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苏武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8994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苏武传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苏武传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苏武传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苏武传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苏武传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苏武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苏武传(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武传,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基础自主学案,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诗海探珠,苏武传,诗海探珠,苏武庙 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 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注】 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赏析】 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销魂”二字。颔联继而

2、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绘成了两幅画面: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思考】 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诗人见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畔”通“叛”,动词,背叛,“县”通“悬”,悬挂,“旃”通“毡”,毛织品,“去”通“弆”,收藏,“亡”通“无”,没有,“亡”通“无”,没有,“亡”通“

3、无”,没有,“衿”同“襟”,衣襟,“决”通“诀”,诀别,“以”通“已”,已经,三、一词多义,介词,凭借,连词,来,介词,把,连词,而,介词,把,动词,抵当,动词,判处,动词,应当,动词,派遣,动词,起事,动词,出动,动词,泄露,名词,头发,供辞,告辞,辞别,计较,考虑,致辞,说话,借口,连坐,犯罪,通“座”,座位,因为,由于,表被动,被,拜见,通“现”,表现,看见,引见,拜见,后背,脊背,背叛,背面,使动用法,使投降,本义为车子,现译为“用车子拉着”,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赞美,以为壮美,名词用作动词,滋养,使动用法,使争斗,使动用法,使降,名词用作动词,下,名词用作动词,生育,名词用作动词

4、,拄着,名词用作动词,祭祀,名词作状语,向上,相抵当,对男子长辈的尊称,因,趁;此,这,拿着,第二年,去世,指年龄,成全,此处为两个词,死,指效死;亡,通“无”,没有,侍卫人员,确实活着,判断句,判断句,倒装句,倒装句,倒装句,倒装句,被动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句,七、名句默写 (1)屈节辱命,虽生,_ (2)女为人臣子,_,_,_,何以女为见? (3)人生如朝露,_ (4)_ ,_。子为父死亡所恨。,何面目以归汉!,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久自苦如此!,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八、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

5、、文学家。幼年聪慧好学,“九岁能属文,诵诗书”,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经九流百家之言,“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因此,颇为当时儒者所钦佩。二十三岁,父班彪死,还乡里三年。明帝永平元年(58)开始私撰_。五年后,有人上书明帝,控告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汉书,弟班超上书解释,明帝阅读了他著作的初稿,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对他的才能十分赞许,召为兰台令史。过了一年,升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并继续汉书的编著工作。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至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一部分“志”“表”是在他死后由妹妹班昭和妹夫马续续写而成的。章帝时,班固升为玄武司马,与诸儒讲论五经

6、异同于白虎观,撰成_。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班固为中护军,随军出征。窦宪得罪后,牵连到班固,入狱死。,白虎通德论,2背景资料 公元前3世纪末期,中国出现了统一的大帝国_,北方也形成了奴隶制国家_,南北对峙,战争不断。由于秦末农民起义,汉族统治者无暇顾及民族战争。汉初以来,匈奴领袖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东败东胡,北败丁零,西逐大月氏,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不断南侵。汉高祖刘邦率部亲征,却在公元前202年被围于平城,不得已只能忍辱和亲。,秦,匈奴,经四朝六十多年,尤其是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汉武帝凭借雄厚的国力,屡对匈奴用兵,经过几次大战役,匈奴力量减弱,汉朝北方农

7、业区所受威胁解除,到汉武帝统治后期,匈汉间虽还有战争,但规模已远不如从前。由于汉朝国力强盛,早先的和亲政策改为恩威兼施,遂有派使以示亲善之举。在表面修好的背后,其实质是乘机窥探对方的虚实,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被扣留。,3相关知识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二百二十九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

8、则是其特色。,九、整体预知,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 1苏武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他所表现的民族气节有哪几个方面? 【提示】 苏武传是汉书中极为生动,极富文学性的一篇,也是充满爱国精神的佳作。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的爱国者形象。他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质。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不忘使臣使命,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而又不为所屈,奋力抗争。 他对于卫律的始而威胁,继而利诱,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一一从容处之。在受审讯时他以自刎对之,义不受辱,最后匈奴欲以冻饿置之于死地,他千方百计自救,奇迹般地活了

