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3363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片区50所名校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进步”绝对是一个铁定的褒义词,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进步”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以人类理性为内核的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带来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的物质生活日益舒适,人类社会随着时间流逝线性进步,永无止境。不料想,在社会高速发展进步若干年后,人们渐渐发现“进步” 已经连带出太多的问题,以至让进步举步维艰,很难持续下去。于是“进步” 开始成为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反思质疑的对象。在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博瑞看来,这种高扬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进步论的出现其实

2、很晚,是启蒙时代的产物。在这之前,历史学界占据主流地位和压倒优势的反而是“退步论”, 人类社会中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历史观都是倾向于“退步论”的。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都是相信在人类社会早期曾经存在一个“单纯质朴、天真自在的黄金时代”,历史的发展是人类一再堕落而又力挽堕落的过程,这和圣经里表述的历史观也是大体一致的。从18世纪初期算起,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三百年后,人们渐渐发现,这种发展进步带给人间的并非全都是福音,20世纪连续两次世界大战,暴露了工业文明时代人性的畸变,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库和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废墟上,是超高效、大规模的生命毁灭。给这种“进步论” 更响亮地敲起警钟的,是地球上

3、,接踵而至的生态灾难和日益逼近的生态危机。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发展,岂不是一场自欺欺人的美梦吗?“进步论” 在走红近三百年后,“进步”的初衷似乎已经大部分落空,在今天的社会学界和历史学界,“进步论” 渐渐失去了大半信誉。实际上,“进步论” 从产生伊始就不断受到质疑和反思、批评和抵制。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可以看作反对“进步论”的 一位旗手,他断定“社会发展是一个巨大错误。”在卢梭之后,再次对现代文明进步论发起攻击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本雅明指责说:进步的概念在历史的线性过程中使用是一种误用,误用了牛顿物理学的时间观。马尔库塞则用同样尖刻的语言指出“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原子弹

4、这些东西都不是向野蛮状态的倒退, 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统治成就的必然结果”。 在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的批判下,由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决定的社会进步论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神话”。有趣的是,启蒙话语中的“进步观念” 本来是力求以“科学”为依据的,后来,在科学内部也开始了,对于这种“进步观念” 拆解与颠覆。在爱因斯坦发现物理学的相对论之后,人们同时也发现“进步” 所依托的“时间”, 并不是绝对的、直线的、匀称的、无限的。爱因斯坦在晚年常发出如此感叹:“人类对于无尽止进步的信心,仅在五十年以前还是那么广泛地流传着,现在却好像已经完全消失了。”(摘编自鲁枢元关于进步文学论的反思)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

5、析,正确的一项是A. “进步” 的观念虽然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但进步的止步还是引起学界对“进步”的质疑。B. 相对于“黄金时代”, 人类社会其实一直是退步的,这种状况直到启蒙时代才发生变化。C. 两次世界大战、接踵而至的生态灾难和日益逼近的生态危机等,令“进步论” 渐失信誉。D. 近三百年来,思想家们对“进步论”屡有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甚至揶揄它是“现代神话”。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实践史和思想史中取材,针对进步主义的历史观作了层层深入的反思和质疑。B. 文章引入了从柏拉图到马尔库塞等思想家对进步论的批判,指出进步论的错误所在。C. 用“进步” 初衷落空的论据“

6、摆事实”的同时,文章还论及了“进步论”的逻辑谬误。D. 科学内部对“时间” 概念的颠覆,使依托“时间”、 力求“科学”的进步论失去前提。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步观念与科学和理性相关联,但其“理性” 其实是一种工具理性,而“科学”则指向物主义。B. 进步论者,相信未来更好,退步论者过去最好,以此看来,推崇三代盛世的孔孟和歆羡远古社会的老庄也是退步论者。C.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库说明,科技进步带来的不都是人类福祉的进步,他同样能带来人类灾难制造能力的“进步”。D. 根据牛顿物理学的时间观,可以推出人类社会能够无尽止地进步,而根据爱因斯坦的时间观,结论正好相反。【答案】

