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2扩桩基及机房土建质量管理培训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0795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10.2扩桩基及机房土建质量管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g10.2扩桩基及机房土建质量管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g10.2扩桩基及机房土建质量管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g10.2扩桩基及机房土建质量管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g10.2扩桩基及机房土建质量管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10.2扩桩基及机房土建质量管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10.2扩桩基及机房土建质量管理培训(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12月,G10.2扩基站桩基及机房 土建工程质量管理培训资料,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工程建设部无线室,提 纲,质量控制与检查,质量验收与评定,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建筑地面工程 建筑装饰装修 建筑屋面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与检查 :建筑结构工程,土方工程 桩基工程 模板工程 钢筋工程 混凝土工程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土方工程),1.1土方工程 1.1.1 质量控制要点 1.1.1.1 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做好排水、降水措施,深基坑(挖孔桩、桩顶承台)应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基坑支护施工。对质量和安全

2、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必须有应急处置预案。 1.1.1.2 基坑(槽)土方开挖应分层施工。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符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不设支撑的基坑(槽)边坡应按规范要求放坡。,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土方工程),1.1.1.3 基坑(槽)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核查土层土质及其走向,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勘察、设计人员联系,进行处理。 1.1.1.4基坑开挖时,在施工过程中基坑边堆置土方不应超过设计荷载,挖方时不应碰撞或损坏支护结构和降水措施,动态监控支护结构、边坡的位移和稳定,如发现异常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

3、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1.5 基坑(槽)回填土应在基础隐蔽工程验收后进行,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坑内的垃圾和杂物,抽除基坑内的积水、淤泥。,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土方工程),1.1.1.6基坑(槽)内所有埋地管线及地下防水工程应完工,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验收记录。 1.1.1.7 回填土应选用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砂土或粘土,土料中的树根、石块等杂物应清除。 1.1.1.8 回填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控制填土含水率。填方分层压实,分层厚度分别压实工具不同控制在200300mm。,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土方工程),1.1.2检查验收程序 1.1.2.1基坑(槽)开挖前,检

4、查排水、降水措施,有支护基坑应检查支护结构施工质量。 1.1.2.2检查开挖顺序、方法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验看地下土层性质与走向,核对是否与地质勘察报告相符。 1.1.2.3开挖完成后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及时组织监理、勘察、设计单位对基坑的尺寸、标高、持力层土质等方面进行复验,合格后尽快浇筑垫层(注意桩头必须高出垫层50 mm或设计要求)。,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土方工程),1.1.2.4土方回填前应检查基坑清理、排水以及回填土料的质量,施工中应检查土方铺设厚度及压实程序,需要时检测回填土的干密度和密实度。 1.1.2.5 监理工程师应对土方回填进行旁站监理。,质量控制与

5、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桩基工程),1.2.1质量控制要点 1.2.1.1 施工所用材料、构件应符合设计。材料、构件进场应有完整的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材料(钢筋、水泥)应根据规范规定见证取样复检。 1.2.1.2桩位放样及成桩后的允许偏差(桩径(50mm)、桩位垂直度偏差1%、桩顶标高 (-5030mm)、桩长(0300mm)控制偏差等) 1.2.1.3针对不同的桩基础,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成桩过程中的各项施工程序进行现场检查,采取必要的旁站监督措施。,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桩基工程),1.2.1.4灌注桩 泥浆护壁成孔桩泥浆配合比应控制在1.101.15之间,施工过程中应

6、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适当的泥浆比重。 泥浆护壁成孔桩在清孔过程中,要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砼时才能停止置换以保证已清好符合沉渣厚度要求的孔底沉渣不应由于泥浆静止渣土下沉而导致实际沉渣厚度超厚。沉渣厚度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桩基工程),加劲筋宜设在主筋外侧,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的外径大100mm以上;分节制作的钢筋笼,主筋结构宜用焊接,搭接长度按10d留足;沉放钢筋笼前,应在预制好的笼上套上或焊上主筋保护层垫块(半径50mm)或耳环。 水下砼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塌落度宜为18022

7、0mm,水下砼必须连续浇注,根据单桩浇注的时间控制砼缓凝时间。,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桩基工程), 初灌量控制:用以储存砼的初灌斗的容量必须满足第一斗砼灌下后能使导管一次埋入砼面以下0.8m以上;灌注水下砼时应由专人测量管内外砼面标高,保证砼在埋管26m深。当选用吊车提拔导管时,必须严格控制导管提拔高度,以免发生断桩; 严格控制浮桩标高,消除泛浆高度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砼达到设计强度值。 1.2.1.5 桩基检测结果如若发现有断桩、单桩承载力(抗拔力)不满足要求等质量问题,应会同施工、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调查论证、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

