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第九章_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5998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管理-第九章_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供应链管理-第九章_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供应链管理-第九章_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供应链管理-第九章_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供应链管理-第九章_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管理-第九章_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第九章_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供应链稳定的机制 供应链的结构存在相对稳定与绝对变化的运动状态,它的组织也有产生、成长、衰退与解体的生命周期 对供应链的管理也必须遵循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采取一定的决策方法与激励机制,2,供应链稳定的可能因素,3,供应链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的每个结点企业都应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维持整个供应链的高效率运作) 建立以核心企业为运作中心的管理组织(在发挥各个结点企业的资源能力、群体决策能力的同时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核心) 以降低供应链成本为共同目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4,供应链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供应链

2、是由众多企业共同组成,供应链的工作效率受各个结点企业工作绩效的影响,结点企业的工作效率、资源投入速度与规模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成本与效益。激励机制的过程是:各个结点企业在供应链的发展中寻求自我发展,也就是追求企业的经营目标。如果企业的经营目标需求达不到要求,则供应链的管理应该寻找相应的对策。,5,供应链的激励机制运行过程,6,供应链绩效评价,我们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要通过对该活动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度量和评价,来判断该项工作的绩效和存在的价值 在供应链管理中,为了能够使供应链健康发展,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供应链的运营绩效,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在供应链管理及其运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原则,建立

3、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所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相关的激励机制,7,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特点,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不仅要评价某个结点企业的运营绩效,而且还要考虑该结点企业的运营绩效对其上层结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的影响;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8,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特点,9,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原则,应突出重点,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应采用能反应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要能够反应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 应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在衡量供应链绩效时,要采用能够反应供应商、制造商及用户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10,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内容,为了达到供应链

4、绩效评价的基本目的,供应链绩效的评价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内部绩效评价(供应链上企业内部绩效评价,常用的指标有:成本、顾客满意、生产率、良好的管理、质量等) 外部绩效评价(主要对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运行状况评价,指标有:用户满意度、准时交付率、交付可靠性等) 综合供应链绩效(对供应链整体绩效进行评价,指标有:用户满意度、时间、成本、资产等),11,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特征,较之传统的绩效评价,供应链评价指标更为集成化; 供应链绩效注重组织的未来发展性,加强绩效管理的前馈性; 绩效评价在除去对企业内部运作的基本评价之外,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外部链的测控,以保证在绩效上内外达到一致; 并重非财务指标和财

5、务指标,关注供应链的长期发展和短期利润的结合; 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注重指标之间的平衡。,12,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侧重面(一),供应链组织的角度 柔性(系统对于外部和内部干扰导致的变化所能做出调整范围的能力) 集成度(集成度的高低关键在于信息集成和管理集成) 协调性(包括利益协调和管理协调) 简洁性(要求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价值增加环节) 稳定性,13,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侧重面(二),供应链采购供应角度 提前期的评价(有效考虑整个组织经营的全面指标) 柔性的评价(Slack定义了两种柔性:范围柔性(运营可以变动的范围程度)和响应柔性(运营可以变动的时间性)(集成度的高低关键在于信息集成和管理集成)

6、 鲁棒性的评价(稳健性) 成本的评价,14,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侧重面(三),供应链物流角度评价(通过DRP、MPS/MRP等,物流的改进对改进整个供应链的顾客服务水平、减少库存量、降低运输成本都有积极意义) 物流速度指标(数据传输、计划变动以及执行的速度) 物流的应变性(对客户需求的变动的柔性等) 物流的可视性(描述供应链中与合作伙伴共享信息的程度) 成本的评价,15,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目的,时间压缩(降低订货到发货的循环期) 提高柔性(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 减少浪费(降低功能重叠,协调运作系统以及提高质量来减少整个供应链浪费的途径) 利润,16,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有内部

7、的,也有外部的。供应链的运作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供应链内部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就是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对供应链管理的消极作用,提高整体适应能力,增强竞争力。,17,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18,供应链绩效评价平衡供应链记分卡,平衡记分卡: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系统工具,其概念反映在一系列指标间形成平衡即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型指标和领先型指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角度之间的平衡。其基本特征有: BSC-SC(balanced SCM scorecard)以单一的形式将组织竞争力各个角度的指标表现出来,防止次优行为的出现,提供了对公司绩效更为全面的理解。 BSC-SC假定是和企业未来信息系统

8、紧密联系的 不是简单地将指标列出来,而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提供了企业绩效的特定角度 绩效指标的选择必须是以公司战略的紧密联系为基础。,19,平衡供应链记分卡的四个方面,20,平衡供应链记分卡的四个评价角度,顾客方面:了解顾客的需求以及评价满足顾客需求程度的大小。客户所关心的是:时间、价格、性能与服务、成本。 供应链订单完成的总循环时间(订单的接单时间从投料到生产的时间 从生产到发运的时间 从发运到客户签单的时间 从客户签单到客户收到的时间) 客户保有率 客户对供应链柔性响应的认同 客户价值(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时为客户节约或增值方面做出的贡献,提高客户对供应链的依赖度) 客户销售增长以及

