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教案2(冀教版八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1047056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矩形》教案2(冀教版八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矩形》教案2(冀教版八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矩形》教案2(冀教版八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矩形》教案2(冀教版八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矩形》教案2(冀教版八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矩形》教案2(冀教版八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矩形》教案2(冀教版八年级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 矩形(1)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与交流,逐渐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推理、动手实践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索矩形判定定理的过程及应用 难点:矩形判定定理的应用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对矩形的学习,谁能回答以下问题 1、判定四边形是矩形的

2、方法是什么?(用定义)(1)是不是平行四边形,(2)再看它有无直角。2、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哪些性质?(通过对矩形定义及性质的回顾,引出判定矩形除了定义外,还有哪些方法,导入新课。)环节二:尝试发现,探索新知活动一: 1、先请同学仅用手中量角器量一下图形(甲)(乙)中的四边形的角(有几个直角)。2、然后通过同桌同学交流用有几个直角才能构成矩形,并说明理由。(此问题的解决以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矩形的定义,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一。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探究进程并适当给予点拨。) 最后教师进行适当板书进行推证、讲解。在此过程中,全体

3、同学可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活动二:教师提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相反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在学生回答是或不是的情况下,让学生下例步骤进行探索。 1、画任意两条长度相等的相交线段,并把它们的四个顶点顺次连结,看是不是矩形? 2、画两条长度相等并且一条并分另一条的线段,并把它们的四个顶点顺次连结,看是不是矩形?3、画两条长度相等并且互相平分的线段,并把它们的四个顶点顺次连结,看是不是矩形?4、然后通过同桌同学交流用怎样的两条长度相等才能构成矩形,并说明理由。最后通过教师演示动画,师生进行适当交流、归纳、讲解,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二。(此问题的解决仍以分组合作交

4、流的形式进行,通过此种互动过程,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三:矩形的判定定理二的证明。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对于判定定理二的证明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与学生交流。(1)条件与结论各是什么?(引出条件与结论的关系)(2)使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已学过什么方法?(引出矩形的定义证明)(3)要证明一个角是直角,根据平行四边形相邻两个角互补,只需证明什么?(引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4)如何选择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条件是否满足?最后由学生说出整个证明的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与板书。当判定定理一、定理二得出后,

5、让学生总结矩形的三种判定方法(定义,定理一与定理二),并对题设进行比较、区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定理应用的条件。环节三:应用辨析,巩固定理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定理,应用如下:应用一、工人师傅为了检验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否成矩形,你有没有方法帮助工人师傅解决这个问题?(这一题是由引入判定定理二改编而成的,主要考查学生的判定矩形的多种解决方法的实际问题。)应用二、例题讲解 一张四边形纸板ABCD形状如图,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若要从这张纸板中剪出一个矩形,并且使它的四个顶点分别落在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上,可怎么剪?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过去证明“依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

6、边形的经验,使学生联想到连结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然然后运用中位线定理,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应用三、练习一、判断题:1、内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4、一组邻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5、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练习二:如图AC,BD是矩形ABCD的两条结角线,AE=CG=BF=D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练习一,二是课内练习,主要为加强学生对所学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能将给出的条件转化为应用定理所需的条件,辨析判定定理的题设,以便更好地应用定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分别应用所学定理,使学生能够学习致用。

7、这两道题的解决方法是先采用独立完成形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求助老师或同学,学生互助完成,派学生代表板书讲解。)环节四:反思小结,体验收获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6.1 矩形(2)【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矩形的性质及判定的应用2 理解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证明3会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几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进一步掌握矩形的性质及判定的应用难点: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证明要添加教多的辅助线,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教高,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1. 矩形的定义2. 矩形的两个性质定理3.

8、矩形的两个判定定理4. 师生一起回答:有一句话既是矩形的性质,又是矩形的判定,那就是矩形的定义.5. 师生共同回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二. 新课讲授:1. 下面谈谈第5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证明过程.启发引导如下:1.帮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 根据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3. 回顾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可以转换成怎样的一个等价命题.4. 如何在图中画出2倍的CD.5. 延长CD到E,使DE=CD,问题就化归为证明哪两条线段线段相等. 6. 现在我们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哪些新的方法. 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RT,CD是斜边

9、AB上的中线,求证:CD= AB 证明: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AD=DB 又 CD=DE 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 ACB=RT, 四边形AEBC是矩形(矩形的定义). CE=A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D= AB 三 .巩固练习1. 课本”课内练习”(请三位中游生上黑板来演示)2. (机动 )见书本作业题(A)组.四.小结: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各个层次的同学回答). 2. 还有什么困惑需要我们共同解决?五.作业:见作业本 6.1 矩形(3)【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矩形的性质及判定的应用2 理解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

10、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证明3会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几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进一步掌握矩形的性质及判定的应用难点: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证明要添加教多的辅助线,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教高,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1.矩形的定义.2.矩形的两个性质定理.3.矩形的两个判定定理.4.师生一起回答:有一句话既是矩形的性质,又是矩形的判定,那就是矩形的定义.5.师生共同回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二. 新课讲授:1.下面谈谈第5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证明过程.启发引导如下:1.帮助学

11、生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 根据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3. 回顾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可以转换成怎样的一个等价命题. .4. 如何在图中画出2倍的CD. 5. 延长CD到E,使DE=CD,问题就化归为证明哪两条线段线段相等. .6. 现在我们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哪些新的方法.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RT,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求证:CD= AB 证明: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AD=DB 又 CD=DE 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 ACB=RT, 四边形AEBC是矩形(矩形的定义). CE=A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D= AB 三 .巩固练习1.课本”课内练习”2. (机动 )见书本作业题(A)组.四.小结: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还有什么困惑需要我们共同解决?五.作业:见作业本 教学反思: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证明要添加教多的辅助线,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教高,学生难度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