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45232 上传时间:2017-09-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丽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丽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丽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丽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丽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五”期间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丽江,实施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和全面开放六大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六次全委会精神,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时期卫生发展的目标任务,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特结合我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丽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一、“十五”期间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成就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发展状况及主要成绩2005 年底,全市共有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 91 个,病床总数 20

2、10 张,每千人拥有病床数 2.27 张;有卫生人员3323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782 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67 人。全市共建立了 408 个村卫生室,共有乡村医生、卫生员和接生员 951 人;社会办医机构 237 个,床位 555张,人员 899 人。婴儿死亡率为 28.78,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4.31,孕产妇死亡率为 95.31/10,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 269.39/10 万。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 67岁。1农村卫生得到加强。“十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不懈的贯彻党的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重视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抓住国家和省重视农村卫生工作的机遇,加

3、快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上划区、县卫生局管理工作,开展了“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得到加强,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事业长足进步和发展,基本形成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乡村医生和合作医疗为“三大法宝”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使广大农民群众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疾病预防控制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已将原来分散设置、服务对象单一的防疫、血防、皮防等机构精简合并,组建了市、区

4、县综合性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的业务处理和技术指导。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加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传染病疫情报告,从过去的覆盖县级计算机电子表格形式的月报,发展到覆盖乡级日报的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过去的电话或传真逐级报告,发展到现在的网络直报,传染病监测报告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及时性得到加强;非典防治实现了零病例;防止了动物禽流感向人间传播,树立了丽江旅游安全的良好形象;结核病控制进程加快;鼠疫防治工作取得好成绩;认真落实了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方案、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实施规划;疟疾发病稳中有降。“十五”期间,全市无霍乱疫情发生;疫苗可预防

5、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消灭脊灰工作成果得到巩固;到 2005 年,全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全部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基本达到安全注射要求,计划免疫覆盖面达到100,四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 85以上,乙肝疫苗接种率城市不低于 95,农村不低于 85。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从过去的“除四害”、打扫卫生,发展到今天以创建“卫生城”和“卫生村镇”为主要内容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发生了质的飞跃。2005 年,丽江获得“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等殊荣。3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和六项配套工程,制定和实施了丽江市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20052009 年)

6、,为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各级政府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加强了领导力量;全市进一步加强监测检测力度,完成了各类重点人群共25499 人的筛查;医疗保健机构逐步对入院检查或分娩的孕产妇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及时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服务。4城市医疗救治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有新发展。“十五”期间,利用国债资金新建了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率由 2000 年的“零”提高到93.2,成分输血率达到99.3;“十五”卫生专项 137 个项目计 5899.8 万元,医疗救治体系 6 个项目计 1323 万元;全市共完成 413个医疗机构的

7、基本分类;全市 15 所县以上医院全部做到了收费公示,并开展了“病人选择医生”和“住院费用清单制”以及后勤服务社会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项改革;在全市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1 个;县及县以上 15 家医疗机构 100地参与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品种覆盖率达到 85以上,全省参加招标采购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为 27;制定和实施了丽江市区域卫生规划,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服务格局正在逐步形成。5中医药工作取得新的进步。全市共设置了区、县级中医医院 4个和 49 个中医科或门诊,中医药人员增至 415 人,中医病床增至 140 张。在机构建设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加强了内涵建设,管理制度日趋

8、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学术和科技水平有了较大提高。6继续医学教育和卫生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都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快卫生人才培养,注重继续医学教育,不断增强卫生发展后劲。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都积极应用卫生科技成果和引进、推广适宜技术,把卫生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造福患者的手段,在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医学会由过去的虚设或挂靠转变为独立的事业单位,对开展学会工作提供了人力、财力保证。市医学会下设了预防医学分会和护理分会及 9 个专业学组。还设置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独立承担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7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和卫生应急工作得到加强。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市

9、和区、县两级全部组建了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达到 90 人,并全部实行公务员管理,明确了执法主体和执行机构的职责,实行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医疗机构、卫生专业人员和采供血的综合监督执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执法分散、效率低下的现象,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工作得到加强,在市卫生局内批准设置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并制定完善了各项防病救灾应急预案;市、区县都以同级人民医院为骨干,各组建了一支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应急医疗队,并积极开展各种防病救灾和应急工作,仅 2004 年至 2005 年应急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达 31 起,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8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

10、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和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靠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降消项目”的支持,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明显降低。“十五”期间卫生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是:始终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卫生工作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方针,强化政府职责,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增加投入,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中医药事业三项战略重点,抢抓机遇,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普遍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坚持“科教兴医”战略,努力培养爱岗敬业、医德

11、高尚、医术精湛、适应不同层次卫生服务需求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以人为本,从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依靠增人、加设机构等外延扩张型的发展,转变到调整服务结构、提高资源效率、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上;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抓好卫生行业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抓住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问题,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借鉴和坚持。(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2农村卫生和中医药工作基础薄弱,人才缺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较低。3人民群众

12、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反映十分强烈,卫生行业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4公共卫生、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传染病、地方病和不明原因疾病仍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脆弱。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防止重大疾病流行蔓延、处置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保证食品安全、医疗安全的任务非常繁重。5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真正触及,体制不适应、机制不完善、政策不到位、投入补偿机制不顺,工作不协调,社会对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二、“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和卫生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一)“十一五期间卫生改革与发展面

13、临的形势和环境分析未来 5 年,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既是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各种困难和矛盾凸现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各级政府和卫生领域必须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加大改革力度,使我市卫生事业得到又快又好发展,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再是单纯提高经济水平,而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其中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4、推进,促进健康,减少贫困,发展卫生事业,特别是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医疗保障,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增强。同时也对卫生事业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2坚持科学发展观及其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项长期的战咯性任务,也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卫生事业的根本指导方针,体现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各项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要实

15、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还要实现卫生事业内部预防保健和医疗、中医和西医、医疗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协调发展。3人口学特征的变化及其要求(1)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健康素质仍有待提高人口预测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市和全国一样仍将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人口健康素质仍有待提高。因此,必须从现在起,下大力气,切实加强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妇幼卫生、职业卫生以及环境卫生等工作,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2)人口性别比例失调有关人口普查结果表明,过去二十多年中,我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男女之比已从 80 年代初的 108.5:100 上升到 2000 年的 117:100。我市比例失调问题不很

16、突出,但广大农村性别歧视问题仍然存在,性别比例失调正在逐步加大。要实现201O 年我省出生婴儿性别比保持正常的目标,有关部门需要紧密配合,加紧研究和制定标本兼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监督检查,并且要加大打击力度。(3)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严格控制人口政策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主要体现在人口老龄化方面。自 2001 年,我国 60岁以上人口和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分别超过 10和 7,我省60 岁以上人口也达 14,我市 60 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2.46,已进入老龄化的行列。老龄化将导致慢性病和老年病增加,从而致使疾病模式改变。高龄老人对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等的特殊需要,对现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仍处于改革探索中的城乡医疗保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4)流动人口数量加大由于城镇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