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上)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3127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67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上)ppt(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及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张明红,本章目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一般概述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任务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价值和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育研究的未来展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一般概述,语言和言语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外语 语言学得和语言习得 双语和双语教育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1、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型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主要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 2、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过程,又叫“话语”。,一、语言和言语,3、相互关系 联系: 语言离不开言语活动 言语活动也离不开语言 区别: 整

2、体性与个体性 稳定性与多变性 工具与工具使用,1、内涵 第一语言 (First language or Mother language) 指一个人从小就从父母或周围正常的社会环境中自然而然习得的并用于交际目的的语言,又被称为母语或本族语。,二、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外语,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 指在母语以外,在官方、商业以及社会中广泛应用着的语言。 外语:(Foreign Language) 指母语以外,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很少有交际用途的语言。,2、第二语言的三种模式 (1)移民模式 (2)新加坡模式 (3)日本模式,3、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异同 不同处: (

3、1)学习的主体不同 (2)学习的起点不同 (3)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不同 (4)学习的动机不同 (5)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相同处: (1)二者都是为了获得语言的交际能力; (2)都运用了模仿的手段; (3)常采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4)语言学习的阶段、特点和规律有一定的相似性。,1、语言学得(Learning) 是指学习者通过听老师讲解有意识地练习、记忆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最终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过程。,三、语言学得和语言习得,2、语言习得(Acquisition) 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使用并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 3、儿童第二语言的习得有两种情况: 同步习得:幼

4、年时期同时接触两种语言。 先后习得:在习得了第一语言之后才开始习 习得第二语言 。,四、双语和双语教育,1、双语 (Bilingual) 是指将学习者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提供适当的语言环境,以及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和应用水平。,2、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 广义的双语教育: 是指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 狭义的双语教育: 是指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其他学科 其他学科内容的教育 幼儿园的双语教育属于广义的双语教育范畴。,语言能力 是指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一种能够按照本族语的语言规则把声音和意思联系起来的能力,即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内容的内

5、在规则的了解 语言运用 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于语言的具体运用,五、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一、基本任务(见教材P12) 学说普通话 培养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 发展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高儿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早期阅读能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任务,1、探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作用 1)促进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的进程 2)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3)促进儿童语言兴趣的提高 2、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规律 3、解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及各种现象 4、研究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应用理论方法,二、研究任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价值和方法,一、研究价值 1、语言学价值 2、心理学价值 3、教

6、育学价值 4、文化学价值,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自然观察法 调查法 现状调查 关系调查 发展变化调查 原因调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研究的未来展望,学术发展多元化 学前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将成为一个热门课题 多方面的比较研究 影响儿童语言教育因素的研究 学前儿童团语言教育设计的范围将更为广阔,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和功能,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 学前儿童语言的功能,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1.语言具有约定俗成性 2.语言具有专有特性 3.语言不是自发产生的 4.具有地域的、民族的和阶层 的差异性,二、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 三、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 四、语言是学前儿童

7、学习的对象 听说轮换,及时反馈 词的应用 构词成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一、文化功能 文化启蒙 文化传承 文化发展,二、社会功能,语言教育直接介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语言教育在未来社会高新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教育成为新世纪现代社会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三、发展功能,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三章 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和社会实践基础,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 语言发生的社会实践基础,语言发生的内涵,是指儿童从不会说话到学会说话的过程,或者是指儿童的的某一或某些语言现象从不会使用到学会使用的过程。 儿童语言的发生有模仿和创造、偶发和自觉、

8、勉强和娴熟之分。,第一节 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一、发音器官的成熟 1、人的发音器官 呼吸器官 声带和喉头 口腔、鼻腔和咽腔 2、发音器官的保护 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注意儿童说话、朗读以及唱歌时声带的保护,二、语音听觉系统的成熟,听觉系统:外部听觉器官和听觉神经中枢 (一)学前儿童听觉器官的成熟与语言发展 (二)学前儿童听觉的成熟与语言发展 学前儿童辨别声音细微差别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儿童听觉感受性不断增长,听觉较成人敏锐 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性很大,随年龄的增长 而不断减少,三、大脑神经中枢的成熟与语言发展,脑的生长发育与儿童的语言发展 语言功能的大脑定位和策划与语言发展 1

9、.“裂脑人”研究语言侧化 2.语言功能的大脑定位 语言中枢的机能成熟与外部刺激的辨证关系,给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语言中枢的成熟顺序决定这学前儿童听、读、说、写的先后顺序 语言中枢成熟水平的差异性导致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如:开口说话的月龄、发音的清晰度 对周围语言刺激的敏感性、语言内容 语用方式、语言的兴趣点,优化外部刺激,加强语言训练,加强完整语言训练,使得各语言中枢协调发展 选择语言和非语言的复合刺激,促进语言活动分析器的联合协调作用 语言训练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强度,提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兴趣 在听说游戏中进行单项练习 如:组句扩词、词语替换 扩句缩句、连词成句,第二

