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政策与程序(第1讲)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73058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形势政策与程序(第1讲)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就业形势政策与程序(第1讲)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就业形势政策与程序(第1讲)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就业形势政策与程序(第1讲)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就业形势政策与程序(第1讲)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就业形势政策与程序(第1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形势政策与程序(第1讲)(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专题 就业与创业指导概述,学工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2011.4,主 讲:颜 亮,同学们:,就业,你准备好了吗?,第一章 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择业观念,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节 医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三节 医学生的择业观念,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四、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发展趋势,认清形势 积极应对 知彼知己 准确定位 充分准备 把握机会 熟悉程序 用好政策,我们应该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去实践?,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一)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二)大

2、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步完善 (三)大学生就业走向“买方”市场 (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五)大学生毕业初期失业率上升,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就业压力也再逐年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115,145,212,280,338,413,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800万,495,07年,559,610,08年,09年,630,10年,我校毕业生情况,2011年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扩招后毕业的第八年: 我校 2005年毕业生1009人 2006年毕业生1168人 2007年毕业生1383

3、人 2008年毕业生1648人 2009年毕业生1855人 2010年毕业生2463人 2011年毕业生2672人 2012年毕业生3100人,我校从2005年到2012年,毕业生总数每年递增20%30%之间,各学科类学生就业率维持稳定的局面,在92%-96%之间。 这个就业率包括灵活就业率。,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我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我院2010届毕业生共有2463人,截止2010年12月31日,已就业人数2361人 ,就业率为95.86%。 硕士就业形势看好,麻醉学、护理学和医学影像学就业层次高,就业地区多在东部沿海城市和中心发达城市,但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及中心城市的饱和,一

4、部分学生将面临新的选择。,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党和政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保障 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以高校为主体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形成,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体制基础,多元化就业渠道,公务员 选调生 村官 住院医生培训 全科医生培训 部队(入伍、部队医院就业) 民营、企业医院 考研 出国 自主创业,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第三次就业高峰期的持续影响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变化错位 毕业生择业期望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 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四、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发展趋势,就业环境是指与大学生择业有关的政治、

5、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 就业环境对毕业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些是消极、负面的,有些是积极、正面的。,医疗卫生就业市场分析,根据就业指导中心对已经发布的江苏省内卫生系统招聘公告的就业岗位统计来看,大部分县市就业岗位基本上与去年持平,一部分市县卫生系统招聘岗位呈现萎缩。 具体分析我校就业市场具有以下趋势。,医疗卫生系统的就业市场趋于饱和,尤其是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医疗卫生系统的就业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准入基本要求为研究生。 临床专业的就业市场已经饱和,(比如徐州市卫生系统的招工考试),部队系统的医疗市场成为我校就业新的增长点。 企业性质的医疗市场成为我校就业新的增长点。(中石油管道医

6、院、洛阳202) 西部医疗市场成为我校就业新的增长点。 上海、苏南一级医疗市场成为我校就业新的增长点。,学生就业主体分析,就业能力急需提高,就业能力不是学习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认知、职业规划能力,是创新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就业观念急需改变,医疗卫生的主劳动力就业市场已经饱和,准入条件已经提高,不改变原有观点,肯定无法就业。 就业人群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四、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发展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我国就业领域的首部基本法 本法共九章六十九条,涵盖内容丰富: 一个方针、一面旗帜、六大责任、五项制度、十大政策,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

7、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包括就业政策咨询、职业需求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等。,第二节 医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挑战: (1)医学生专业性较强,创业较难; (2)医学生成熟期较长,成为专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3)周边医学院校较多,毕业生总量增加; (4)扩招带来的竞争压力; (5)孔雀东南飞,就业的战场相对集中; (6)中下级医院用人机制不健全; (7)事业单位性质的医疗卫生市场趋于饱和; (8)毕业生不愿去中西部地区发展;,第二节 医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机遇: (1)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医院规模扩大的需要; (2)文革前毕业生退休,岗位空缺,给大

