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胚早期发生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7230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19.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胚早期发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人胚早期发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人胚早期发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人胚早期发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人胚早期发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胚早期发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胚早期发生(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uman embryololgy Early Development of Embryo Dept of Anatomy and Histology Peiling Cai 1. 什么是胚胎学 ? 研究: 正常发育 是研究个体发生和生长及其发育机理的科学 胚胎学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 孪生(双胞胎) 三胞胎 联体畸胎: 头胸联体畸胎 胸部联体畸胎 腹部联体畸胎 双头畸胎 不对称联体畸胎(寄生胎) 先天性畸形 1. 描述胚胎学:观察胚胎外形演变、器官和系统形成、细胞增殖分化 2. 比较胚胎学:比较不同种系

2、的胚胎发育,探讨生物进化的内在联系 3. 实验胚胎学:通过实验手段,研究胚胎发育的规律和机理 4. 化学胚胎学:从化学和生化角度研究胚胎发育的物质代谢变化 内容 意义 分期 分支 学科 5. 分子胚胎学: 以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调控机理 6. 畸形学:研究先天性畸形发生的原因、机理和预防措施 7. 生殖工程学:人工介入早期生殖过程,以获得期望的新生个体试管婴儿、克隆动物 内容 意义 分期 分支 学科 2. 胎期:第 9 周出生 , 胎儿生长,各系统继续发育并出现功能活动 内容 意义 分期 分支 学科 2. 正常发育 38 周 ( 从受精到分娩 )

3、 1) 胚前期 : 前 2周 ; 受精到二胚层胚盘形成 。 2) 胚期 : 第 38周; 由 3个胚层形成各个重要器官的原基 。 3) 胎期 : 第 9周 -出生 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 人胚早期发育 1.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 1.1 精子发生与卵子发生的比较 指从受精至第八周末的发育时期,即胚前期和胚期。 减数分裂与配子发生过程 卵原细胞 46, XX 极体 23, X 第一次减数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46, XY 初级卵母细胞 46, XX 精原细胞 46, XY 次级精母细胞 23, X 精子细胞 精子 23, X 23, X 23, Y 23, Y 次 级卵母细胞 23, X 卵子 23,

4、X 第二次减数分裂 23, Y 极体 23, X 排卵 成熟卵泡破裂, 次级卵母 C+放射冠+透明带 +卵泡液 ,一起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 。 发生时间 功能层 : 表层 , 周期性剥落出血 . 基底层 : 深层 , 增生修复功能层 . 上皮 =分泌 C+纤毛 C. 固有层 =CT+基质 C+子宫腺 . 子宫腺 : 由上皮下陷而成 . 螺旋动脉 : 子宫动脉的分支 . 子宫内膜 月经周期 子宫 内膜功能层 发生周期性变化 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 每 28天左右发生一次 , 称 。 月经期 : 第 1 4天 增生期 : 第 5 14天 分泌期 : 第 15 28天 精子 头部: 细胞核 (DNA)

5、; 顶体 (acrosome): 覆盖核前 2/3, 含顶体酶 受精 ; 功能成熟: 在 附睾 获得 运动 能力 ,使卵子具 受精 的 潜力 ,但无释放顶体酶 ,穿过卵子周围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能力 . 获能: 精子通过子宫和输卵管时 , 覆盖在其表面的 精浆蛋白 被去除 , 从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 称为获能 。 ( 淀粉酶分解去除精子头外的糖蛋白 ) 1.2 精子的功能成熟与获能 2. 受精 精子 + 卵子 = 受精卵 2.1 时间: 排卵后 12 - 24 小时 2.2 地点: 输卵管 壶腹 2.3 过程 1 精、卵相遇; 2 精子穿过放射冠和透明带 ; 3 精、卵质膜融合,细胞核融合。

6、 受精过程三步曲: 顶体反应 :精子释放顶体酶熔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 透明带反应 :精、卵结合后,透明带的结构发生变化,阻止了其它精子穿越透明带 , 保证了正常的 单精受精 。 fertilization 图 2 人受精卵相差显微镜图 (示雄、雌原核 ) 2.4 条件 1) 精子和卵子的正常发育和运输: 2) 两性配子的及时相遇 。 精子计数 500万 /ml; 畸形精子 70%; 2.5 意义 1) 恢复染色体数目(二倍体); 2) 决定遗传性别 : Y+X X+X 3) 激活卵细胞,启动卵裂。 3. 卵裂 、 胚泡形成 、 植入 3.1 卵裂 受精卵 有丝分裂 卵裂球 桑葚胚 卵裂 :

7、 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称卵裂 cleavage。 排卵、早期胚发生及其与女性生殖道关系模式图 子宫 内膜 子宫肌层 子宫外膜 卵巢 发育中的卵泡 阔韧带 受精 受精卵进行卵裂并逐渐向子宫运行 胚泡开始脱离透明带 胚泡与子宫内膜接触准备植入 桑椹胚进入子宫 输卵管壶腹部 卵泡破裂排卵 输卵管 子宫 卵裂与胚泡形成(第 1周) 内细胞群 2. 雌原核与雄原核融合 3. 卵裂开始 4. 2细胞期 极体 透明带 极体 卵裂球 受精卵 原核 卵周腔 5. 4细胞期 6. 8细胞期 滋养层 7. 桑椹胚 胚泡腔 8. 胚泡 1. 雌原核与雄原核形成 3.2 胚泡形成 3.2.1 形成: 桑葚胚 细胞数目