7、1. C 2. B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原文“进步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B项,第一个判断是退步论者的看法,第二个判断混淆了“退步”和“退步论”;D项,原文“在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的批判下,由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决定的社会进步论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神话”。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进步论是启蒙时代的产物,此时柏拉图已死太久,没法批判它。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原文“本雅明指责说:进步的概念在历史的线性进程中使用是一种误用,误用了牛顿物理学的时

8、间观”。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蜜蜂李娟多时候纯粹自来熟。,不管认不认识的人,打起招呼来甜美又亲热。她有一绝招,把人家的职业与称谓挂钩。这样,永远不用费心记人家的姓名,也不怕搞错。挖煤的,她管人家叫煤老板;烧砖的,叫人家砖老板;养獭兔的,则是獭老板獭老板无可奈何,只得装没听到。隔壁那几家种地的,则统统都是“地老板”。至于养蜂的,当然就是蜂老板咯。粉是葵花开花时节的一项重大工作。每年到了这

9、个时候,相邻的土地都会联合起来雇蜂。可今年的葵花收成的惨淡已成定局。地老板们损失惨重,加上前段时间雇工和化肥的价格大涨,病虫害严重,每家每户的农药钱也花了不少。很多地老板一时都拿不出钱来。虽说雇蜜蜂比人工授粉便宜多了,一亩地才二十块钱。可几百亩下来也不是个小数字。我家就这么一点地,也得花好几千块钱呢。不知出于什么规矩,化肥农药都可以赊账,但蜜蜂绝不事后给钱。一时间,大家都急上了火。我妈一看到蜂老板上门收账就想溜之大吉。在这件事上,我妈还曾幻想,到时候悄悄赖过去她说:“大家的地一块挨着一块连在一起,又没拉网,也没挂牌子,蜜蜂怎么知道哪块地付过钱哪块地没付过?它们给我们隔壁授粉的时候肯定会顺便飞到

10、我家干点活的!”虽然觉得她很无赖,但又觉得她说得有理。后来才知,人家蜂老板才没那么笨呢!授粉之前,这一大片地得统一收齐了钱才开箱放蜂。哪怕只有一家的钱没到位,他都死活不会放蜂。就算蜂老板不催你,其他种地的邻居也会车轮战碾死你。花期紧张,如果拖拖拉拉不交钱,错过花期再授粉就来不及了,到时候结出的葵花子全都空壳。可随着花期一天天到来,不但地老板们急了,蜂老板也急了。他四处催账,步行走遍这片万亩土地,挨家挨户喝茶、聊天、诉苦。他可能终于意识到这一次大家是真穷,真的和他赌上了。蜂老板赌的是花期,是万亩向日葵的收成。而地老板赌的是蜜蜂的命。就这一点而言,蜂老板的焦虑不下于所有的地老板吧?蜂箱已经到了地头

11、,一直关着。蜜蜂们一天天只能靠吃白糖吊命。可白糖只能管一时的饥,蜜蜂吃多了无异于毒药。我不知道最后谁先妥协了。总之蜜蜂放出来了。我妈说得没错“满天都是”!万亩的向日葵金光灿烂,万千金色蜜蜂纷起跳跃,连“嗡嗡”声都亮得灼灼蜇眼。对此,我妈只能形容到“满天都是”的份上。但似乎也只有这么说才最最合适:“满天都是”!满天都是啊我突然想起我家荒弃在南面荒野腹心的那一小块地,那边不但停了水,这下连蜜蜂也没了,肯定得彻底绝收。我妈说:“不管它了。唉,也管不了了。”又神秘地说:“放心,有花的地方自然就有蜜蜂。何况我们种的是油葵,油葵比食葵香。再远的路,蜜蜂也能找到。”然后她说起了去年的事。去年损失惨重,种子补

