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0聊斋志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8893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0聊斋志异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0聊斋志异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0聊斋志异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0聊斋志异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0聊斋志异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0聊斋志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0聊斋志异(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聊斋志异,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1、生平: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受到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但此后却屡试不第。31岁应同乡友人、江苏宝应知县孙蕙之请,做了一年幕僚。从40岁起,在同邑名人毕际有家为塾师。在坐馆授徒期间,一直没有停止科考,但屡考屡败。直到71岁才撤帐回家时,才援例补为岁贡生(被推荐的国子监生员)。四年后病逝。,2、蒲松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经历对他创作聊斋志异十分有利,他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

2、孤愤寓于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 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生涯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际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 他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作了一定准备。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 此外,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异事。他不仅从民间文学中汲

3、取艺术营养,而且直接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这是他采用充满奇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3、著述: 蒲松龄一生著述丰富,除聊斋志异外,他还著有诗1000多首,词500多首,文450 多篇,俚曲14首,戏曲3出及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其中大多已收入路大荒编蒲松龄集和蒲松龄纪念馆编聊斋佚文辑注中。,4、聊斋志异版本: 现存手稿本仅上半部4卷237篇。 较完整的抄本有乾隆16年铸雪斋抄本,实存474篇。 今存最早刻本是乾隆31年青柯亭本,凡16卷431篇。 另有多种注解本和评点本。60年代张友鹤将许多评注本汇为一帙,辑为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简称“三会本”),共12卷

4、,491篇。 聊斋志异手稿本的保存、流传与被发现充满了传奇色彩。蒲松龄生前极为看重这部手稿,蒲氏后人又立下了“长支传书、次支传像”的约定。于是,手稿由蒲松龄长子蒲若一支世代相传,直到七世孙蒲介入时,因山东闹饥荒,全家携书出走关东,把手稿带到了沈阳。1900年,八世孙蒲英灏又携全家迁居辽宁西丰县。时值沙俄大规模入侵中国东北,兵荒马乱之际,手稿遗失了。半个世纪后,这部珍贵的手稿在西丰县一农户家中意外地被发现。,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一、聊斋创作意图 聊斋自序: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

5、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聊斋的创作意图就是要通过“志异”来抒写“孤愤”。为的是既便于避免触犯清朝的文网,也便于突破现实生活的忌讳,可以自由抒发嬉笑怒骂的情感。,二、聊斋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官绅批判小说:揭露社会黑暗,鞭挞贪官污吏、势豪劣绅的罪恶行径,表现被压迫者的反抗最富现实意义、最具思想价值的作品 重要作品有: 借阴间影射阳世的,如席方平(写席方平在阴间为父伸冤的故事); 借历史针砭现实的,如促织 (以明代宣德皇帝喜爱斗蟋蟀为背景,反映统治者的享乐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痛苦乃至生命之上的) ; 借梦境揭露官吏的,如梦狼(通过一位老翁

6、的梦,深刻揭露现实中的贪官蠹役都是吃人血肉的虎狼。叙述完故事,作者写道:“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明白地告诉人们,他梦里的虎狼,就是现实中的官吏)。,(二)科举批判小说: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最能体现其“孤愤”之书特色的作品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流弊越来越明显,明末清初,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病,成为一股进步的思潮。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文学家,都对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蒲松龄的批判不及后来吴敬梓全面、彻底和深刻,但他是清代第一个以小说的形式来批判科举制的作家,而且笔锋相当犀利和尖锐。 1、考场黑暗,贿赂公行 考弊司写阴间主管考试的考弊司司主虚肚鬼王

7、颁下定例,凡考生初次谒见,要先割髀肉一块孝敬司主,但贿赂丰厚者可以免割。可是考弊司堂上悬挂的楹联,写的却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考官昏聩,贤愚不辨 司文郎写前朝的一个文章大家,含冤而死后阴魂不散,幻化成一个盲僧,能以鼻代目,用鼻子嗅出文章的好坏。好的受之以心,次之的受之以脾,坏的受之以膈。,3、考试荒唐,黜佳进庸 如贾奉稚 贾奉稚中的主人公“才名冠一时,而试辄不售”,考试总也考不取。一位得道成仙的郎秀才告诉他,考不取是由于文章作得太好,“帘内诸官”根本辨不出。 4、考生中毒,心灵扭曲 如王子安 科考尽管希望极为渺茫,但总有不妨抱着侥幸心理的人去疯狂追逐,以致神魂颠倒,精神麻木。因为

8、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对他们确实有着太大的吸引力。写完王子安故事,作者觉得意犹未尽,又生动描写了读书人考试前后的体验和心态,他说“秀才入闱,有七似焉”: 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吏骂,似 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倘恍,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行坐难安,似被絷之猱;报条无我,此时神情猝变,嗒然若死,似饵毒之蝇;无何,日渐远,气渐平,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三)爱情小说:抨击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品 这类作品在聊斋中篇数最多,又非常精彩。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而且还表现了作者

9、崭新的爱情观。 1、深刻的社会内容 聊斋中的爱情故事,其结局无论悲剧还是喜剧,人们都能循着故事发生发展的线索,窥见其中蕴含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丰富的社会内容。如婴宁中婴宁与王子服、晚霞中晚霞与阿端的爱情故事等。 2、崭新的爱情观 一是鼓吹“真心”“至情”,如阿宝、香玉等。 二是宣扬“知己之爱”,如连城、瑞云等。 (四)世情小说: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包罗最广泛、思想最复杂的作品 著名的有崂山道士、画皮等。,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总体特征:“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一书而兼二体 鲁迅:“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

