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浙江专版8月参考答案(8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43183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浙江专版8月参考答案(8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浙江专版8月参考答案(8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浙江专版8月参考答案(8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浙江专版8月参考答案(8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浙江专版8月参考答案(8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浙江专版8月参考答案(8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浙江专版8月参考答案(8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5 期第 2、3 版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及能力自测1.B(A.翘-qio;C.艾-y;D. 夙-s 。 )2.D(A.甫-f;B. 矫-ji o;C.甄-zhn,啮-ni,晕-yn。 )3.A(B.砌-q;C.恪-k;D.猝-c。 )4.C(脉-m。 )5.B(A.挣-zh n;C. 冈- n,D. 垣-yun。 )6.B(均读 zhn。A.“篱”读 l,其余读 l;C. “镂”读 lu,其余读 lu;D.“楫”与“辑”读 j, “缉”读 j, “揖”读 y。 )7.A(B.“篾”应为“蔑” , “耸”应为“悚” ;C.“励”应为“厉” ;D.“谰”应为“斓” 。 )8.A(

2、B.“暗”应为“黯” ;C.“涨”应为“胀” , “帐”应为“账” ;D.“风”应为“凤” 。 )9.B(A.“印”应为“映” ;C.“晨”应为“辰” ;D.“灿”应为“璨” 。 )10.C(A.“究”应为“咎” , “滑”应为“猾” ;B.“鳞”应为“麟” , “斩”应为“崭” ;D.“朴”应为“璞” 。 )11.B(A.“汇”应为“会” ;C.“辱”应为“缛” ;D.“鹰”应为“膺” 。 )12.A(B.“委”应为“萎” ;C.“布”应为“部” ;D.“是”应为“事” 。 )13.C(A.“书”应为“抒” ;B.“首”应为“手” , “涌”应为“拥” ;D.“历”应为“沥” ,“具”应为“

3、俱” 。 )14.D(A.“营”应为“蝇” ;B.“纬”应为“帷” ;C. “扎”应为“札” , “藉”应为“籍” 。)15.B(A.“像”应为“象” ;C.“复”应为“覆” ;D.“漫”应为“曼” , “报负”应为“抱负” 。 )16.“安土重迁”指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搬迁。18.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19.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够完成。应该用“迎刃而解” 。21.否定不当, “无可置疑”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前面加“不应”就把意思弄反了。23.“振聋发聩” ,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

4、们清醒过来。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这里应为“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25.“不足为训”指不能作为典范或法则,而此句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不值得放在心上”。26.“首鼠两端”意为瞻前顾后、迟疑不决,而本句应表示前后矛盾之意。27.“大相径庭”意为两者差别很大,距离很远或彼此矛盾。而本句应表示相差无几之意。28.“大方之家”是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而不是指有钱人。31.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面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此句是对用人制度而言的,与语境不合。32.殊途同归:指从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目的。此句表达

5、的重点是设计的艺术效果,应用“异曲同工” 。33.“无源之水”即没有源头的水,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这里是说生物技术的建立需要有良好的生物资源,所以应将“无源之水”改为“无米之炊”才合句子的语境。第二部分 文言文基础知识及能力自测1.B(动词,爱护。 )2.B(“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中“一”作形容词,解释为“全部,所有” 。 )3.A(“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中的“徒”作形容词,解释为“空” 。 )4.C(动词,辜负,对不起。 )5.C(动词,传递。 )6.A(连词,所以。 )7.A(动词,属于,是。 )8.B(“金”古义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指“黄金” 。A.今义:认为;C.今义:学

6、问渊博;D.今义:泛指一切江、河。 )9.D(“不必”古义指“不一定 ”,今义指“用不着” 。A.今义:帮凶、走狗;B.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C.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0.A(“从而”古义指“跟随、而且 ”,今义指“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B.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C.今义:众多的人,大家;D.现代汉语里没有这个词。 )11.D(“智力”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古义指“智谋和力量” 。A. 今义指“实际上” ;B.今义作连词,表示另提一事;C.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 )12.D(“痛心”古义指“痛于心,痛恨 ”,今义指“极

7、端伤心” 。A. 今义:怜悯,值得怜悯;B.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C. 今义: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13.B(“细说”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指“详细叙说” 。A.今义:十分,很;C.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D. 今义:省名。 )14.A(“明年”古义指“第二年 ”,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B.今义:向前行进;C.今义:宣告;D.今义:卑鄙下贱。 )15.C(“走”古义指“跑” ,今义指 “一般的行走” 。A.今义:常用于要求、请求对方;B.今义: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D.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 16.A(“九岁不行”中的“ 不行”古义为“不能走路” ,今

8、义为“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B.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C.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D.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17.“冯”通“凭” ,乘。18.“缪”通“缭” ,意为“环绕” 。19.“属”通“嘱” ,劝人饮酒。20.“暴”通“铺” ,铺满。21.“厌”通“餍” ,满足。22.“共”通“供” ,供给。23.“说”通“悦” ,高兴。24.“蚤”通“早” ,早上。25.“距”通“拒” ,据守;“内”通“纳” ,纳入。26.“道”通“导” ,疏通,引导。27.判断句28.定语后置句29.状语后置句30.省略句31.判断句32.宾语前置句33.被动句34.省略句,状语后置句3

9、5.宾语前置句36.宾语前置句37.状语后置句38.判断句39.省略句40D(助词,的;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这一类;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41.C(“善假于物也”中的“ 于”作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 )42.D(?輥?輰?訛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輥?輮?訛?輥?輯?訛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43.B(连词,表目的,来; 连词,因为;介词,用;介词,凭;连词,表修饰。 )44.D(语气词,无实义)第 5 期第 4 版参考答案1 毛泽东在当上党的领袖之后,依然对自己的老师徐特立尊敬有加,这早已成为传世佳话。徐老先生六十大寿时,毛泽东这样向他敬酒:您过

