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文】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7062067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文】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8A文】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8A文】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8A文】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8A文】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文】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文】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考向概览,聚焦“十九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考点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

2、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生产要素,不等于说经济全球化已经实现,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考点一、经济全球化,侧重点法区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跨国公司的含义: 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跨国公司的目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3)跨国公司的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实现方式)跨国公司,考点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

3、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积极影响,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导致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影响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秧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消极影响,5、发展中国家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

4、新挑战。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高考警示钟】高考中对经济全球化的考查往往会结合与我国相关的国家或国际组织考查: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如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等。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世界的影响等。,6、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坚持对外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利用好

5、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 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防范风险)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防范能力),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关键。(趋利避害),1.世界贸易组织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有“经济联合国”之称。,3.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考点二、世界贸易组织,(1)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2)为国

6、际贸易制定基本原则和协定, (3)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成立于1995年1月1日,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4、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最重要原则,考点二、世界贸易组织,最惠国待遇: (见者有份对外一视同仁) 指一个缔约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个缔约方的优惠、特权,应当无条件地给予所有的缔约方。,国民待遇原则: (不排外内外一视同仁) 指在民事权利方面,缔约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同等的待遇。,【特别提示】非歧视原则,1(2016上海卷15)根据WTO的最惠国待

7、遇原则,各成员国(地区)应该 A.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出口产品 B.通过关税削减全面放开国内市场 C.对所有成员国(地区)实行无差别贸易待遇 D.对境内的外国国民实行与本国国民相同待遇,【试题解析】最惠国待遇是原则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它是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故C符合题意;最惠国待遇不是指低于某些产品价格,也不是全面开放国内市场,AB是对最惠国待遇的片面理解;D是国民待遇的内容,不是最惠国待遇的体现,故D和题意不符。故选C.,C,5、加入世界贸易组

8、织对我国的影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1)机遇(利),(2)挑战(弊),考点二、世界贸易组织,考点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原因,(4)有利于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

9、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我国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我国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2)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3)是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考点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措施,(1)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

10、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3)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力; (4)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5)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6) 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7)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8)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挑战,反对国

11、际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引进来”与“走出去”,1如何区分“引进来”和“走出去”、对外贸易,(3)对外贸易主要是商品的进出口。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不能把普通商品的出口看作是“走出去”。也不能把一般商品的进口看作是“引进来”。,误区警示,(1)“引进来”是指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和改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资金不足、技术和管理落后的状况。其基本要求是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2、。命题考查“引进来”常用的标志词有:吸引外资(引进外资、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进口设备。,(2)“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其基本要求是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命题考查“走出去”常用的标志词有:对外投资、海外并购、承揽海外工程等。,2.海外并购可以有效规避国际经济风险吗?,不仅不会有效规避,反而会增加国际经济风险。,3.为了缓解贸易摩擦,我国可以对外国相关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吗?,不可以。该做法不符合世贸组织的相关原则,不利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4.我们必

13、须把“引进来”和“走出去”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吗?,不是。我们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2015安徽卷,2)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 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 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这表明我国( ) 保持了进出口贸易平衡,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好利用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A B C D,解析 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不同于进出口贸易,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因此不符合题意,舍去;说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是错误的,也应舍去;

14、符合材料的本意,应选。,D,例2(2017新课标2)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7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

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14分) 作用: 有利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3分)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2分) 打造“中国品牌”,提

16、高国际影响力。(2分) 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分)建议: 完善对外经贸政策环境。(2分) 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力度。(2分),2(2017天津卷,6)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这表明“一带一路”建设( ) 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提高了利用外资的总体效益 拓宽了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空间 推动了跨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 B C D,解析 从题干中的关键词“贸易总额”“投资”“税收”“就业岗位”等,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拓宽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空间,是正确的,故答案选B;题意反映“走出去”而“利用外资”反映的是“引进来”,故排除;在题意中不能体现出来,排除。,B,3(2016江苏卷,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