10、;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所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中国小说史略) 1、聊斋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 六朝志怪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内容荒诞无稽,情节简略、单调,艺术粗糙平板;聊斋虽然也写花妖狐魅的怪异题材,但为的是曲折反映社会现实,抒发自己内心“孤愤”,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志怪、传奇。 2、聊斋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 具体表现在:一是从故事体到人物体,注重塑造形象;二是善用环境、心理等多种手法写人;三是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一、人鬼仙狐,亦真亦幻 作者有意将幻异境界与现实社会联结在一起,以寄托自己的孤愤和理想,使作品既

11、驰骋天外,充满浓郁的浪漫气息;又立足现实,蕴含有深厚的生活内容。幻想性与真实性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构成了聊斋志异的突出特点。,二、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 聊斋每叙一事,力避平铺直叙,尽量做到一步一折,变化无穷;故事情节力避平淡无奇,尽量做到奇幻多姿,迷离惝恍,奇中有曲,曲中有奇。曲是情节的复杂性,奇是情节的虚幻性,曲而不失自然,奇而不离真实,这是聊斋志异艺术力量之所在。例如促织。,三、善用多种手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1、赋予花妖狐魅形象以“物的自然性”和“人的社会性”。 聊斋志异所写鬼狐花妖,作家一方面赋予它们以人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又保持它们某种自然性,写得狐有狐形,鬼有鬼态,从而显得

12、生趣盎然。 2、通过主要特征和生动细节写人。 聊斋志异刻划人物时,或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内心活动,或通过生物、准确的细节,往往寥寥数笔,便能形神兼备。例如写婴宁,作家抓住她爱笑、爱花两个特征,加以反复渲染,于是她的天真无邪的性格便跃然纸上。 3、善用环境描写映衬人物。 比如婴宁,处处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来衬托人物:村外的“丛花乱树”,门前的丝柳垂荫,墙内的桃杏、修竹,门前的夹道红花,窗下的海棠繁叶,庭中的豆棚花架,使得人物与环境十分和谐,相得益彰。,四、聊斋志异的语言既具有文言文的简练、典雅,又不失小说语言的生动形象。 例如红玉写冯相如见红玉自墙上来窥一段: 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

13、。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 小说以文言为主,适应小说叙事的要求,采用文言中平易一格,又揉合进了一些口语因素,形成语言平易简洁,人物语言灵活多样的特点。,第四节 其他文言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以后,文言短篇小说大量出现,以袁枚的新齐谐、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影响较大。 1、新齐谐 新齐谐二十四卷,又续十卷,成书于乾隆末年,初名子不语。作家在自序中说:“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书的思想价值也不高,但全书文笔自然流畅,不尚雕饰,读来亦觉清新活泼。 2、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二十四卷,纪昀作。纪昀(17241805),字

14、晓岚,号白云;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乾隆年间进士。他是个官僚兼学者,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又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学术价值很高。阅微草堂笔记是他晚年在公务之暇写的一部笔记小说,原分五集:滦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后来盛时彦将五集合刊,改为今名。,主旨:阅微草堂笔记无论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同聊斋志异的趣旨迥异。书中虽然也以记述狐鬼神怪为主,“然大旨期不乖风教”(姑妄听之自序),其写作目的是为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匡扶颓风,劝善惩恶,以巩固封建秩序,另外还有许多宣扬封建迷信和因果报应的东西。但是其中也有些可取前篇章,有些篇章讽刺了

15、当时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有的揭示了衙役里胥鱼肉百姓的罪行,有的描写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有的是考据订讹的知识小品,有的是不怕鬼的故事,还有的篇章对伪道学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讽刺。在一定程度上,对黑暗社会也有揭发和暴露意义。 艺术特色:阅微草堂笔记在写法上摹仿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文字古拙简练,不事夸张修饰。但有时也有“随意装点”、“摹绘如生”的地方;有些篇章叙述雍容淡雅,情趣盎然。鲁迅说它“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问杂考辨,亦有灼见,(中国小说史略),这是这部小说生命力之所在。,乌鲁木齐遣犯刘刚: 乌鲁木齐遣犯刘刚,骁健绝伦,不耐耕作,伺隙潜逃,至根克忒,将出境矣。 夜遇一叟,曰:“汝逋亡者耶?前有卡伦-卡伦者戌守望之地也,恐不得过,不如暂匿我室中,候黎明耕者毕出,可杂其中以脱也。”刚从之。 比稍辨色,觉恍如梦醒,身坐老树腹中,再视叟,亦非昨貌,谛审之,乃夙所手刃弃尸深涧者也。错愕欲起,逻骑已至,乃弭首就擒。 军屯法,遣犯私逃,二十日内自归者,尚可贷死,刚就擒在二十日将曙,介在两歧,屯官欲迁就活之,刚自述所见,知必不免,愿早伏法。乃送辕行刑。 杀人于七八年前,久无觉者,而游魂为厉,终索命于二万里外,其可畏也哉。 (如是我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