12、种了一茬又一茬,然后缺水,接下来又闹“老头斑”所有有经验的农人都预言这种病治不好何止焦头烂额!我妈简直从头焦到尾。去年几乎所有地老板都种赔了。才开始我妈以为自己也赔了。好在我家只种了两百亩,还赔得起。可到了最后,却发现赔得不算多。最后那点侥幸成活,又顺利开花的葵花,产量再低,也能留下种子。这样,等到第二年再种地,至少就不用再花钱买种子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妈又发现,不但赔不了,哈,居然还能保本!由于葵花全面歉收,当年的葵花子供不应求。前来收葵花的老板出价越来越高,比头一年的价格翻了一倍葵花价格出来那几天,我妈喜滋滋的。一到吃饭的时候,就端着碗边刨饭边算账。越算越美:一亩能收多少公斤,估价多少,

13、卖多少,成本多少,投入了多少况且和最开始的估算相比,好像还有一笔重要费用省下了。这一省下,就成了赚到的可到底是什么费用呢?她想啊想啊突然一个激灵跳起来!蜜蜂!忘了雇蜜蜂!据说每年每块地都有种地大户带头组织这件事,然后陪着蜂老板挨家通知、收钱。可这一年大家赔的赔, 撤的撤,再无人想到这件事。我妈大痛!完了完了,好容易撑到最后,熬得只剩最后一口气,结果还是赔在蜜蜂上了!她扔了碗就冲向大地然而又大叫起来。她说:“我看到了蜜蜂。”当然,并非“满天都是”,但已经足够了。这些金色的精灵,连种地的人都放弃了土地啊,它们却还惦记着丰收。我妈站在地窝子前转身遥望。仍然四面茫茫。永远四面茫茫。谁家的蜂?它们从何得

14、知花的消息?它们怎样找到了这里?怎样越过这千里大地,茫茫旷野至今是个谜。(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我妈”的“绝招”起笔,在表现人物形象特点的同时,很自然地切入了对“雇蜂授粉” 事件的叙述,匠心可鉴。B. “我妈” 赖账的道理虽然无赖,却有坚实的生活经验作支撑,“我”家荒弃在南面荒野腹心的那一小块儿地的情况,就是最好的证据。C. 从轻松诙谐如话家常的语言中,读者不难体会在北疆大地上讨生活的人们“家常” 艰辛以及它们能被轻易满足的“家常” 喜悦。D. 田户、蜂农本属两个阵营,但随着形势变化有些田户却帮蜂农向同行催账,作物歉收本应大亏,但随即

15、葵花涨价,种地能保本甚至有赚,这些转化别有趣味。5. 请概括分析“忘了雇蜂” 这段叙事中“我妈”的心路历程。6. “雇蜂授粉”和“忘了雇蜂” 两段情节,叙事文学要素的侧重多有不同,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答案】4. B 5. “损失惨重”的焦虑“赔得起”和“赔得不算多”的自我安慰“保本”甚至“赚到”的喜悦“忘了雇蜜蜂”的大痛“看到了蜜蜂”的惊喜。 6. 要点:前者侧重于环境要素,着力表现北疆农耕生活的风貌(雇蜂授粉、蜂地对赌、白糖吊命等),后者侧重于情节要素,着力表现事件的戏剧性;在“人物”要素上,前者侧重表现人与人的关系(蜂农和田户的制衡、田户之间的阵营变化),后者侧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用天灾造成人的损失,又用蜜蜂平衡这种损失;人放弃了土地,但是自然还惦记着丰收)。【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荒弃在南面荒野腹心的那一小块地”是否有蜜蜂到来,还未发生,不能作为“生活经验”支撑“赖账的道理”的证据。点睛:选择题在现代类文本阅读中算是比较难的一道题,命题人常常会从多个角度来设置一些令考生迷惑性的或隐性的陷阱,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表现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