10、节 语言发生的社会实践基础,语言的进化和发育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1.语言长生于社会 2.语言存在于社会 3.语言发展于社会 4.语言依存于社会,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语言获得,后天环境论 先天决定论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思考题: 为什么说有关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纷争还将长期继续?你对各派学说做何评价?,第一节 后天环境决定论,一、模仿说 1、机械模仿说 儿童的语言主要来自于对其父母语言的机械模仿 忽视儿童在掌握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选择性模仿说 儿童的语言模仿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是一一对应的 儿童往往选择模仿语言结构,而不是语言内容 儿童的选择性模仿是在自然情境中发生的 儿童的模仿不一定

11、是即时产生的,二、强化说,强化依随(斯金纳1974):指强化刺激紧紧跟随在言语行为之后发生。 1、最初被强化的是个体的偶然发生的行为 2、强化依随是渐进的,三、中介说,斯塔茨:刺激和反应之间具有传递性。 一个词或一句话都可以具有刺激的性质,可以诱发出条件反应。 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有一系列因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所构成的中介体系。,第二节 先天决定论,一、先天语言能力说 乔姆斯基提出理论假设: 1、儿童大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包含: 一套包括若干范畴和规则的远普遍特征; 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 2、LAD的活动具有一个临界期。过了这个 临界

12、期,LAD就会退化。,语言能力的先天性 语言能力的自然成熟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二、自然成熟说勒纳伯格,第三节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一、认知说 皮亚杰: 语言是儿童具备的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 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它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儿童的语言结构具有创造性,二、规则学习说,儿童具有一种理解母语的先天处理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是学习和评价能力 儿童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对规则的学习。在儿童早期,还有许多过分概括的显现 儿童对规则的归纳,凭借的是工具性条件反射,是刺激概括的学习过程,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影

13、响,三、社会交往说,语言获得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而且也需要一定的生理成熟和认知的发展 儿童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实践活动,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途径,什么是学习? 加涅认为: 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 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程式: 语言输入内化语言输出反馈,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一、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二、是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三、是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四、是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过程,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一、生理因素 发音

14、系统的发育 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 感知觉系统的完善,二、心理因素 知识经验的积累 认知能力的发展 心理素质的差异 三、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语言观、儿童观、教育观的影响,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途径,一、在主动模仿中学习 儿童语言模仿的主要方式:,即时的、完全的模仿 即时的、不完全的模仿 延缓模仿 创造性模仿,在认知活动中学习语言 在交往活动中完善语言 在游戏活动中运用语言,二、在语言建构和运用中学习,第六章 03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01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一、简单音节阶段(03个月) (一)语言发展特点 1.听觉较敏锐,对语音较敏感,具有一定的辨音水平,婴儿首先学会语言和其他声音的

15、区别 婴儿获得辨别不同话语声音的感知能力,2.与成人面对面进行“交谈”时,婴儿产生交际倾向,会作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多为单音节,两个月婴儿的发音,(二)语言教育活动建议,用多种语音和声音来刺激婴儿 多抚摸、拥抱婴儿,并和婴儿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 睡前倾听摇篮曲等乐曲,训练婴儿的有意倾听能力 开展早期阅读,初步激发婴儿阅读的兴趣 开展一些听音和发音的游戏(发音、唤名、摸脸) 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二、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一)语言发展特点 1.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婴儿发音较多的是对成人的社会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发音内容大多是以辅音和元音西相结合的音节为主,

16、并且有一个从单音节发声过渡到重叠音节发声的过程,2.与成人交往中出现学习交际“规则”的雏形 3.能辨别一些语调、语气和音色的变化 4.懂得简单的词、手势和命令,理解具有情境性 5.出现“小儿语”,会用语音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二)语言教育活动建议,继续坚持用语言刺激孩子,模仿学习发音 用强化、鼓励等方法诱导婴儿发音 用动作、实物配合法,建立语音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初步养成睡前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 和婴儿进行“平行”的亲字阅读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开展语言游戏,提高听力和发音水平,三、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一)语言发展的特点 1.不同的连续音节明显增加,近似词的发音增多 2.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话语反应判定法) 3.语言交际功能开始发展 4.开口说话,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能执行成人简单的指令,并建立相应的动作联系,一定的语音能和实体相联系,但缺少概括性,(二)语言教育活动建议,丰富婴儿的生活内容,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音,并反复进行练习强化 在活动中伴随着语言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