10、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我国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教授在蜚声中外以后,仍每年都去看望他过去的老师。他在获得全国科技特等奖后,真诚地坦言:成绩和荣誉归功于党和军队,归功于教诲自己的老师。当年朱元璋率兵打仗被困时曾一连几天粒米未沾,是一位农妇给他吃了一顿饱饭。对此,他总是感念于心,甚至在当了皇帝以后还专程去看望这位农妇,不忘“一饭之恩” 。2.友谊是平等的付出;失败乃成功之母;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校;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3.不合适。首先“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这种说法很不典型,还有体育是需要天资的,而

11、女孩在被认为“不适合这项运动” 时,仍考进了足球队,只能说明要么老师说得不对,要么她开始只是没有发挥好,她实际上是适合这项运动的。因此,这个论据不够典型。4.(1);(2)第 6 期第 2、3 版参考答案1C(A.角-ju;B.轴-zh u;D. 着-zhu。 )2A(坐阵-坐镇。 )3D(感同身受:感激之情如同亲身受恩惠一样;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能亲身感受到。多用于代替别人表示谢意。 )4B(A “满足了愿望成为现实” ,杂糅;C.充斥:充满,塞满,后面不能再加“到” ;D关联词位置不当,应为“ 虽然梅西所在的阿根廷国家队但金童” 。 )5个人存款实名制颁布实施,在我省受到普遍欢迎。【

12、解析】首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以句号为界,可将本段划分为四个层次:实名制颁布实施;何谓实名制;实施实名制的意义;实名制引起的反响。然后,辨析主次,留主舍次。在这四个层次中,重要内容应是两层,而次要方面是两层。因为是中心事件,必留;而这个事件是新生事物,人们接受与否至关重要,那么也应留;为解释性文字,可删;为意义,相比较,可删。最后,根据要求压缩连缀。这一步可借用“摘取法” ,压缩保留下来的两层即可得出如上答案。6.示例:(1)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 ”人跪狗不合常情。(2)判明责任前就单方面裁决,不合解决事情的一般程序,可以拒绝接受对方的要求。(3)狗主人倚仗人多势众强行协迫,完全可以通

13、过报警的方式,由警方来出面处理。(4)在道路上撞死宠物狗产生纠纷,也要问问狗主人有没有看管不严的责任。7 (任答两点即可)(1)妙在谐音双关:大和民族不讲和谐,大搞核威胁;炎黄子孙不顾颜面,疯狂抢碘盐。(2)妙在逻辑严密:大和的核辐射引发炎黄的抢碘盐,所谓“核出此盐” 。(3)妙在洞察事理:大和民族意欲何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深刻揭露。炎黄子孙颜面何在?见风就是雨,杞人忧天,无情嘲讽。(4)妙在意蕴深刻:敢于揭示,勇于自嘲,警世醒世,用心良苦。8D(错在偷换概念,将原文中 “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换成了“和谐与文化” 。 )9B(错在以偏概全,将原文“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换成了

14、“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都围绕” 。 )10建立“和谐城市”任重道远。11穿插在人物对话之间,推动情节发展;(1 分)运用外貌(神态)描写,刻画出处处退让、逆来顺受的人物性格;(2 分)暗示“我”的真实感情,为后面情节的转折作了铺垫。 (2 分)12.“我”用种种借口“抢劫”尤丽娅的钱。 (1 分)随意减少讲妥的每月工资;少算工作时间;无中生有的“预支” ;节假日扣除工资;以“玩忽职守”的罪名扣除工资。 (3 分) (写出任意三点即可)13.这是一句愤激的话。 “原来如此”强烈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可笑,可气,可悲!(1 分)表明作者对苟且偷安、庸俗妥协、麻木不仁的生活态度的痛心和不满。是对柔弱

15、者逆来顺受的奴性人格的有力批判,正是尤丽娅任人损害不愿抗争的柔弱态度,助长了强权者的嚣张气焰。 (1 分)作者也清醒地看到强权环境中人性缺失的必然性。这是对当时整个强权阶级的讽刺,是对沙皇俄国强权者横行霸道的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1 分)把富有表现力的这一句话作为小说结尾,收束前文情节,揭示了作品的深刻主题,耐人寻味。 (1 分)14.“我”是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这出小小悲剧的导演兼演员。 (1 分)“我”扮演强取豪夺的角色,目的是给软弱者以教训,希望他们能反抗。尤丽娅任人损害而不思抗争的柔弱表现,令“我”憎恶,让“我”不安。 (1 分)对强权统治下人物的不幸命运,既有同情又有

16、不满,对“柔弱的人”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1 分)15.小说主要塑造了一个屈从于强权,任人宰割而忍气吞声,不思抗争的柔弱者形象。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在小说中的“我”的一再“抢劫”和逼迫下,由开头的两次发言到“一语不发” ,再到“嗫嚅着” ,又到任对方怎么说,直至最后拿到被以种种借口克扣得所剩无几的工钱以后说“谢谢” 。这既表现了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逆来顺受的“柔弱”性格,也说明了在强权的一再逼迫下,她变得越来越柔弱。 (2 分)小说以“柔弱的人”为题,表明作者对弱小者既有同情和怜悯,又有一定的讽刺和批判。 “根本一文不给” ,尤丽娅退而求其次,任人损害不愿抗争的柔弱态度,助长了强权者的嚣张气焰。强权统治自然迫使人物变得柔弱,人物柔弱必然助长强权者的嚣张气焰, “柔弱的人”这一标题很好的凸显了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