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6440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5.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015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2015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2015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2015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6 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梳理】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现状:人口出生率和_明显下降。 (2)前景。 特点:_,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 增长。 目标:实现人口与_的协调发展。,自然增长率,人口基数大,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量增加。 (2)_被大量消耗。 (3)_加剧。 3.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 (1)继续控制_。 (2)加大保护_的力度。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_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人口增长,

2、资源和环境,生物多样性,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连线),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生物圈内所有的_、动物和_ 及它们所拥有的_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_生 态系统多样性。 3.写出下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食用、药用、文学艺术创作:_。 (2)调节气候、涵养水源:_。 (3)未发现尚不清楚的价值:_。,植物,微生物,全部基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4.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_。 (2)_: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 保护。 (3)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 等。

3、(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四、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内涵:追求的是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实现措施: (1)保护_。 (2)保护_。 (3)建立_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自然、经济、社会,生物多样性,环境和资源,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盲点判断】 1.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 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 ) 2.人口过度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 ) 3.(2009广东高考T13 C)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 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 ) 4.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

4、的水体中 溶解氧越多。 ( ),5.(2009福建高考T2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 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 6.(2011重庆高考T4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 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 7.(2011海南高考T22C)某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 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招引 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 升。( ),【盲点判断点拨】 1.人口增长会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加剧对环境的污染等,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推广生态农业是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措施。 2.人口过度增长会使人均耕地大幅减少,这

5、将会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农田,从而出现环境污染加剧。 3.南极冰川融化是由于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大气中CO2增多,造成温室效应而导致的;而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的破坏。,4.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故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少。 5.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主要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就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6.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功能,作为科研材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7.改种后树种单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但灰椋鸟以害虫为食,

6、所以该区农林害虫数量不一定大幅度上升。,【网络概览】,考点一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五种环境问题的比较:,2.土地荒漠化: (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实例。 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被破坏。 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 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等。 (3)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4)治理措施。 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 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3.不同环境污染的共性: (1)温室效应和酸雨问题的共性。 成因:植被减少(吸收CO2、SO2减少),化学燃料大量燃烧(排放CO2、SO2增

7、多),超出了环境的自动净化能力。 防治措施:大量植树造林(增加吸收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减少排放量)。 (2)海洋污染和土地荒漠化问题成因的共性。 人类活动、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 4.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高考警示】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形成并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资源数量和速度剧增。 (2)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净能力。,【通关题组】 1.(二氧化碳污染)(2014滁州模拟)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不但引起气候变暖,还溶于水中导致海洋

8、酸化。这两种变化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1)珊瑚所受的破坏尤其严重,珊瑚由珊瑚虫不断增殖堆积而成,因其体内生活着虫黄藻而呈现美丽颜色。据甲图可知,珊瑚虫与虫黄藻的关系是 。即使背光面有充裕的空间,珊瑚也只向见光面扩展,这是因为_ ,为珊瑚虫的生长提供有机物等。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这构成了一个 ,珊瑚礁如果消失必将导致 锐减等环境问题。,(2)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耐受海水酸化。乙图表示在酸化的海水中,动物细胞除了通过 方式直接将多余的H+泵出去,还可以通过 的作用,维持酸碱平衡。 (3)假设海水pH在漫长的岁月中缓慢变化,某种生物有望不断进化从而适应酸性环境

9、,这实质上是该生物种群不断保留和积累 的过程。 (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 特点。,【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根据甲图虫黄藻和珊瑚虫的物质交换关系,确定两者的关系为互利共生。 (2)分析乙图H+的运输过程,确定H+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3)明确海洋酸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解析】(1)虫黄藻为珊瑚虫提供O2和有机物,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CO2和无机盐,因此两者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虫黄藻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由“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可推知这是一个生态系统。 (2)乙图中显示氢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出细胞,特点是需要

10、载体蛋白和能量。 (3)海水pH在漫长的岁月中缓慢变化,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保留和积累耐酸基因,不断进化从而适应酸性环境。 (4)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答案:(1)互利共生 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2)主动运输 缓冲物质 (3)耐酸基因 (4)全球性,【互动探究】题目(4)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量植树造林。,2.(富营养化分析)(2014南昌模拟)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

11、少阳光 B.藻类刚爆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组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将有利于修复,【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水体富营养化的相关知识。A正确,由于藻类爆发,浮在水面上遮挡了阳光,导致沉水植物缺少阳光而死亡;B错误,藻类刚爆发时,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浓度下午较早晨低,故水体pH在早晨较低;C正确,水体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属

12、于正反馈调节;D正确,投放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通过捕食限制藻类数量,大型挺水植物可通过竞争阳光等资源抑制藻类爆发。,【互动探究】题目中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大量的藻类由于遮挡阳光造成水草死亡,从而使水中氧气含量减少,最终浮游动物和鱼类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死亡。,【解题金手指】 水体污染后水中物质及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 (1)有机物污染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氧气浓度迅速下降水中动植物大量死亡好氧细菌死亡,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厌氧细菌死亡。 (2)无机物污染(N、P)浮游藻类大量繁殖下层植物死亡缺氧使动物死亡厌氧细菌快速繁殖。,【加固训练

13、】 1.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解析】选D。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14、2.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实验结果如图。其中P表示磷,N表示氮,COD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B.人工湿地对污水中N的去除效果好于P 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和P的减少不是同步的 D.从12月份COD的曲线变化分析,浮游动物的取食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解析】选D。由图可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N的去除效果要好于P;在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的含量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持续下降的,但P的含量呈波动趋势,所以不是同步的;从整体上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

15、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图中没有信息能反映出浮游动物的取食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文学艺术创作、旅游观赏等。 (2)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3)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3.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要防止两个极端: (1)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避免禁止开发和利用,坚持合理开发是最好的保护,如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退耕还林(草、湖)等。,【思维拓展】 关于“多样性”的归纳,【通关题组】 1.(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理解)(2014淮南模拟)生物多样性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 贵财富。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现状和保护的叙述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