9、下来;而对李陵的劝降,苏武只是以君臣和国家大义自剖心迹。 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处事得体,不失汉朝使节的身份,正气凛然,维护了民族尊严。,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提示】 这并不矛盾,开始,苏武自杀,文中交代原因有两处:一是“见犯乃死,重负国”;二是“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从中可以看出,苏武自杀的根本原因是为维护民族的尊严。而“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以求生存,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是因为他时刻不忘出使匈奴的使命,即“答其善意”促进民族和谐,以不辱使命。,3李陵与卫律劝降的方式有何不同?由此可以看出两个人

10、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苏武对两个人的态度又有什么不同? 【名师点拨】 卫律本身就是一个恬不知耻的叛徒,背叛君主、逐利追名的小人。 因而,劝降苏武就只会采用威副利诱的伎俩,想以此来动摇苏武,而苏武对此坚定镇静,深明大义,忠奸之别如同冰炭。而李陵则不同,此前是苏武的好友,相交甚厚,此次投降也是出于无奈。因而,他劝说苏武,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俱在,但苏武孤忠自誓,大义凛然,忠贞不渝。,4苏武传“徐次精彩,千载下犹有生气”(赵翼廿二史札记)。这缘于作者成功地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刻画苏武的形象,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名师点拨】 苏武传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开始是与张胜对比。匈奴突发事变,副使

11、张胜卷入其中。事情败露,张胜惊慌失措,茫然无计,苏武痛责自己屈节辱命。虞常被斩,张胜心惊,卫律“举剑拟之”苏武岿然不动。同为使者,一个急功近利贪生畏死,一个重视名节视死如归;相比之下两人素质有天壤之别。,文中还把苏武与卫律作了对比。卫律本为汉臣,不顾廉耻,自我炫耀。对卫律,苏武先是严词相驳,厉声痛斥,使得卫律理屈词穷,颜面扫地。一个忠心赤胆大义凛然;一个色厉内荏恬不知耻,两人高下顿时分明。 文章在最后还安排了苏武和李陵的对照。李陵和卫律不同,一是苏武和李陵交情深厚;二是李陵战败而降,以真情劝谏苏武,句句属实,情真意切。然而苏武却置个人恩怨于不顾,以大义拒绝李陵,在李陵再次劝谏时苏武以死明志,义

12、薄云天。一个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一个大节不守自惭形秽,二人境界高下自见。作者就是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苏武的气节。,细剖深析 楼主 真正值得提倡的忠诚,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沙发 苏武的忠诚不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之间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始终保持民族气节,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

13、武帝的,实际上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所治理的国家。,板凳 苏武的忠诚里有一些愚忠的成分。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三楼 我认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要弄清楚,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但反过来讲,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写作素材积累,传神的细节描写 细节

14、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本文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气节。如“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等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随堂练笔 以“红叶飘零”为主题写一段文字,具体细致地描绘红叶飘零的过程,不少于80个字。 答: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节描写,注意写作的层次、细致以及文笔。要以“红叶飘零”为主题,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要有想象和修辞。文笔要连贯、优美。 答案:深秋时节,层林尽染。一枚红叶从树梢向树根探下了身子,悄然下落。她想,冷风萧瑟

15、,我们的母亲树根该多么需要我们这些子女来呵护啊!红叶优美地舒展着身姿,飘过一根根树枝,向姐妹们发出真诚的呼吁,于是,一片片红叶,翻转飘零,纷纷聚拢在母亲的脚下。,1课内素材开发 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民族的脊梁。,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以运用于“民族气节”“骨气”“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等话题。,2鲜活素材速递 李娜中国新名片 2006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八强,个人也是中国首个大满贯赛事八强; 2011年悉尼网球精英赛冠军,中国网球首个WTA顶级巡回赛的单打冠军; 2011年澳网,成为第一个闯入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选手;,2011年法网进入八强后,成为四大满贯赛均闯入八强的唯一一名中国人,击败阿扎伦卡后已追平亚洲选手参加法网的最好成绩,而在击败莎拉波娃后,她已将亚洲选手在法网的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