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导管护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9016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管通路--导管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血管通路--导管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血管通路--导管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血管通路--导管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血管通路--导管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管通路--导管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通路--导管护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血管通路 导管护理 周小娟 血管通路的分类 临时性血管通路:直接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半永久性血管通路:带 cuff双腔导管 超过 4W 长期性血管通路: AVG、 AVF 导管穿刺部位 颈内静脉:首选右颈内静脉 不超过 4W 股静脉:不宜长时间使用 不超过 1W 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 导管的类型 材质:聚乙烯、聚氨基甲酸酯或硅胶 结构:双腔导管 动脉腔为 26个侧孔, 静脉端开口于导管尖端 导管护理评估 1. 导管皮肤出口:评估有无红肿、分泌物、压痛、出血渗液等。临时导管观察缝线固定情况,长期导管观察 cuff有无牵拉、脱出现象 2. 导管外接头部分:有无破裂打折、管腔通畅程度,

2、 夹子位置管腔情况 3. 病人体征:有无发热、寒战、疼痛等症状,有无其他不适主诉 导管护理注意事项 1. 置管部位在颈部,协助患者戴口罩,头偏向对侧。 2. 打开肝素帽之前,确保夹子处于夹闭状态,避免发生空气栓塞。 3. 上下机时尽量减少导管口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4. 消毒导管口切面、导管螺纹处、 导管夹子 2遍 导管护理注意事项 5. 分别用 5ml注射器抽取 2ml封管液,推注在纱布上,如有血凝块,再回抽 1ml推注。推注时距纱布距离 10cm 6.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进行圆周样消毒,消毒范围 810cm,重复消毒 3遍(可同时采用顺 -逆时针消毒法)注意导管下方的死角区域。 7. 导管螺

3、纹处的血渍,用碘伏棉球或者碘伏纱布清除。 导管护理注意事项 8. 敷料注明换药日期与时间。无张力粘贴敷料,穿刺点正对敷料中央,轻捏敷料导管接头突出部位,使敷料与接头和皮肤充分粘合。 9. 根据导管容积定量推注封管用肝素盐水。 10. 血透用导管粗大,封管液量少,无法实现脉冲式推注,因此采用 弹丸式 推注方法,即快速地、一次性地完成推注动作,同时关闭夹子,保持官腔内正压。 导管连接手法 导管并发症 导管感染 导管功能不良 中心静脉狭窄:较少见,主要由于反复置管、置管时间长,置管期间并发感染引起。 一 导管感染 分类:皮肤出口感染、隧道感染、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出口感染 隧道感染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4、( CRBSI) 症状:发热、寒战,症状的出现可表现为与透析相关(透析开始 12h发热、寒战,持续 512h消退,下次透析时症状再次出现) 诊断手段:血培养的细菌定量 具体方法:在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导管内各抽取 510ml血液检验,显示为同种细菌,且导管内标本菌落数量为外周血的510倍,可确诊。 拔除导管! 二 导管功能不良 早期导管功能不良:多与置管技术有关,常见于贴壁、尖端位置不佳或导管扭转 处理: 1、导管反接:冲刷小血栓,改善贴壁(再循环?) 2、固定导管翼,小幅度调整 3、 20ml注射器抽盐水推注抽吸,感觉推吸的阻力大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4、嘱患者适当改变体位 二 导管功能不良

5、晚期导管功能不良: 1、管腔内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 2、纤维蛋白鞘形成:置管时间 3个月。 引血困难、回血无阻力 (造影检查) 纤维蛋白鞘形成过程 回抽性堵塞? 置管患者健康宣教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沾湿、卷边、松脱立即更换)指导洗头、洗澡尽量安排在透析前 3. 保持导管妥善固定(避免牵拉、拔出置管,穿脱衣物、擦身时动作幅度不要太大。活动、睡觉时防止受压、扭曲、意外滑出) 置管患者健康宣教 4. 指导股静脉置管患者避免穿刺部位90 弯曲 5. 指导患者不能将血透用导管作为输液和抽血用 6. 日常避免重体力劳动、过度弯腰、用力大便等,防止血液涌出,堵塞导管 7. 若导管不慎脱出,用手压迫 30min以上,并尽快到医院处理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