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63004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第卷(客观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 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 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D. 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与孔子思想无法被各国所接受无关,故A项排除;“无暇接待孔子

2、”与题意无必然的逻辑关系,故B项排除;题干中出现的现象需要从孔子的思想出发理解,因为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而孔子所提倡的思想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不和,故C符项正确;“没有实权”并不是其思想不被接受的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孔子的教育思想2.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A. 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 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 肯定了私学的合法性D. 增加了学生成才的可能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故

3、A项正确;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方面,而孔子是百家争鸣局面时期的思想家,故B项排除;孔子的教育思想并不是说肯定了私学的合法性,故C项排除;“增加了学生成才的可能性”有很多方面,而“有教无类”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在于打破了对贵族教育的垄断,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孔子的教育思想【名师点晴】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

4、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3. 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框架B. 老子的“道”的观点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C.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

5、同的科学价值D. 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老子主张世界源于“道”,是客观存在的,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这与现代物理学“场”的概念近似,故B项正确;题干中通过比较认为两者“道”和“气”与“场”的概念类似,没有说老子思想对现代物理学影响,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阐释老子的科学价值,故C项排除;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源泉的表述不合史实,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老子的思想【名师点晴】老子介绍: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县,一说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

6、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4.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手工业者A. 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B. 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 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 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体现了作者“尚贤”的思想,主张任

7、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墨子是小生产者,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希望提高自身政治地位,故B项正确;A项是道家思想;CD项是法家思想。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思想【名师点睛】“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2、流派和主要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3、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

8、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4、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5.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苛政猛于虎”【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苛政猛于虎”都是孔子的主张,故AD错误;.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主张,故B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6.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9、。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 重农抑商B. 强调制度与秩序C. 厚古薄今D. 重视道德与人伦【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法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儒家重视礼乐制度,讲究身份等级,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所以符合二者共同的是强调制度与秩序,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只是法家思想,CD项是儒家思想。7.“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A. 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B. 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C. 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D. 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答案】

1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创立新的儒学体系。他主张“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这种思想有利于神化君权,加强中央集权。故应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力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8.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A. 天行有常B. 天人感应C. 君权神授D. 格物致知【答案】B【解析】:“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万物的

11、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据此可以看“天人感应”有“限君”的意图,此题选B。9.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A. 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 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C. 消灭异端学说D. 繁荣学术文化【答案】A【解析】“焚书、尊儒”均是在进行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统一思想而非树立皇帝的权威,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消灭其他学说而非消灭异端学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思想要统一而非繁荣学术文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

12、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统治者的动机要从维护统治、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角度去分析。10.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目中“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可知李贽借由肯定私心来宣扬个人自由,并非为权,故B项正确,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

13、到私欲膨胀,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公心”或者并未指出天理即是“公心”,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11.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下面不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A. 格物致知客观上有利于求科学之真B. 重义轻利阻碍商品经济的转型发展C. 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D. 官方哲学左右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否定项,材料提到,任何一种哲学

14、思想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错误,理学是儒学在宋代的发展,并未取代儒学。因此选C。ABD都符合知识,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评价12.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可以推断A. 追求神仙成为士人普遍风气B. 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C. 尼姑社会

15、地位已经高于道士D. 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点。材料中“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体现出传统儒家思想和佛道思想的融合,B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中“普遍”的说法绝对,排除;材料中体现不出尼姑地位提高,C项错误;儒家思想一致占据社会主导,D项错误。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流13.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这表明顾炎武A. 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B. 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C. 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D. 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心学不务实,已经背离了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肯定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是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