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二---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2687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3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二---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二---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二---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二---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二---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二---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 题型十二---精校解析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十二电化学分析判断型1.(2018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空气污染物NO通常用含Ce4的溶液吸收,生成HNO2、NO,再利用电解法将上述吸收液中的H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生成Ce4,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由右室进入左室B.Ce4从电解槽的c 口流出,且可循环使用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NO26H6e=N24H2OD.若用甲烷燃料电池作为电源,当消耗标准状况下33.6 L甲烷时,理论上可转化2 mol HNO2答案C解析A项,根据电解原理,H由左室向右室移动,错误;B项,空气污染物NO通常用含Ce4的溶液吸收,生成HNO2、NO,N的化合价升高,Ce4的化合价降低,然

2、后对此溶液进行电解,又产生Ce4,根据电解原理,Ce4应在阳极上产生,即Ce4从a口流出,可循环使用,错误;C项,根据电解原理,阴极上得电子,化合价降低,H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即转化为N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NO26H6e=N24H2O,正确;D项,33.6 L甲烷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8 mol12 mol,理论上可转化HNO2的物质的量为12 mol4 mol,错误。2.(2018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三模)锂碘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聚2乙烯吡啶(简写为P2VP)和I2的复合物,电解质是熔融薄膜状的碘化锂,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2VPnI22e2Li=P2VP(n1)I22LiI。下列说

3、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该电池发生的总反应为:2LiP2VPnI2=P2VP(n1)I22LiIC.P2VP和I2的复合物是绝缘体,不能导电D.该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正极答案B解析A项,锂碘电池中Li为负极,锂电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Li2e=2Li,错误;B项,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得电池总反应:2LiP2VPnI2=P2VP(n1)I22LiI,正确;C项,正极材料是聚2乙烯吡啶(简写为P2VP)和I2的复合物,电极材料必须能导电,错误;D项,该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错误。3.(2018日照市高三5月校际联考)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4、如下图所示。TiO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2S4转化为Na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B.放电时,a极为负极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I2e=3ID.M可以使用阴离子交换膜答案B解析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A错误;放电时,a极为负极,Na2S失电子被氧化为Na2S4,B正确;充电时,阳极失电子被氧化,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C错误; M是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会相互反应,D错误。4.(2018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

5、下。该电池工作时的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为电池负极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升高C.电池连续反应过程中,选择性透过膜采用阳离子选择性膜D.VB2极的电极反应式: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答案D解析A项,硼化钒空气燃料电池中,VB2在负极失电子,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所以a为正极,错误;B项,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所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错误;C项,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OH,OH通过选择性透过膜向负极移动,所以图中选择性透过膜应只允许阴离子通过,错误;D项,负极上是VB2失电子发生氧

6、化反应,则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正确。5.(2018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高三五月联考)锌空气电池由活性炭(空气扩散极)、锌、苛性碱溶液构成,其中活性炭部分浸泡在苛性碱溶液中,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负极产物是Z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空气,为电池提供氧化剂B.原理图中的隔离膜为质子交换膜C.负极反应式为ZnH2O2e=ZnO2HD.电池工作时,当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消耗3.2 g O2答案A解析A项,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吸附空气,为电池提供氧化剂,正确;B项,原理图中的隔离膜为离子交换膜,防止产生的氢氧根

7、离子与锌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锌,错误;C项,负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错误;D项,电池工作时,当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时,消耗1.6 g O2,错误。6.(2018河南省名校高三压轴第二次考试)Na2FeO4是制造高铁电池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净水剂。在工业上通常利用如图装置生产Na2FeO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侧电极反应方程式:Fe8OH6e=FeO4H2OB.左侧为阳离子交换膜,当Cu电极生成1 mol气体时,有2 mol 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C.可以将左侧流出的氢氧化钠补充到该装置中部,以保证装置连续工作D.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且产物为