8、学生提供了机会; (3)高考制度恢复后大学生走上领导岗位,只接受科班出身; (4)非医疗单位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旺盛; (5)部队开始面向大学生招聘文职人员; (6)民营医院大量兴起,不拘一格降人才; (7)城市区划调查,需要新建医院; (8)公务员、选调生、村官公开招聘为就业提供了机遇; (9) 研究生扩招; (10)医学生可在其他领域谋求发展;,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可一步到位,也可分两步走或着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然后才是发展问题,第三节 医学生的择业观,一、当前医学生择业观的主要特点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三、大学生的择业决策,一、当前医学生择业观的

9、主要特点,择业思想更加实际 动机突出自我发展 就业观念陈旧、择业目标期望值高 择业的多向性与不稳定性 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知 缺乏就业紧迫感 核心竞争力开发不够 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医学生就业必须处理好的关系,1、个人与社会 2、个人与家庭 3、理想与现实 4、主动与被动 5、竞争与风险 6、就业与再就业,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界的全方位的就业思想; 树立能上能下的就业思想;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流动就业的思想,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就业观; 树立到基层、到边远地区就业的观念; 树立创造性就业的思想;,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思想 积极地进行再就业;

10、正确对待待业的观念; 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必须要转变就业观念,三、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认清形势 搜集信息 明确政策 了解单位 注意反馈 正确估价 把握机遇 适时调整 选准目标 果断抉择,步骤,职业决策方法,1、PLACE方法: P职位;L地点;A晋升;C雇佣条件;E入门要求 2、平衡单方法:,适者生存,第二章 医学生的就业制度、政策和相关规定,第一节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变革,计划分配阶段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阶段 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的形成及特点 目前,国务院明确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的职责分工。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

11、服务工作,由教育部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毕业生就业政策由人力资源部牵头,会同教育部等部门拟定。,第一节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变革,几十年来,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以及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等几个发展阶段,已经突破了国家包就业的观念和体制,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第二节 医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政策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三支一扶”计划 大学生征兵入伍 选调生工作 全科医师培训 国家公务员考试 考研深造、出国留学,医学生就业

12、政策分析,1、地方卫生系统招工考试相关政策分析 以徐州市卫生局招工考试政策为例,2、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政策,2008年4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工作,计划从2008年开始,每年选聘2万名,连续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2、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政策,选聘对象及条件 选聘程序 大学生村官的职责 待遇及保障政策 2009年中组部等12部委就大学生“村官”政策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的通知(组通字200921 号),部分优惠政策

13、:,符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规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在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 在村任职2年后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享受放宽报名条件、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县乡机关公务员应重点从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 聘期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研究生享受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共同组织实施的。计划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

14、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志愿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西部就业,也可以自主择业或流动就业。,部分优惠政策:,服务期间中央财政给予必要的生活补贴。 完成服务期、考核合格的志愿者,符合报考条件,在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政策;在同等条件下招生单位优先录取。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适当加分,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具体规定由省级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机关在当年招考中予以明确。,4、“三支一扶”计划,“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

15、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该计划的政策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工作时间一般为2到3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5、大学生征兵入伍,1.补偿学费或代偿贷款:按照最高6000元/学年的标准获得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代偿。 2.使用、培养:在同等条件下,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 3.直接选拔为基层干部: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表现优秀、符合总政

16、治部有关规定的可以直接选拔为军队基层干部。 4.公检法机关定向招录优先: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公检法系统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优先录取。,5、大学生征兵入伍,5.免试或优惠升学:退役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可直接入读成人本科;参加普通本科考试,享受招生计划单列、考试成绩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等政策,按30%比例录取;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6.就业安置优惠:退役后在一年内择业可参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相关就业手续。,6、选调生工作,1980年以来,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以下简称选调生)到基层工作,重点培养。中共中央组织部2000年下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