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材料力学课件_交变应力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6446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学]材料力学课件_交变应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理学]材料力学课件_交变应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理学]材料力学课件_交变应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理学]材料力学课件_交变应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理学]材料力学课件_交变应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学]材料力学课件_交变应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材料力学课件_交变应力(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交 变 应 力,工程实例,工程实例,工程实例,本章要点,(1)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 (2)材料的持久极限 (3)持久极限的影响因素 (4)疲劳破坏的机理,重要概念,交变应力、循环特性、持久极限、疲劳破坏、循环振幅、 循环特征、平均循环应力,13-1 交变应力及疲劳破坏,目录,13-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应力幅度和平均应力,13-3 材料的持久极限,13-4 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13-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3-6 持久极限曲线及其简化折线,13-7 不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3-8 弯曲和扭转组合交变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3-9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2、13-1 交变应力及疲劳破坏,大家考虑一下我们的日常所见,即可发现,工程中的许多载荷是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载荷是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例如火车的轮轴。,一、定义: 交变应力:构件中点的应力状态随时间而作周期性变化的应力。 疲劳破坏:在交变应力下,虽然最大应力小于屈服极限,长期重复之后,也会突然断裂。即使是塑性较好的材料,断裂前也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这种破坏现象习惯上称为疲劳破坏。,二、交变应力所造成的危害:,1.断面呈现光滑区和粗糙区两部分。 2.光滑区有明显的裂纹源。 3.粗糙区域与脆性材料(铸铁)构件在静载下脆性破坏的断 口相似。 4.因交变应力产生破坏时,最大应力值一般

3、低于静载荷作用下 材料的抗拉(压)强度极限b,有时甚至低于屈服极限s 5.材料的破坏为脆性断裂,一般没有显著的塑性变形,即使是 塑性材料也是如此。在构件破坏的断口上,明显地存在着两 个区域:光滑区和颗粒粗糙区。 6.材料发生破坏前,应力随时间变化经过多次重复,其循环次 数与应力的大小有关。应力愈大,循环次数愈少。,二、疲劳破坏构件的特征:,三、疲劳破坏的解释: 由于构件的形状和材料 不均匀等原因,构件某些局 部区域的应力特别高。在长 期交变应力作用下,于上述 应力特别高的局部区域,逐 步形成微观裂纹。裂纹尖端 的严重应力集中,促使裂纹 逐渐扩展,由微观变为宏观 。裂纹尖端一般处于三向拉 伸应力

4、状态下,不易出现塑 性变形。当裂纹逐步扩展到一定限度时,便可能骤然迅速扩展,使构件截面严重削弱,最后沿严重削弱了的截面发生突然脆性断裂。从上述解释与疲劳破坏断面的特征较吻合,故较有说服力。,目录,13-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 应力幅度和平均应力,上述几个参数是描述交变应力状态下构件的应力变化规 律的几个参数,我们称为循环特性参数。从这几个参数,我 们可很直观地看出构件的应力变化规律。如:,(2) 非对称循环:,(3)脉动循环:变动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交变应力循环,称为脉动循环。,(4)静应力也可以看成是交变应力的一种特性:,(5)稳定交变应力:交变应力的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的值,在工作过程中始

5、终保持不变,称为稳定交变应力,否则称为不稳定交变应力。,目录,13-3 材料的持久极限,如前所述:构件在交变应力下,当最大应力低于屈服极限时,就可能发生疲劳破坏。因此,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等静强度指标已不能作为疲劳破坏的强度指标。故在交变应力下,材料的强度指标应重新设定。,一、实验: 把一级相同的试件从高到低加上一定载荷使其承受交变应力,直至其破坏为止,并记下每个试件在破坏前的应力循环次数N。,结果:当r一定时:,二、应力寿命曲线:,讨论:,3.实际上,试验不可能无限期的进行下去,一般规定一个循环次数N0来代替无限长的持久寿命,这个规定的循环次数N0称为循环基数。与N0对应的就是持久极限。,目录

6、,13-4 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下面介绍影响构件持极限的几种主要因素:,一、构件外形的影响: 构件外形的突然变化,例如构件上有槽、孔、缺口、轴肩等,都将引起应力集中。在应力集中的局部区域更易形成疲劳裂纹,使构件的持久极限显著降低。由于这种应力集中是以应力集中系数表示的,故构件外形对持久极限的影响可通过应力集中系数来反映。,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式中:,关于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与试件尺寸,外形的关系见图13-1至,13-6(刘鸿文编)从这些曲线中可看出: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不仅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而且与材料的极限强度 ,亦即与材 料的性质有关。一般说来,静载抗拉强度越高,有效应力集中系数越大,即对应