8、Fe3,因此可以利用Na2FeO4除去水中的细菌、固体颗粒以及Ca2等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Cu电极为阴极,Fe电极为阳极。A项,右侧电极为Fe电极,Fe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O,电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H2O,正确;B项,左侧为阴极室,H的放电能力大于Na,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当Cu电极上生成1 mol气体时同时产生2 mol OH,此时有2 mol 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平衡电荷,正确;C项,根据B项分析,阴极室生成NaOH,左侧流出的NaOH溶液的浓度大于左侧加入的NaOH溶液的浓度,即b%a%,根据图示可将左侧流出的NaOH补充到该

9、装置中部,以保证装置连续工作,正确;D项,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利用Na2FeO4除去水中的细菌,Na2FeO4的还原产物为Fe3,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可吸附固体颗粒,用Na2FeO4不能除去水中的Ca2,错误。7.(2018临沂市高三三模)电解NaB(OH)4溶液制备H3BO3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B.a、c为阴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C.N室中:a%b%D.理论上每生成1 mol H3BO3,两极室共产生标准状况下16.8 L气体答案B解析M室中石墨电极为阳极,电解时阳极上水失电子生

10、成O2和H,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故A正确;原料室中的B(OH)通过b膜进入产品室、Na通过c膜进入N室,M室中氢离子通过a膜进入产品室,则a、c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故B错误;N室中石墨为阴极,电解时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H2和OH,原料室中的钠离子通过c膜进入N室,溶液中c(NaOH)增大,所以N室:a%b%,故C正确;理论上每生成1 mol产品,M室生成1 mol H,转移电子1 mol,M、N室电极反应式分别为2H2O4e=O24H、4H2O4e=2H24OH,N室生成0.5 mol H2,M室生成0.25 mol氧气,两极室共产生标准状况下16.8 L气体,正确

11、。8.(2018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最后一卷)如图所示的C/Na4Fe(CN)6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在放电时作正极,充电时作阴极B.放电时,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NaxCe=NaNax1CC.电池工作时,Na向电极b移动D.该电池通过Na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A项,电极a在放电时作正极,充电时作阳极,错误;B项,放电时,电极b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NaxCe=NaNax1C,正确;C项,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即Na向电极a移动,错误;D项,电池工作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9.(2018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以柏林绿Fe

12、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B.充电时,Mo(钼)箔接电源的负极C.充电时,Na通过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D.外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的电量时,负极质量变化为2.4 g答案B解析A项,根据工作原理,放电时Mg作负极,Mo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正确;B项,充电时,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即Mo箔接电源的正极,错误;C项,充电时属于电解,根据电解原理,Na应从左室移向右室,正确;D

13、项,负极上应是2Mg4e2Cl=Mg2Cl22,通过0.2 mol电子时,消耗0.1 mol Mg,质量减少2.4 g,正确。10.(2018南昌市高三二模)下列装置由甲、乙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甲是将废水中乙二胺H2N(CH2)2NH2氧化为环境友好物质形成的化学电源;乙是利用装置甲模拟工业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的废水,电解过程中溶液发生反应:Cr2O6Fe214H=2Cr36Fe37H2O。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B.乙池中Fe棒应与甲池中的M极相连C.M极电极反应式:H2N(CH2)2NH24H2O16e=2CO2N216HD.若溶液中减少

14、了0.01 mol Cr2O,则电路中至少转移了0.06 mol电子答案B解析A项,根据图知,N电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水,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M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甲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正确;B项,根据方程式知,乙中Fe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则Fe作阳极、C作阴极,阴极连接原电池负极、阳极连接原电池正极,则Fe与N极相连,错误;C项,根据图知,M电极上生成氢离子,甲是将废水中乙二胺氧化为环境友好物质形成的化学电源,生成含有N元素的物质是氮气、生成含有C元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因此电极反应式为H2N(CH2)2NH24H2O16e=2CO2N216H,正确;D项,Cr2O6Fe214H=2Cr36Fe37H2O中以Fe元素计算转移电子数6(32)6,即消耗 1 mol Cr2O,电路中至少转移了6 mol电子,所以溶液中减少了0.01 mol Cr2O,则电路中至少转移了0.06 mol电子,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