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共38张ppt)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8168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共3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共3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共3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共38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共38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共3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共38张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本节线索】,马在克中思国主的义传播,开始传入 正式传播 争鸣竞逐 广泛传播,第一框题,第二框题,第三框题,十月革命前,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开始传入: 1)条件: 2)代表人物: 2、正式传播: 1)原因: 2)有利条件:,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一框题前面两段。,1、开始传入: 1)条件:,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出现,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1875年在成都创办尊经书院, 四川大学前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旧址,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合影,1、开始传入: 1)条件:,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

2、伍的出现,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 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2)代表人物:梁启超、朱执信、 一些无政府主义者。,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新民丛报1902年,梁启超,朱执信,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1905年创办同盟会后,鼓励激进革命青年朱执信写德意志革命家小传,并发表在1906年初的民报第2号上。文中在记述马克思

3、和恩格斯生平时,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和历史意义,并逐句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十项要求,还作了解释。,“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就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其人, 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 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 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 毛泽东(19454),思考: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时的特点?,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开始传入: 1)条件: 2)代表人物: 2、正式传播: 1)原因: 2)有利

4、条件:,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一框题前面两段。,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一框题后面三段。,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1945.4),2、正式传播: 1)原因: 2)有利条件:,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的影响。,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相结合。,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俄国的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欧洲和殖

5、民地半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马克思主义通过社会主义的俄国开始广泛地传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齐鹏飞: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一章,1918 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本应收回被帝国主义夺取的一切主权,但会议无理决定:中国必须将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移交日本。消息传来,群情激愤,于是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2、正式传播: 1)原因: 2)有利条件:,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的影响。,李大钊的深入宣传和影响。,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五

6、四运动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介绍。,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第四,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 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诸位呀!快去工作呵!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民主主义劳

7、工主义”、“占了胜利”: 是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潮流”: 是指社会主义运动。,练习: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占了胜利”是指什么?“这种潮流”又是指什么?,思考:李大钊等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觉悟促进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知识分子中掀起了学习马克思的热潮一批知识分子转变成为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者; 思想上转变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他们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之间的桥梁。,二、新思潮的竞起;,二、新思潮的竞起;,1、原因:,请同学们联系所学知识。 阅读书本第二框题的第一段。,1)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爱国青年的思想

8、得到了进一步解放; 2)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 3)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二、新思潮的竞起;,2、表现:,无政府主义,1)代表:刘师复;,2)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强权和政府,建立没有政府的社会;,3)评述:反映部分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及希望摆脱压迫的强烈。五四时期一度流行。,(流行较早,影响较大),无政府主义,时至今日,很多人都不知道巴金曾是位无政府主义者。“巴金”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也和无政府主义有关:巴者,巴枯宁是也;金者,克鲁泡特金是也。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都是无政府主义流派的大师。 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其实是一个很有光彩的头衔,我们熟悉的好多历史人物都

9、曾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比如毛泽东 、周恩来、瞿秋白 、章太炎、蔡元培、廖仲恺 等人。 今天,无政府主义在中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低潮期。很多人觉得,无政府主义就是想怎样就怎样。这是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误解。 无政府主义者固然反对一切以武力和压制为基础的政府,但仍然同意,必须要有某种形式上的社会组织,并通过这种组织的协作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从而使每个人最终都得到自由和解放。,思考:无政府主义为什么会在五四时期流行?,1)中国是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 2)近代中国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加深,使得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感到绝望,他们反对专制,而无政府主义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强权

10、政治,这些主张适应了这些人的思想要求; 3)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尚未得到广泛传播,人们将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相混淆;,泛劳动主义,1)代表:托尔斯泰; 2)主张:“劳工神圣”; 3)评述: 改变知识分子轻视体力劳动态度;,新村主义,1)来源:日本; 2)主张: 共同劳动、相互协作、共同消费; 3)评述: 五四运动前就传入中国,在当时影响较小。,空想社会主义,1)代表:工读互助团; 2)主张: 幻想打破“劳力”和“劳心”的差别,改造社会;,改良主义,1)实用主义: 代表:胡适;来源:美国; 主张: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和阶级调和; 2)基尔特社会主义: 代表:梁启超;来源:英国

11、; 主张:搞阶级调和,劳资合作;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背景(阅读第三框题第一段),新思潮竞相争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2、经过: 1)问题与主义之争;(第二段) 2)“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第三段) 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第四、五段),再论问题与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1)问题和主义之争: 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开始分裂;,“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 实质: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社会制度,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实质: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

12、行社会革命,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截然分开,两者应该并行不悖。,2)“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促使更多的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参加工读互助团吗?,这一空想实践结果如何?为什么?产生影响?,一是因为经济上入不敷者出; 二是因为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于是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进一步传播。,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 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1)组织学会。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3、(2)通过论战。为了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界线,马克思主义者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课堂巩固,1.在民报上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理论的革命党人是 A.孙中山 B.黄兴 C.宋教仁 D. 朱执信,D,2撰文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B,课堂巩固,3.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不确切的是 A、朱执信是第一个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 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思想基础。 C、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4、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A,探究活动1:概述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1)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2)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的影响; 3)李大钊等人的宣传;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探究活动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 吸收中国的知识分子?,1)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 2)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新思潮的竞起机会;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阶级基础; 4)一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争霸的本性,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鲜明对比良方; 5)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美好社会和大同理想的追求文化心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