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后随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768854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产儿出院后随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产儿出院后随访,泰州市中医院 杨静,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的活产新生儿 (这一概念还不包括体重因素),早产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而我国每年出生的早产儿占全球早产儿总数的1/10以上。 随着围生医学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出生率仍呈每年增加的趋势。,早产儿随访,早产儿在NICU及出院后均存在生长障碍的危险,他们的生长必须受到密切的监测与及时的干预,以便未来更好的成长。,早产儿随访的主要内容,住院时所患疾病的随访 营养与喂养 早产儿贫血 佝偻病,早产儿视网膜病 听力监测 早期康复指导 预防接种 成长中面对其他问题,早产儿随访主要内容,住院时所患疾病随访,

2、肝功能异常、贫血、吞咽吸允功能不协调等等 出院15天门诊随访 辅助检查:MRI、脑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胸部X线检查,营养与喂养,保持体位适宜 1、为防止早产儿不慎吸入呕吐物和唾液发生窒息,平时最好保持头偏向一侧体位。 2、俯卧姿势更容易使宝宝保持睡眠状态,但容易缺氧致窒息。家长如果发现宝宝呈俯卧状,应及时帮助宝宝调整睡眠姿势。,营养与喂养,早产儿早期良好的体质增长与改善神经发育预后密切相关 出院后至纠正月龄3个月期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机会窗”,利用好此关键期,能更好的实现追赶性增长。,营养与喂养,生长监测参数包括体重、身长、头围 早产儿出院后半年内一个月一次,半年后两个月监测一次,一

3、年后三个月一次。,营养与喂养,母乳加母乳强化剂 早产儿配方奶 母乳加早产奶 纯母乳喂养 足月儿配方奶,早产儿贫血,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纯母乳喂养、无铁剂补充等都是早产儿贫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报道早产儿随访中贫血发生率在40%左右。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早产儿出生后1个月内肠内补充铁元素1-2mg/(kg.d)。持续1年后早产儿贫血明显降低。 出院后2周和之后的1-2个月,需监测血常规,无症状性贫血应适当补充铁剂,尤其是母乳喂养儿,计量为每天2-6mg/kg元素铁。,佝偻病,早产儿由于胎龄小,低出生体重,及其他危险因素,导致早产儿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不足,户外活动少,膳食摄取不足等更容易加重维生

4、素D的缺乏。 我们认为早产儿至少提供维生素D400iu/d才能有效预防体内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2004年卫生部颁布早产儿用氧与视网膜防治指南 2013年4月9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其中之一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中ROP的防治是重要的内容。 筛查对象:主要为胎龄34周的早产儿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 筛查时间:初次筛查建议纠正胎龄32周或生后4-6周进行。 筛查方法:新生儿眼底成像系统 间接眼底镜,早产儿视力问题,无ROP的早产儿仍有视力丧失、屈光不正和斜视的风险 指导眼卫生好、眼保健。,听力筛查测试,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 NICU住院超过5天 出生体重低于1500g 新生儿窒息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3年内每年至少随访一次,早期康复干预,家庭教育和干预 定期行为测试、神经系统检查 运动能力康复指导 运动能力测试 早期不建议使用器械锻炼,成长中面临其他问题,社交困难 学习困难 心理、行为问题 父母的焦虑和担忧,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