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社会思想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8802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1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贽的社会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李贽的社会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李贽的社会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李贽的社会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李贽的社会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贽的社会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贽的社会思想(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九章 李贽的社会思想,第一节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李贽自称为“异端者流”,以区别于那些被他称之为无识的鄙儒、无实的俗儒与未死而臭的迂儒们。仅从这一点,就反映出李贽对于当时被奉为“正统”的思想与学术之虚伪性和欺骗性的极大不满。表现出他反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强烈态度。因此,李贽的社会批判,主要是对孔孟儒家思想及宋、明理学思想的抨击。,第一,对孔子的批判。 第二,对儒家的批判。 第三,对宋明道学的批判。,我们从李贽对孔子、对儒家、对道学家们的批判中,可以看到李贽的“异端”精神,可以看到程朱理学统治中国近三年之后,有识之士的反思,可以看到程朱理学控制中国思想学术给社会带来的弊害,也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市场

2、经济在中国萌芽之后,早期市民阶层的初步觉醒。,第二节 理想社会构想,李贽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一反传统儒家的思想路线,体现出其“异端”精神。李贽之社会理想的出发点,是“百姓日用之迩言”。他认为这是最要紧之事,同时也是最难之事。李贽所谓“迩言”,意为浅近之言,亦即关于人们现实社会生活之言。所以,他的社会理想明显区别于“大同”、“小康”或“小国寡民”等思想格局,而充满现实主义特色。综合考察,李贽的理想社会构想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李贽认为“兵”与“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理想社会也不例外。,第二,李贽认为理想社会应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社会。 第三,李贽认为,理想社会应是顺乎人性的社会。 第四,李

3、贽认为,理想社会应是一个在人的个性与能力得 到充分发挥基础上优胜劣汰的社会。,李贽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尊重人们的个性,使人们各按其性情自由、自治而无“条教禁约”的社会。并认为只有这样,社会秩序才得以自然和谐,正常运行。这显然是对封建社会的否定,是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和道学说教的否定,是具有“异端”性和战斗性的。这反映了早期市民阶层要求打破旧社会的模式,使个性和个人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要求。但受当时社会条件的局限,使这种理想社会构想只是不成熟的乌托邦式的空想。,第三节 论社会平等与社会交往,李贽基于对儒家传统和道学家的批判,以及理想社会的构想,在面对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问题时,也提出了颇

4、具“异端”精神的观点。,一、论社会平等,第一,他提出夫妇平等的思想。 第二,他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 第三,他提出男女婚姻自由平等的思想。 第四,他提出圣与众,贤与不肖平等的思想。,李贽还曾在其著作中多处强调和论证圣与众平等的思想。李贽的社会平等思想带有某种相对主义的色彩,但实质上,他所强调的人们德性的天然平等,是和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不平等相对立的,他的圣人与众人平等的思想,实质上是对封建社会儒家的“劳心”与“劳力”、“治人”与“治于人”的等级观念的批判,因此是具有强烈的战斗性的。,二、论社会交往,在社会交往思想方面,李贽最大的特点是常把社会中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放在商业交易关系中去考察。,第一,他

5、把社会交往关系解释为一种交换关系。 第二,他认为天下已无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关系。 第三,他认为真正的朋友之交不会轻易离弃,而现实社会中 普遍的市井利益之交,利尽则相离弃。,第四节 论欲望,李贽的欲望论,一反宋明道学家的思想理想,充分表现出其“异端”精神。 第一,认为穿衣吃饭是人们的最基本的欲望,是人伦物理。 第二,认为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是人们所共好、共心、共知、共言之事。 第三,李贽进而指出,欲望出自人们的本性,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 第四,认为私心私欲是人们努力从事工作的动力。,第五,李贽为论证私心私欲出自天然,追求私欲满足是自然之理的论断,进而指出,即使像孔子之类的大圣人,也毫不例外地怀

6、有势利之心。 第六,李贽虽然强调人们的私欲出于天生秉赋,合于自然之理,强调满足人们的欲望是社会安定的前提,但也指出“多欲”的危害性和“知足”的必要性。,生活在明代后期的李贽,其总体思想充满战斗性和批判性,并自称“异端”,而且在其欲望论中也充分表现了这种异端思想特色,但归根结底,仍然是肯定了节欲与知足常乐的必要性。这足以说明中国的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积淀之厚,影响之深,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李贽欲望思想的时代特色与思想的继承性。,1、李贽对孔子儒家思想及宋、明理学思想的抨击。他将儒家奉为经典的六经、论语、孟子从神圣的地位上拉了下来,并对道学家极为鄙视,认为他们是误国误民的罪魁。由此可以看到李贽的“异端”

7、精神,可以看到程朱理学控制中国思想学术带来的弊害,也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之后,早期市民阶层的初步觉醒。 2、李贽社会思想的出发点,是“百姓日用之迩言”。所以,他的社会理想明显区别于“大同”、“小康”或“小国寡民”等思想格局,而充满现实主义特色。李贽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尊重人们的个性,使人们各按其性情,实行自由、自治而无“条教禁约”的社会。李贽的理想社会构想具有“异端”性和战斗性。体现了早期市民阶层要求打破旧社会的模式,使个性和个人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愿望。但这种理想社会的构想是不成熟的乌托邦式的空想。,本章要点:,3、李贽基于对儒家传统及道学家的批判和理想社会的构想,在面对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

8、社会交往问题时,也提出了颇具“异端”精神的观点。李贽的社会平等思想,带有某种相对主义的色彩,但实质上,他所强调的人们德性的天然平等,是和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不平等相对立的,他的“圣”与“众”的平等思想,实质上是对封建社会儒家的治人与治于人的等级观念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在社会交往思想方面,李贽最大的特点是常把社会中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放在商业交易关系中去考察。李贽向往和推重以“义”、以纯真的友谊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交往关系与朋友关系。,4、李贽的欲望论一反宋明道学家的思想理论,充分表现出其“异端”精神。他认为穿衣吃饭是人们的最基本的欲望,是人伦物理,私欲出自天然,追求私欲满足是自然之理,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而且私心私欲是人们努力工作的动力。他强调满足人们的欲望是社会安定的前提,但也指出“多欲”的危害性和知足的必要性。,1、如何评价李贽对儒学的批判? 2、李贽社会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李贽的社会平等思想的内容与特点是什么? 4、如何评价李贽的社会交往理论? 5、论评李贽对“私”的论述。,复习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