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2013年11月12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45723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凤凰卫视2013年11月12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凤凰卫视2013年11月12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凤凰卫视2013年11月12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凤凰卫视2013年11月12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凤凰卫视2013年11月12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凤凰卫视2013年11月12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凤凰卫视2013年11月12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凤凰卫视 2013 年 11 月 12 日凤凰全球连线,以下为文字实录:胡一虎:晖明就在解读的过程当中特别提到了建立法制社会,针对建立法制社会部分,最后我要特别请教在华盛顿的李成,公报里头也特别提到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您觉得在这个时刻来看待公报的这一段的用字遣词有何深切的含义?李成:我觉得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点,因为在这个会议之前,大多数人的关注是在经济的改革当中,但是我们知道经济市场化的发展或国家的稳定,或者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制建设,尤其是刚才讲到的把权力关到笼子里边去,就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通过运动的形式,第二种更多是通过法律的形式,现在我们看到在这个文件当中更多的

2、是强调法制的建设,当然他不一定马上就会有效或者成果,但是这是中国长治久安的一个最好的一个方法,我们也注意到,就是他提到了宪法的权威,宪法的尊严,而且通过各种机制来强化这个,所以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内容是不是有关于各地的法院,以垂直的领导而不是更多的跟地方,向地方政府汇报。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是中国司法改革的一个很大的一个突破,同时我们还建了各种机制是不是能够更多的强化法律的公正,法律的权威,通过更多的司法的独立来进行,这方面现在我觉得还不是特别明朗,因为整个报告我们还没看到,但是新华社人民日报把法制建设,把宪法的维护宪法的权威做一个推出点,来作为一个标题来提到,我觉得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汪 玉

3、 凯 : 公 报 提 维 护 宪 法 权 威 澄 清 了 一 些 不 清 晰 看 法十八届三中全会 12 日下午闭幕。为期 4 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凤凰网邀请国家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汪玉凯、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周为民,第一时间解读全会公报。凤凰网资讯:汪老师开始就提出这次公报很大的一个亮点,是强调法治中国,包括强调宪法的法律权威,强调司法独立公正。这一点我们怎么理解?汪玉凯:我非常关注这一点,在这之前有很多争论,很多人感到非常迷茫,觉得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现代社会可以不要法治,这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不

4、可能走向专制时代,我们是要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强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核心要素无非这么几点:第一,以人为本;第二,坚持法治;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民主。那么这些都是在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框架下进行的,大框架下需要讲人权,讲法治,讲民主,讲以人为本,所以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指引,不可能不搞法治,这是现代社会、现代国家的必然选择。搞法治就需要尊重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最大的法,违宪就无效,这是很明白的道理。所以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等于说尊重法治本身的权威。我记得当年美国总统小布什讲过这样一段很经典的话: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眼花缭乱的科学技术

5、,也不是文人写的那么多著作,而是人类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不让他害人。这个笼子就是国家的法律。所以习近平讲我们要构建制度的笼子,这个制度的笼子是什么?那就是法治。所以我特别欣慰,这一次三中全会把尊重宪法权威,尊重法律权威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强调司法审判要独立。司法的不公正在很大程度上与司法缺乏独立性、权力过多干预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独立性,那就没有根基,强调司法手段司法检察方面的相对独立性,这对于我们保障司法,保障社会公民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也能澄清社会上一些不太清晰的看法,共产党不是不要宪法,而是更加尊重宪法、尊重法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周为民:这个问题的确

6、非常重要。依法治国,实际上我们早已明确,这是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什么?依宪治国。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的生命和权威都在于实施,这才是很深刻的现代政治文明的意识和观念。宪法是什么?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法治也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依据,而且宪法、法律都是我们共产党领导人民制订的,首先体现了党的意志。包括人民当家作主,都需要靠依法治国实现。因此合乎逻辑的结论应该是什么?应该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最忠诚于宪法和法律,并且最有积极性,最有责任心去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这才对。宪法是我们制定的,但是我们对它没有基本的真心诚意,这是怎样的荒谬?毫无道理,不合逻

7、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共产党作为中国长期执政的党,它最重要、最基本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什么?是法治方式,对于执政党来说,你怎么领导?怎么执政?最重要的方式是法治的方式,这一点上是不能够出现任何混乱的。把法治、把尊重宪法的崇高地位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看作两者是矛盾的,这是一种极其蒙昧的、荒谬的观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对党的领导将会构成致命的伤害。 汪玉凯:文化大革命时候,刘少奇作为主席,拿着宪法喊,国家宪法保不住国家主席的生命安危。这次提到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第一位是治官,第二位才是治民。我们政府所有的权利都是法律授权的,叫做“法律不授权,政府无职权”,所以要依法行政,依法行

8、政就是指政府的权力都要有法律依据,不管具体行政行为还是什么行为,都有法律依据,没有法律依据就是乱行为。这和公民权利是不同的,公民权利是法律规定你不能做什么,没有规定的老百姓都可以做,对政府的规定是只能做什么。但很多官员将法律理解为治老百姓,这是错的,第一位是治官的,然后才是治老百姓的。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意识,这个社会是出大问题的,文化革命中就是这样爆发出来的,把法治全部破坏了。 三中全会重新树立宪法权威,强调司法公平公正,强调司法审判相对独立,我认为对中国长治久安有战略意义。周为民: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就是法治方式,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宪法实施 30 年的时候讲过非常重要的话,习总书记还明确