8、构工程 (桩基工程),1.2.2检查验收程序 1.2.2.1桩基所用的钢材、水泥、外加剂等材料进场应查验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 1.2.2.2钢筋、水泥、外加剂应分别不同品种、等级、批号,经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复检;砂、石子应分批抽样检验;砼试块留置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随机进行。 1.2.2.3桩基施工前应对桩位放样进行复核。,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桩基工程),1.2.2.4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应随时对泥浆比重、泥浆面高度、泥浆置换速度、成孔垂直度等进行检查;成孔后应检查桩底标高、沉渣厚度;钢筋笼吊放前应对钢筋制作质量进行检查;砼浇筑过程中应检查砼初灌量、埋管深度、管内外砼的标高,严格

9、控制导管的提升高度,并对砼的配合比、和易性进行检查,按照规定在砼浇筑过程中随机抽样制作砼试块。监理工程师应对成桩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理,并且有旁站记录。 1.2.2.5 桩基施工完毕后,根据规范规定对桩基承载力和桩身质量进行检测,合格方可进行承台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模板工程),1.3.1质量控制要点 1.3.1.1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3.1.2安装上层结构的模板和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或

10、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1.3.1.3 模板应表面平整、接缝严密,梁、板、柱结合处应处理细腻。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隔离剂涂刷时不得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桩基工程),1.3.1.4 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1.3.1.5构件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2米板长8米,砼强度75%;梁长8米,砼强度75%;雨棚等悬臂结构100%)。

11、1.3.1.6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搂面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模板工程),1.3.2检查验收程序 1.3.2.1模板材料进场应对其品种、强度、外观质量进行检查,模板及辅助材料品质应有利于保证砼质量。 1.3.2.2模板制作、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系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模板成型尺寸应能保证砼构件的成型尺寸,细部节点、隔离措施应有利于保证砼的外观质量。 1.3.2.3模板工程完工后,应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3.2.4砼浇筑过程中应随时监视模板系统的工作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12、 (钢筋工程),1.4.1质量控制要点 1.4.1.1 钢筋品牌应在省或市公司指定的范围内。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在监理人员见证下随机取样复检,其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光圆钢筋(1级钢):屈服强度235,抗拉强度370,伸长率25%,冷弯合格,含碳量在0.14%0.22%间,硫磷含量均0.05%;变形钢筋(2级钢):屈服强度335,抗拉强度510,伸长率16%,冷弯合格,含碳量在0.17%0.25%间,硫磷含量均0.05%)。,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钢筋工程),1.4.1.2 钢筋表面应平直、无损伤,不得有裂纹、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保管时间较长,锈蚀

13、较为严重的钢筋应经重新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1.4.1.3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构件内钢筋接头宜相互错开,连接区段(35倍D且不小于500 mm)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的50%。 1.4.1.4 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应技术规程的规定,并应按规定在监理人员见证下,取样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从检查情况看,现场焊接质量(问题:)急待加强改进,必须随机取样送检测),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钢筋工程),1.4.1.5 钢筋加工的尺寸、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1.4.1.6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

14、要求。构件钢筋骨架成型尺寸及构造节点做法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安装偏差应符合GB50204-2002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钢筋长度10mm;钢筋间距10mm; 钢筋砼保护层厚度基础为35 mm10mm,柱梁25 mm5mm,板和墙15 mm3mm,灌注桩为50mm20mm)。,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钢筋工程),1.4.2 检查验收程序 1.4.2.1 钢筋进场时,全面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对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1.4.2.2 分批次、品种、规格,在监理人员见证下对进场钢筋取样作力学性能复检,检验合格进场使用,否则应尽快退出施工场地。 1.4.2.3 施工单位在钢筋加工、连接、安

15、装过程中,应执行三级检验制度,前道工序检验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钢筋工程),1.4.2.4 现场监理人员全过程跟踪平行检查,按规定随机见证取样检验。 1.4.2.5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监理等单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验收钢筋数量、长度、间距、焊接或绑扎质量),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混凝土工程),1.5.1质量控制要点 1.5.1.1 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场时,应遵循“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水泥应分品种、级别、批号对其强度、安定性等指标进行复检(32.5级安定性必须合格,初凝时间45分钟, 终凝时间10小时,3天

16、抗折强度2.5、抗压强度11, 28天抗折强度5.5、抗压强度32.5。42.5级安定性必须合格,初凝时间45分钟, 终凝时间10小时,3天抗折强度3.5、抗压强度17, 28天抗折强度6.5、抗压强度42.5);砂(宜使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3%)、石(应级配良好,质地坚固, 含泥量1%)应对其强度、级配、含泥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能在混凝土工程中使用。,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混凝土工程),1.5.1.2 混凝土中外掺剂应有完整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经试验后使用。混凝土结构中,应控制使用氯化物外加剂,避免对钢筋的腐蚀。 1.5.1.3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现浇楼板,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1.5.1.4 混凝土浇筑前,应检验埋在其内的管线、预埋件、预设孔洞位置和尺寸,钢筋工程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与检查:建筑结构工程 (混凝土工程),1.5.1.5 混凝土配合比应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