8、 腔出现胚泡 3.2.2 结构 1) 内细胞群 : 形成胚胎本身 2) 滋养层: 吸收营养 3) 胚泡腔: 含胚泡液 3.3 植入 - 胚泡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3.3.3 过程: 3.3.1 时间: 受精后 5、 6天 -11、 12天 3.3.2 地点: 子宫体 、 底 , 多见于后壁 排卵、早期胚发生及其与女性生殖道关系模式图 子宫 内膜 子宫肌层 子宫外膜 卵巢 发育中的卵泡 阔韧带 受精 受精卵进行卵裂并逐渐向子宫运行 胚泡开始脱离透明带 胚泡与子宫内膜接触准备植入 桑椹胚进入子宫 输卵管壶腹部 卵泡破裂排卵 输卵管 子宫 人胚植入过程 子宫腺 子宫蜕膜 毛细血管 合体滋养层 内细胞群

9、 细胞滋养层 胚泡腔 上胚层 羊膜腔 下胚层 内膜上皮 羊膜囊 卵黄囊 A C B 胚外中胚层 胚外体腔 初级绒毛干 二 胚层胚盘 D 过程 胚端滋养层 分泌蛋白水解酶 细胞滋养层 ( 内层 ) 滋养层分化 合体滋养层 ( 外层 ) 子宫内膜 滋养层细胞形成突起 上皮修复 ( 绒毛 ) 滋养层 绒毛膜 3.3.4 条件 1) 透明带 准时消失; 2) 幼胚 正常发育和运输; 3) 子宫内膜 在分泌期; 4) 内分泌 调节正常 。 3.3.5 异常植入 前置胎盘 植入部位近子宫颈管内口; 胎盘可阻挡胎儿娩出 , 妊娠晚期及产时大出血 。 2) 宫外孕 植入在子宫之外 , 多位于输卵管; 胚胎早期

10、死亡 , 妊娠 2月期间输卵管破裂出血 。 3.3.6 蜕膜反应:子宫内膜 蜕膜 1) 基蜕膜: 位于胚的深面 , 形成胎盘的母体部; 2) 包蜕膜: 胚的宫腔侧; 3) 壁蜕膜: 其余子宫内膜 。 4. 二胚层胚盘形成 ( 第二周 ) 1) 上胚层 靠近极端滋养层的一层柱状细胞 2) 下胚层 面临胚泡腔的一层立方细胞 4.1 内细胞群 二胚层胚盘 二胚层 卵黄囊 羊膜腔 上胚层 下胚层 胚盘 胚外中胚层(脏层、壁层) 胚外体腔 体蒂 第 7天时植入 滋养层 内细胞群 极端滋养层 子宫内膜 第八天两胚层分化 下胚层 上胚层 羊膜腔 合体滋养层 初级卵黄囊 胚外中胚层 胚盘 羊膜囊 第 10天人

11、胚 胚外体腔 初级卵黄囊次级卵黄囊 体蒂 第 13天人胚发育 第十四天人胚发育 外体腔泡 人胚植入过程 子宫腺 子宫蜕膜 毛细血管 合体滋养层 内细胞群 细胞滋养层 胚泡腔 上胚层 羊膜腔 下胚层 内膜上皮 羊膜囊 卵黄囊 A C B 胚外中胚层 胚外体腔 初级绒毛干 二 胚层胚盘 D 小结:第 2周 - 2 个胚层 2 滋养层 2 个囊腔 5. 三胚层胚盘 ( 第 3周 ) 5.1 原条形成 上胚层细胞 原条 (原沟 ) 决定胚体尾端 、 原结 (原凹 ) 中轴 、 左右 三胚层发生模式图 下胚层 上胚层 原沟 原凹 原条 原结 胚盘背侧面观 上胚层 原条 (内卷中的上胚层 ) 原沟 原结

12、下胚层 形成中的内胚层 形成中的中胚层 Primitive streak: the migration of mesenchymal cells 口咽膜 泄殖腔膜 无中胚层 5.3 三胚层胚盘形成 外胚层 上胚层细胞 中胚层 三胚层胚盘 内胚层 5.4 脊索的形成 髓核 上胚层细胞 脊索 退化 诱导神经管发生 经原凹 6. 胚层分化和胚体形成 (第 4 8周 ) 第四到八周,三个胚层逐渐分化为各种器官的原基。 1.外胚层分化 :神经板 (18 19 天 ) 神经沟 神经褶 神经管( 22天左右开始闭合),前、后神经孔,分别于第 25和第 27天闭合。 外胚层 神经板 神经沟 脑 、 脊髓 神经管 神经褶 视网膜 、 视神经 、 神经垂体 脊索诱导 背中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