poems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6Unit2 poems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6Unit2 poems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6Unit2 poems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教学课 题SEFC BookII, Unit4 A garden of poems, The third period (高二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课程类 型阅读课授课地点小多媒体教室教理学论设依计据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或活动教学,教学过程是交际活动过程。只有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大量地进行语言实践,使英语课堂交际化,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课标提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和“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结合本年段国家级子课题“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形成性评价”的实

2、施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了操作性较强的处理。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二英语第4单元的第三课时,是一篇介绍诗歌的文章,内容包括了英文诗歌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几个时期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和喜爱的著名英美诗人、作品特点、英文诗歌传入中国的历史以及英语诗歌的赏析 ,我在教学中将淡化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简单传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从而扩大课堂的语料输入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学情分析在高一年英语学习的基础上,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略读、跳读等一定的阅读技巧以及识别关键词、确定主题句、预测等阅读微技能,形成了初步的阅读策略。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主动学

3、习的动力不够,然而他们学习比较认真,好胜心强,渴望在班集体里得到他人的承认,很在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求知欲旺盛,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能主动配合老师,愿意开口讲。他们有着高中生独立、爱表现自我的特点。因此,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学重点1. 对全文大意作整体理解。2.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 Unit4 A garden of poemsThe third periodEnglish poetry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play with absencecall up remindofdespite l

4、ead totime come into beingbelong to stand out3.找出各段的主题句并归纳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教难学点教学难点1. 如何利用略读、查读等阅读技巧和识别关键词、确定主题句、预测等阅读微技形成阅读策略。2. 如何帮助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3. 怎样以阅读课的教学为依托,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4. 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适当的辨析与拓展,提高实践能力。Unit4 A garden of poemsThe third periodEnglish poetryUseful words an

5、d expressionsplay with absencecall up remindofdespite lead totime come into beingbelong to stand out教学目标(一) 认知目标1 词汇和语言点(见教学重点第2点)。2 充分理解课文大意并完成所给的任务。3 用所学的词汇和语言点复述课文。4 用所学的知识与伙伴进行交流、沟通,学会交际。(二) 情感目标 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积极和谐教学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本部分旨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手段,获取有关英国诗歌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扩大他们的

6、国际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强化文化意识,激发他们热爱我国瑰丽的诗歌文化宝库的爱国热情。(三) 智力目标 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激发创造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高中阶段是个体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时期,高中生的认识能力比初中普遍提高,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意识等均有明显提高,通过活动课、小组讨论等具体形式,特别是创设有利于高中生自己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情境,利用他们自身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监控。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活动教学

7、法:“活动教学法”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已风靡澳大利亚、英、美等国家。根据1998年澳大利亚ALLGuidelines(ScarinoAngela,etal,1998)一书所述,宏观的活动教学法认为“活动”是联结教学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教师必须把活动作为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微观的活动教学法即指课堂教学活动中,将活动作为教与学的中心单位以促进语言习得者用目的语言(Targetlanguage)进行交际。它认为活动包含积极的有目的的语言使用环境,习得者必须使用已有的语言资源以满足在设定的语境中进行交际的需要。活动教学法(Activity Approach)是交际法家族的后起

8、之秀。 它一出现,就引起了外语界的高度重视, 迄今已成为较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活动的内涵可理解为:“活”即活化、激活(activate);“动”即行动(act)。2、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获得知识。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它应具备以下特点:(1)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设计焦点应该是解决某一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问题。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

9、注重语言习得。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3、交际法:交际法起源于功能法(FunctionalApproach),是70年代在西欧兴起的外语教学法科学的一个学派。它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功能项目为纲”,力求使教学过程交际化,以培养外语交际的真本领。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语言同交际或交流始终紧密相联,语言功能首先就是交际功能。功能法把交际或交流作为全部教学的出发点,因此又叫交际法或交流法(CommunicativeApproach)。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1997年在论交际能力一书中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形式上

10、是否可能,即语法要正确;实际是否可行,人们是否这样说;语言是否得体,这包含语境、对话者的身份、性别等因素;语言的可接受性如何、结果怎样。学法渗透本课我将结合活动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中通过合作和探究来完成他们的任务。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起源于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对学生集体动力作用的研究。在7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兴起,8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为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一策略目前已广泛的用于50多个国家的中小学课堂

11、。各个国家的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侧重相对结构化的方案,着眼于技能、概念、信息的掌握,有的注重非结构性的讨论或小组设计,着眼于社会化、高水平的思维或问题解决的技能。 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但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学生是同自己过去比较而获奖励。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

12、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能力差异,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学手段1、多媒体辅助:将本课所需要的动画、录音、图片、文字、图表和音乐制成CAI软件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直观,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创设情景。2、非测试性评价: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出发点是学科本位,只重学科,不重学生发展。 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应该“正确反映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唯有重视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因此,本课我将各种活动设计成小组活动并开展小组竞赛和填写课堂自我评价表等非测试性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13、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活动内容设计意图Step1 Warming up(热身英语诗歌朗诵竞赛)Hold an English poem recital competition. 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a number of groups. They need to collect English poems they like and practise before this competition. Each group asks one student to act as the competitor. 评价工具(选票):NameTit

14、leScoreCorrectness54321Rhythm54321Feelings54321Translation54321Language54321任务型活动:课题的引入采用诗歌朗诵竞赛形式(课前十分钟完成),学生小组活动,收集适合朗诵的中外诗歌包括中英文译文,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收集材料的能力,又激发了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和竞争意识,学习了翻译、欣赏原文及其译作并学习体验了诗歌朗诵的美感。最后由全体同学对各组参与代表投票进行非测试性评价。Step2 Presentation (导入)Give two famous poems. One is Chinese and the other is English with their translation for the students to compare with. (Teacher shows on the screen.)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