9、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一体建设,这是非常重要的。 汪玉凯: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共产党执政需要依据宪法执政,如果离开依宪治国的话,这个执政就没有规则、没有规矩了。 试论宪法权威的维护【内容摘要】在我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必须要维护好宪法的权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良好法制体系,主要还是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来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良好法律制度就要让国家的权力维护好宪法权威,接受宪法的制约和监督,使国家权力运行的方向和轨迹保持其持续性。而要维护好宪法权威就必须通过最大范围的有效的监督,可依据的具体法律以及程序和详细

10、处罚条款来实现。监督主体越窄,监督的效果就越低;具体法律和程序的缺失,违宪处置就没有保障;没有处罚条款,就对违宪主体产生不了震慑作用,三者缺一不可。【关键词】宪法;权威;维护一、宪法权威的含义,宪法权威维护的含义(一)宪法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其内容包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 1不仅有普通权威的定义,还应该有在国家各种权力面前应具有的震慑力和导向力等方面。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家、理论家对宪法权威观念的概括渊源于其对宪法本质的认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因此,宪法实际上是统治阶级意志

11、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构成国家日常立法的基础与国家和社会行为的原始依据。宪法不是也不应该沦为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实际上就是给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确立国家机器运行的方向并掌握好其运行轨道,以防权力滥用、侵犯公民的权利等危害政权稳定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宪法也是限制权力与保障权利二者的对立统一,特别是二者关系的实际状况是体现宪法权威性的重要指标。宪法权威状况又反过来影响着民主的实现程度。2(二)宪法权威的维护,就是保持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社会主义中国的所有国家权力只能指向为人民服务和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方向,走向其它方向的权力必须被宪法依法定程序给予剥夺。1.现代文明社会的

12、特征就在于,直接的人身强制(也受到某些限制)是国家的特权。宪法权威的维护关键在对国家所有的权力拥有最高罢免权,法律的终极的权力是国家的强制权力,而法律则是国家对公民行使这项特权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定。但法律使用惩罚,不仅是为了使不希望发生的行动实际上不发生,而且是作为一种诱导的手段。以罚金为例,它并不能使某一行动不发生,而只能使它失去诱导力。3而且(这是更重要的一点) ,当法律不公平、不公正的时候就是让公民不信任感滋生的时候,法律也就几乎没有力量了。宪法的权威维护取决于行使国家权力的各级行政机关、部门,各级党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拥有管理实权的领导人、领导集体对拥护宪法的程度。如果拥有权力的各级行政

13、机关、部门,各级党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的领导人或者领导集体对宪法认识不足,拥护宪法的热情消失,转向谋取部门、个人实际私利的时候,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宪法监督体制,那么宪法对于权力的领导人或者领导集体就等同于失去效力,这就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这一法制的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等同承认了特权阶级的存在。由此权力的领导人或者领导集体的官僚化、腐败化就难以抑制。2.我国现行宪法主要是仿照苏联的宪法,实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度。这种机制对于监督宪法实施、保障宪法权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宪法监督体制,有关宪法监督的规定也过于粗疏,到最新的修正案都还是没有违宪的处置。没有违宪处置的宪

14、法,其威严性和维护又从何谈起呢?“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被绝对化,宪法划分相关主体权力界限的功能成为多余,全国走的都是“一盘棋”,就造成了宪法执行的监督体制的不被重视和缺失,从而削弱了我国现行宪法的威严性和增加了宪法维护难度。3.宪政民主最主要的任务是节制、导向权力的动向,杜绝以个人或者小团体盗用组织或者团体、单位的名誉,自称代表组织或团体、单位,却运用管理权力做违背组织的宗旨,损害集体、单位利益的事情。类似买官卖官、公费旅游、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现象的泛滥公然危害国家多年,政权的公信力被不断削弱,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也为之蒙羞,所造成的损失及危害程度之大无法计算。如果有效制止了这种现象的

15、发生、泛滥,不仅能改变世界民众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的歧视和攻击,更重要的是保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主人地位,给了共和国公民支持和维护当前政治体制的强大信心。只有有效制止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才能让共和国的建设更加健康和高效。这也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最科学的发展方向,是坚定共产主义事业信念、贯彻“三个代表”最彻底的完美体现。二、维护宪法权威的必要性(一)在我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必须要维护好宪法的权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拥护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拥护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由此决定了我们拥护党的领导要分为两个角度:第一,要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政策、

16、思想、方针、路线等;第二,要监督好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有权力的领导人或者领导集体的言行,有没有偏离了党的宗旨,有没有违背党的信念。从第一个角度上看,党中央的决定、政策、思想、方针、路线最主要的体现是宪法统领下的整个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依法治国是党在新时期的最高政策,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必须维护好宪法的权威,两者是统一体。从第二个角度上看,监督好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有权力的领导人或者领导集体的言行,有没有偏离了党的宗旨,有没有违背党的信念。其实就是看我们的政府部门有没有认真地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就是看政府部门有没有能力将现实与理想统一起来,做到即要符合建设理想,又要实事求是讲究科学,找出办理具体事务的各种新方法新途径来达成理想信念。(二)维护宪法权威是和谐社会必要的条件,是科学发展观的最有力体现,是保证国家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抵挡西方“颜色革命”、“普世价值”的最有力武器。民主政治的实质在于对权力的制约,要实现党内的民主,首要的条件是党章才能拥有最高罢免权,同样要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