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1047138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谈读书 教学目标: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 常识;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1导人新课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3学生自读谈读书主要内容。(1)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读书益处: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在小组讨论之后,让一部分学生在全班陈述讨论结果,老师作点拨补充)(2)

2、自主、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对得不到解决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3)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老师可引导学生谈对“读史使人明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句话的理解,并模仿这一句式续写几句话。)过渡:前文重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看看马南邨是怎样理解的。4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5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

3、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7拓展训练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见风使舵”新解“班门弄斧”辩“滥竿充数”辩(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8讨论比较。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1)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充分随意的特点。(2)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谈谈自己在学习两篇短文前后的不同感受。 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