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复习课件 (一) (29)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76964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9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 (一) (29)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 (一) (29)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 (一) (29)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 (一) (29)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 (一) (29)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 (一) (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复习课件 (一) (29)(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点突破,热点聚焦,基础整合,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实践 1.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物质活动。 2.特点 、 和 。,客观世界,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辨别区分,实践的社会性强调横向上的合作,实践的历史性强调纵向上的变化。单个人的活动,最终也离不开社会关系,其劳动也是社会合作的结果。,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唯一,辨别区分,认识的来源认识的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来源是唯一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两条

2、,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就知识的整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实践。,三、真理 1.含义 是标志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 的 反映。 2.特点 客观性、条件性、 。 3.真理和谬误 (1)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2)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主观同客观,规律,正确,具体性,四、认识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再从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 是不断发展

3、的。 3.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 中 真理。,认识到实践,实践到认识,社会实践,检验和发展,网络构建,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实践,考点一,考点透析,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 (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全面理解实践的三个特点,易错辨析,1.(2014年江苏政治,27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辨析: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意识本身是主观因素,不能成为沟通主客观世界的

4、桥梁。 2.(2014年海南政治,22)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辨析:意识不能直接反作用于物质,要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认为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3.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辨析: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4.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 辨析:盲目的实践一般指的是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实践活动。没有正确意识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 实践及其特点,高考扫描: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0,选;20

5、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3,选;2014年四川,9,选。,典例导引 (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0,4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B. C. D.,解析:人们从美食中

6、体味文化意蕴,从哲学角度看,就是从物质到意识,从客观到主观,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条件就是实践。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美食并形成对美食的认识,可选。错误,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否定了物质与意识的区别,排除。答案为C。,技法指导 首先,主观性事物与客观性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其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主观性事物离不开客观性事物。再次,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最后,主观与客观统一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考点二,考点透析,命题探究,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

7、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所以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易错辨析,1.(2014年天津文综,6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辨析:认识的真理性需要实践的检验,指的是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一个认识是否正确。但即使不经过实践的检验,也不排除一个认识是真理性认识的可能性。 2.(2014年四

8、川文综,10)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辨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追求真理、形成正确认识,是认识的一项重要任务。,3.(2014年四川文综,10)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辨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心理源自实践。认为社会心理源自反思的观点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4.(2014年海南政治,17)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 辨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但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先于、有时落后于实践;将认识付诸实践,如果实践的结果与认识相符,这个认识就是正确的,所以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实践,侧重实践的结果而非实践的需要。,命题探究,命题

9、角度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高考扫描: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9(2),非选;2014年江苏,31,选;2014年安徽,39(2),非选;2014年海南,17,选;2014年浙江,30,选;2014年福建,34,选;2014年北京,39,非选。,典例导引 (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9(2),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

10、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应明确设问的知识限定是实践与

11、认识的关系,要注意问题的转换,实质要求回答实践的重要性。,答案: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考点三,真理,考点透析,1.全面理解真理的属性,2.真理和谬误 (1)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二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包含。 (2)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真理是绝

12、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特别提示,易错辨析,1.(2014年上海政治,23ABC)真理是人们对客观实际的反映、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辨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强调其客观性。 2.不同人对同一事物一定有不同的认识。 辨析:由于立场、观点等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有所差异,但未必就一定不同。 3.科学理论是真理,真理也是科学理论。 辨析:只有将真理系统化、理论化后,才形成科学理论。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辨析:真

13、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 观的。,命题探究,命题角度3 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高考扫描:2014年浙江,30,选;2014年重庆,9,选;2014年江苏,26,选;2014年安徽,9,选;2013年广东,34,选;2013年天津,8,选;2013年四川,7,选。,典例导引 (2013年广东文综,34,4分) 右边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过程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

14、是准确理解漫画寓意。漫画中对门槛的解释与人们通常对门槛的理解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认识主体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识,故应选;漫画对门槛的理解包含两种情况:过去便是门,过不去就成了槛,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门槛指的是后者,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应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故不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扬弃”,而不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故不选。答案为B。,考点三,认识过程,考点透析,1.认识的反复性 (1)含义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15、)原因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认识的无限性 (1)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 过程。 (2)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3.方法论要求 与时

16、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易错辨析,1.(2014年山东文综,35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辨析: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并非发现真理的错误。 2.(2014年北京文综,27)认识过程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辨析:认识在每个阶段特点都是不同的;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非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3.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辨析: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类的认识能力无限,一定时期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4.认识的反复性就是形成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经受挫折。 辨析:认识的反复性是人们对每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