7、力集中也就越敏感。,图 13-1,图 13-2,图 13-3,图 13-4,图 13-5,图 13-6,尺寸系数,常用钢材的尺寸系数见下表:,二、构件尺寸的影响: 持久极限一般是用直径为7-10mm的小试件测定的,随着试件横截面尺寸的增大,持久极限却相应地降低。这种尺寸对持久极限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尺寸系数来表示的。,三、构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构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对持久极限也有影响,例如当表面存在刀痕时,刀痕的根部将出现应力集中,因而降低了持久极限,反之,构件表面经强化方法提高后,其持久极限也就得到提高。,表面质量系数,总结:综合考虑:构件的外形的影响;构件尺寸的影响;构件 表面质量的影响三方面的因

8、素,构件在对称循环下的持 久极限应该是:,注:除上述三方面的主要因素影响外,腐蚀介质和高温也会影响 持久极限。如遇此种因素,在上述公式中还须加入相关系数 。,目录,13-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强度条件:,用应力表示的强度条件:,2.用安全系数表示的强度条件:,构件的工作安全系数:,二、应用举例:,解:1.计算A-A截面上的最大工作应力 若不计键槽对抗弯截面模量的影响,则A-A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为:,轴不变弯矩M作用下旋转,故为弯曲变形下的对称循环。,2.确定,3.校核强度:,故满足强度条件,A-A截面处的疲劳强度是足够的。,目录,13-6 持久极限曲线及其简化折线,、持久极限曲线

9、:,讨论:,二、简化持久极限曲线:,2 . 应力循环对不对称性的敏感系数,上图中:,讨论:,引用记号,则:,由上图可看出:,应力循环不对称性敏感系数,注:,目录,13-7不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强度条件的确定:,在上图中,若以G点表示构件工作时危险点的交变应力,则:,即:,(a),代入(a)得:,(b),又因:,(d),(13-5),2塑性材料构件,对于塑性材料制成的构件,除应满足疲劳强度条件外,危险点上的最大应力不应超过屈服极限,即:,从图中可看出:为保证构件不发生屈服破坏,代表危险点应力的点,必须落在LJ下面。因此,构件既不发生疲劳破坏,也不发生屈服破坏的区域应是图中折线EKJ与

10、坐标轴围成的区域。,3. 强度条件的选取,(1) 由构件工作应力循环特征r所确定的射线OP,若先与直线 ED相交,则应按公式:,(2) 若上述射线先与直线KJ相交,则表示构件将以出现塑性变 形的方式破坏,此时,工作安全系数,应按下式计算:,强度条件应为:,注: 对某些构件,由于材料和具体条件的原因,在r0的情况下,也可能在没有明显塑性变形时,构件就已经发生疲劳破坏,因此,当r0时,通常要同时计算构件的疲劳强度和屈服强度。,4.例题:,3.疲劳强度校核:,故疲劳强度是足够的。,4.屈服强度校核:,因r=0.20,所以需要校核屈服强度。,所以屈服强度条件也是满足的。,目录,13-8 弯曲和扭转组合

11、交变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强度条件:,在静载荷下,弯扭组合变形下的塑性条件为:,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按照第四强度理论:,代入上式,得:,(a),依据实验资料,可以认为:弯扭组合对称循环下工作的构件,其破坏条件也可写成(a)式的形式,即:,式中:,若令构件的安全系数为n,则弯曲组合变形下的疲劳强 度条件应为:,解:,计算轴的工作应力,首先计算交变弯曲正 应力及其循环特征:,(2) 计算交变扭转剪应力及其循环特性:,2. 确定各种系数,由于剪应力是脉动循环,r=0,应按非对称计算工作安 全系数,此时,,4.计算弯曲组合交变应力下,轴的工作安全系数,故满足疲劳强度条件。,目录,13-9 提

12、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1、在设计中,要避免出现方形或带有尖角的孔和槽。 2、在截面尺寸,突然改变处(如阶梯轴的轴肩),要采用半 径足够大的过渡圆角,以减轻应力集中。 3、因结构上的原因,难以加大过渡圆角的半径时,可以在直 径较大的部分轴上开减薄槽或退刀槽。 4、在紧配合的轮毂与轴的配合面边缘处,有明显的应力集中 。若在轮毂上开减荷槽,并加粗轴的配合部分,以缩小轮 毂与轴之间的刚度差距,便可改善配合面边缘处应力集中 的情况。5、在角焊缝处,采用坡口焊接,应力集中程度要 比无坡口焊接改善的多。,一、减缓应力集中:,1、为了强化构件的表层,可采用热处理和化学处理,如 表面高频淬火,渗碳,氮化等。 2、可以用机械的方法强化表层,如滚压,喷丸等,使构 件表面形成一层预压应力层,减弱了容易引起裂纹的 表面拉应力,从而提高了疲劳强度。,二、提高表面光洁度:,三、增强表层强度:,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