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2429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精校解析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昆明高三摸底调研,24)西周初年各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大行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这说明西周()A分封制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B实现了对东方广大地区的垂直管理C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D政治中心实现由西部向东部的转移答案C解析分封制是西周初年便推行的制度,并非周公执政时期才推行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周公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分封制并不是垂直管理,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周公在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进行管理,可见

2、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西周政治中心在镐京,材料仅体现周公东征后对所征服地区实行分封,但并不能说明政治中心已经迁移到东方,故D项错误。2(2018广安、眉山一模,24)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答案B解析据材料“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表明诸侯仍然承认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分封制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中周懿王叔姬辟方属于小宗的后代

3、,王位回到周懿王的太子姬燮表明回归嫡长子继承,体现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表明姬燮继位是由于宗法的影响并不是诸侯操纵,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一致拥戴”说明宗法还有较强的效力,故D项错误。3(2018湖北稳派教育高三第二次联考题,25)观察下图图片主要说明()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B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期已经完成,图片所示的中央机构为西汉时存在,故A项错误;从图片可知,皇帝通过使用身边的人员来削弱丞相的权力,但身边的人没有法定的地位,因此不能说

4、明“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故B项错误;图片中通过利用身边的人来直接命令中央的执行机构“九卿”,从而使君权得到加强,故C项正确;图片所示中央机构为西汉的内外朝制度,故D项错误。4(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高三联考联评,1)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答案C解析秦始皇时期就建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僚体系,此后并未发生变革,且材料也并未体现三公九卿制,故A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从官吏的任命到行

5、使职权都有严格的程序遵循,并没有突出选官的方法和标准,故B项错误;材料的关键信息“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突出的是从官吏的任命到行使职权都有严格的程序遵循,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官吏的任命并未强调考核,故D项错误。5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家庭人口项目数量(单位:钱)5人收入粮食8 500支出赋役2 989日常开支7 950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答案D解析A项未涉及精耕细作,与材料中“农民家庭收入(粮食)与支出”不

6、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有“粮食”,有耕无织,故B项错误;C项忽视了材料中“赋役”,不符合题意“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的“5人”可知是小农经济,表格中的支出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的生活艰难,故D项正确。6(2018河南中原名校高三质量考评,4)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这说明()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

7、归儒答案A解析材料中高僧认为佛教与儒学“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著抱朴子的外篇“属儒家”,反映出东晋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故A项正确。7(2018湛江高三调研,26)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停滞D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说明南北朝时期农业没有多少发展,故C项正确。8(2018宝安高三调研,3)唐初,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

8、一。贞观七年(633年),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人完成了五经义训180卷,永徽四年(653年)向全国颁布,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材料表明唐朝()A准备推行科举取士制度B采取行政手段统一学术思想C研制各类学校统编教材D顺应了儒、道、佛融合的文化发展潮流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统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而非准备推行科举取士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因为“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因此唐朝政府“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采取行政手段统一学术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统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每年全国科

9、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而非各类学校统编教材,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儒家思想的发展,故D项错误。9(2018乌鲁木齐一模,2)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则写道: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两种不同的叙述反映了()A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B文献记录能够还原全部历史真相C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叙述呈现的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答案A解析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后晋处于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需要为新政权正名,新唐书成书于北宋,稳定的封建王朝需要稳定社会秩序,反对夺权,故两本典籍对“玄武门

10、之变”的叙述带有主观色彩,故A项正确。10(2018太原高三期中考试,9)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这反映了()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 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 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唐代造纸业的发展,与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宣州产的宣纸”“浙东产的藤纸”“益州产的麻纸”说明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故B项正确;由材料内容不能推断该造纸业是否为官府经营,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同地区不同特色的纸都受到社会欢迎,生产

11、样式决定社会需求,故D项错误。11(2018赣州高三期末,2)唐开元以后,原本有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这反映了()A三省六部制度已遭破坏B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发生变化C唐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唐玄宗重视三省的分权制衡答案B解析唐代三省六部制下权力的运作程序如下:中书省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政令,然后交门下省审核,通过后交由尚书省及六部去执行。材料中反映出开元以后,这种权力运行体制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材料中“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是中书省及政事堂政务裁决权的实际体现,在三省制下,这种事情无疑是尚书

12、左、右仆射进行处理,地方要将情况向尚书省汇报。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在材料中不能明确体现。均排除。12(2018临沂高三质检,3)唐律疏议载,依选举令,“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以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即依庶人例。”这反映了唐代()A抑商政策崩解 B商人社会地位低下C科举制度完善 D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答案B解析注意材料的关键信息“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反映出政府的抑商倾向和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均排除。13(2018石家庄一模,25)修建

13、于公元610年的最著名的中国弓形拱桥赵州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13世纪,马可波罗才将中国最大的弓形拱桥卢沟桥介绍给西方人。应用这一原理,法国人在罗纳河上修建了圣埃里普里特桥,英国人在东英格兰修建了小阿波特桥。这反映出()A文明成果交流延迟造成发明智能浪费B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世界C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西方文明间交流D文明之间的交流具有单向性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直到13世纪才传到西方并对西方产生影响,这说明“文明成果交流延迟造成发明智能浪费”,A项正确。B项说法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要说明的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14(2018洛阳高

14、三一模,4)商人作为宋代社会兴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甚至一度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这反映了两宋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变化B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C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人才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答案B解析商人不是靠经商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反映出两宋时期抑商政策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A项错误;商人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故B项正确;士农工商的社会阶级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C项错误;商人能通过“联姻、捐纳等方式”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人才的选拔还未实现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15(2018湖北

15、稳派教育高三联考,26)在宋代,蜜蜂产品是上贡朝廷的必需品,宋史地理志中记载了大量关于蜂产品上贡的情况。不仅是蜂蜜、蜜蜡,还有蜂子也在其中。除了蜂业大省陕西、山西、甘肃,其他各地也都要上贡一定数量的蜂产品。这主要反映了宋代()A蜂业商品化程度最高B下层民众负担较为沉重C商业出现革命性剧变D国家经济发展趋于均衡答案B解析“宋史地理志中记载了大量关于蜂产品上贡的情况。不仅是蜂蜜、蜜蜡,还有蜂子也在其中。除了蜂业大省陕西、山西、甘肃,其他各地也都要上贡一定数量的蜂产品”可见除其他负担外,宋代农民还必须上交蜂产品,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故B项正确。16(2018德州高三期中,3)宋代有些地方根本不种粮食,而是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这时还出现了各色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菜户、茶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