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文】《蜀相》优秀教学课件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7062974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文】《蜀相》优秀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8A文】《蜀相》优秀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8A文】《蜀相》优秀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8A文】《蜀相》优秀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8A文】《蜀相》优秀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文】《蜀相》优秀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文】《蜀相》优秀教学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他是谁?,1,诸葛亮,蜀相,2,蜀相,杜甫,3,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他身处安史之乱期间,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他有“诗圣”之称。 著有杜工部集。,4,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写作背景,5,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

2、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写作背景,6,蜀 相 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读一读,7,丞相祠堂何处 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品一品,8,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

3、黄鹂空好音,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 部到内部, 内景,10,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析一析,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12,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 欣喜愉悦的情感,比较理解:,13,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1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

4、音,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 杜诗解,15,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 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 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 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16,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宋 范晞文对床夜语 情景名为二,而实 不可分。神于诗者,妙 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 景,景中情。 清 王夫之 姜斋诗话,景语含情,情景交融,1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频烦多次。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1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蜀先主刘备

5、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1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用这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准确,20,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

6、事业未竟的痛惜。,22,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 泪满澿,23,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24,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

7、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主旨,25,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思考:将蜀相与本诗相比较,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拓展延伸,26,将蜀相与本诗相比较,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蜀相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既是对诸葛亮未竟事业的叹惋,也是对诗人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触。 咏怀古迹(其五)侧重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27,谢谢大家!,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