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案 苏教版选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1049138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案 苏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案 苏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案 苏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案 苏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案 苏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案 苏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案 苏教版选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习目标定位1.体会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和历史,认识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意义。2.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学会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一、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2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具体内容(1)研究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化学键理论知识和分子间作用力知识。(3)分子的空间结构知识。3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模型化方法、科学假说和论证方法、量子力学研究方法、光谱和衍射实验方法等。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1)由于道尔顿最早提出了原子论,合理地解释了当时的一些化学现象和规律,给化学奠定了唯物主义理

2、论基石,所以道尔顿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是逐步深入的。虽然很多科学家得到了一些错误的结论,但对当时发现真相作出了一定的贡献。(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拍摄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并且能在晶体硅表面上用探针对原子进行“搬迁”。例1(2017雅安期末)原子结构模型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1803年实心球模型1904年葡萄干面包式模型1911年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913年的轨道模型20世纪初电子云的原子结构模型。对轨道模型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A玻尔B汤姆生C卢瑟福D道尔顿答案A解析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

3、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对轨道模型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例21911年前后,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极薄的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图中黑点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cd和ef表示经过

4、金原子核附近的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答案D解析在金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且质量很大,占有的体积很小,用粒子(带正电,质量较小)轰击金箔时,大部分粒子可畅通无阻地通过,极小的一部分发生偏转或被笔直的弹回。二、研究物质结构的意义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物质结构的探索和研究,研究物质结构,能够为设计与合成新物质提供理论基础,揭示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物质的性能。(1)研究物质结构,能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寻找性能优异的材料。(2)研究物质结构,突破了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3)物质结构研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

5、意义。研究物质结构的意义研究物质世界,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并通过研究成果来为人类服务,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例3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常通过建立假说模型来把握物质的结构及特点,不断拓展认识新领域。关于假说,有如下表述,其中正确的是()A假说是对现实中已知事物或现象的一种简化处理B假说是对未知领域的事物或现象提出的一种推测C假说是对一个问题的所有幻想和假定D假说最终都可以变成科学理论答案B解析假说是科学家在探索的过程中,为把握物质的结构及特点而建立的一种模型,它是对未知领域的事物或现象提出的一种推测,然后通过实验或推理去验证它的正确与否。例4(2

6、018东城区一模)我国科学家利用蜡虫肠道菌群,将塑料降解时间从500年缩减到24小时,并用同位素示踪法证实了聚乙烯降解为CO2。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B只涉及碳碳键的断裂C同位素示踪法是从微观角度识别物质的变化D该研究成果有利于缓解塑料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答案B解析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A正确;塑料降解过程中不仅涉及碳碳键的断裂,还有碳氢键的断裂,B错误;同位素示踪法是从微观角度识别物质的变化,C正确;该研究成果有利于缓解塑料垃圾引起的白色污染,D正确。故选B。1(2017上杭一中月考)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快速发展,始于()A氧化学说的建立B元素概念的提出

7、C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D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答案C22015年是全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一年,因为“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颁发给了一名中国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A莫言B屠呦呦C侯德榜D徐光宪答案B解析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颁发给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故选B。3(2017思明区期末)下列成果是因为创造新物质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是()A荧光成像显微技术B分子马达C生物分子冷冻电镜D核磁共振答案B解析荧光成像显微技术是技术的突破,无新物质制造出来, A错误;分子马达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在活细胞内的能源机制启发下,制造出的一种分子马达,又名分子发动机,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

8、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有新物质制造出, B正确;冷冻电镜,是用于扫描电镜的超低温冷冻制样及传输技术,是技术的突破,无新物质制造出,C错误;核磁共振是用于有机物中H原子种类和个数的测定的技术,无新物质制造出,D错误。4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的3mm长的管状定向碳纳米管,长度居世界之首。这种碳纤维具有强度高、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大、密度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因而被称为“超级纤维”。下列对碳纤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B它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C它的结构与石墨不同D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碳纤维显然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B正确、D错误;由于碳

9、纤维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密度小、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所以A正确;由于碳纤维的物理性质不同于石墨,所以它们的结构不同,C正确。5(1)19世纪末,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_。(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包含下列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_。(3)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三点。答案(1)汤姆生(2)(3)a.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它占据着原子极小的空间;b金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荷,且电荷数远大于粒子;c金原子的原子核

10、质量远大于粒子。对点训练题组一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1最早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D卢瑟福答案A解析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首先提出了科学的原子概念。2下列有关化学史知识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B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了元素周期表C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气体反应体积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首先发现了电子答案D解析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3(2018房山区二模)化学在古代与现代的科技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古代与现代的冶金均运用了相同的化学原理古代与现代的火

11、箭发射均利用了液体燃料古代捣碎中药与现代中药纳米粉碎均是化学变化古代风筝与现代热气球飞行均无需物质直接供给能量答案A解析金属的冶炼是金属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即金属元素得电子被还原,故古代和现代的冶金技术不同,但原理相同, A正确;古代的火箭用的燃料是火药,而现代的火箭用的是液态燃料,B错误;无论是古代捣碎中药还是现代中药的纳米粉碎,均无新物质生成,故药品的粉碎均为物理变化,C错误;现代热气球需要燃料燃烧来提供能量,从而热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则热气球才能浮起来,D错误。4(2017资阳模拟)以下关于中国化学史的表述错误的是()A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B蔡

12、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C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D英文的“中国”(China)又指“瓷器”,说明我国很早就应用化学技术制作陶瓷答案A解析高粱中不含乙醇,用高粱酿酒是高粱中的淀粉在酒曲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然后用蒸馏法将乙醇分离出, A错误;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B正确;黑火药爆炸反应生成氮气,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钾表现氧化性, C正确;中国是使用瓷器最早的国家,故“中国”(China)又指“

13、瓷器”,D正确。题组二原子结构及其模型演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B原子中肯定含有中子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然后不能再分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原子组成中还存在更小的微粒,如夸克答案D6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模型并开始涉及原子内部结构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B玻尔C汤姆生D道尔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简史。“葡萄干布丁”模型开始涉及到原子内部的结构。A项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B项玻尔建立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D项道尔顿建立了原子学说。7(2017福州期中)下列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关系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

14、: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B粒子的散射: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C粒子散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D氢原子光谱: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答案D解析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是道尔顿通过对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而提出的, A错误;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粒子散射实验, B错误;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是玻尔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吸收了量子论和光子学说的思想建立起来的,故C错误;玻尔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系统只能具有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当原子从一个具有较大能量的定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较低的定态时,它辐射出具有一定频率的光子,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和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氢原子光谱指的是氢原子内的电子在不同能阶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不同波长,故D正确。8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中,为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为卢瑟福行星运转式原子模型、为汤姆生“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为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其中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ABCD答案A解析正确的顺序是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卢瑟福行星运转式原子模型、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9(2018崇明县一模)将Po涂于歼-20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