9、利润,21,平衡供应链记分卡的四个评价角度,供应链内部运作方面:客户绩效指标很主要,但必须将其目标转化为内部流程的指标后才能得以反映。优秀的客户绩效来自于组织的流程决策和运作。一般应把握两种全新的内部流程运作:一是理顺现有流程中各参与方的关系;二是预测并影响客户的需求。 产品改良、创新过程测评 经营过程测评(四个方向:缩短提前期、弹性响应、减少单位成本、敏捷结构,常用的指标:供应链有效提前期、供应链生产时间柔性。供应链目标成本达成率、供应链运作质量、完美的订单完成水平),22,平衡供应链记分卡的四个评价角度,财务价值方面:虽然供应链绩效的评价侧重于流程导向以及非财务指标,但BSC-SC依然将财

10、务目标作为所有目标的中心。 供应链资本收益率 现金周转率 供应链总库存成本 供应链的总库存天数,23,平衡供应链记分卡的四个评价角度,未来发展方面:供应链未来发展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的价值,供应链的改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持续改进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进行: 重新设计产品及其流程 通过企业集成在组织间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整合 持续改进供应链的信息流管理 每个供应链需要随时注意外部市场的潜在威胁和机遇,24,供应链绩效评价平衡记分法框架,25,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SCOR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 reference model),是供应链的设计和

11、诊断工具。 SCOR是由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开发支持,适合于不同工业领域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SCOR使企业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地评测其性能,确定性能改进的目标,并影响今后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开发。 SCOR主要有四个部分: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一般定义、对应于这些流程的性能指标基准、供应链最佳实施的描述、选择供应链软件产品的信息。,26,SCOR的基本层次,SCOR模型按照流程定义的详细层次可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层都可用于分析企业供应链的运作。 SCOR的第一层描述了五个基本流程:计划(plan)、采购(source)、生产(make)、发运(deliver)和退货(return),它定义了

12、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范围和内容,并规定了企业竞争性能目标的基础。 SCOR的第二层是配置层,由30种核心流程类型组成。企业可选用该层中定义的标准流程单元构建他们的供应链。 SCOR的第三层是具体的业务流程分解。,27,SCOR的基本层次,SCOR第一层次流程定义,28,SCOR的基本层次,SCOR第二层次流程定义,29,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一件复杂的任务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在满足顾客需求的情况下,追求从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制造、分销、到顾客手上的各个环节的总成本最小化。 这种整体成本优化既涉及各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也要求平衡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经营行为。 企业内部各部

13、门的利益和目标经常是相互冲突的,没有一个指标能够反应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效率 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利益和目标是相互冲突的,很少又跨企业的绩效指标能反应整个供应链的状况; 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系统,它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30,如何设计供应链的整体绩效的评价指标,基于SCOR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31,如何设计供应链的整体绩效的评价指标,32,如何评价供应链环节运作绩效,33,如何评价供应链环节运作绩效,34,如何评价供应链环节运作绩效,35,如何评价供应链环节运作绩效,36,如何建立和利用供应链运作标杆数据库,37,如何建立和利用供应链运作标杆数据库,38,集成化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集成化供应链是一

14、个大系统,该系统由供应商(包括 供应商的供应商)、核心企业和分销商(包括分销商的 分销商)等子系统组成.要评价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根 据投入-产出模型,可把它看作为一个黑箱,只要知道 该黑箱的两端(即投入和产出)以及财务成果即可.至 于内部运作状况如何,则可进一步考核各个子系统.严 格地说,上述的产出是一种供应链“内部产出”,外部产 出是顾客价值.大量研究文献证明,顾客满意是顾客,39,集成化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价值的集中体现因而可以采用顾客满意作为衡量顾客价值的一级指标,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下图所示的集成化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的体系框架。,40,集成化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41,供应链激励机制,供应链激励机制的意义 供应链激励机制过程 供应链激励机制的内容 激励主体与客体(激励者与被激励者,供应链环境下的激励主体与客体通常有:核心企业对成员企业的激励、制造商对供应商的激励、制造商对销售商的激励、供应链对成员企业的激励、成员企业对供应链的激励) 激励目标(通过激励手段,调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积极性,实现供应链企业共赢的目标) 激励手段(价格激励、订单激励、商誉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机制、新产品/新技术的共同开发、组织激励(减少供应商的数量)。,42,供应链的激励机制运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