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望诊(图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061594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73 大小:1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法——望诊(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3页
中医诊法——望诊(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3页
中医诊法——望诊(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3页
中医诊法——望诊(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73页
中医诊法——望诊(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法——望诊(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法——望诊(图文)(2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诊 法,四诊,望 闻 问 切,第一节 望诊,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的情况,称为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原理?,依照顺序,自然的观察,详略恰当。 注意光线 注意受检部位充分暴露,排除假象 安神定志,敏捷准确,积累经验 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望诊注意:,望诊的内容包括: 望全身: 神、色、形、态 望局部:头面、颈项、五官、皮肤、二阴 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 望舌:舌质、舌苔 望小儿指纹,望诊步骤: 一般先诊视全身(神色形态),后望某些局部和舌象; 首望重点病位,后观察整体。(远近距离),可灵活进行,不必呆板教条。,

2、全身望诊,概念:全身望诊是医生在诊察病人时,首先对病人的神色形态等整体表现进行扼要观察,以了解整体情况的诊病方法。 意义:可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性的寒热虚实,获得一个总体的印象,为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诊察病情打下基础。,一会即觉,一、 望 神,要点: 得神、失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1、神的概念 2、神的产生及与形体的关系:“两精相搏谓之神” 先天(化生) 精气 充养形体 神 后天(滋养),表现于外,3 、 望神的意义,(1)神的盛衰是形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精充气足神旺健康、体健 精亏气虚神耗衰老、有病 (2)望神可以了解精气的盛衰、 病情的轻重、 疾病的预后。 失治、误治 有神 (精足病

3、轻) 无神(精亏病重) 治疗养护得当,两 目,神 情,气 色,体 态,4、主要内容 两目 神情 气色 体态,“神藏于心,外候在目” 有神:目光充沛,精彩内含, 运动灵活,视物清晰 无神:目光浮露,眼神呆滞,4、主要内容 两目 神情 气色 体态,精神意志、面部表情 有神:神志清楚,思维有序, 表情自然,反应灵敏。 无神:神志不清,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4、主要内容 两目 神情 气色 体态,皮肤的色泽旗帜 有神:荣润 无神:枯槁,4、主要内容 两目 神情 气色 体态,形体动态功能的强弱 有神:胖瘦适中,动作自如 无神:浮肿或瘦削,动作艰难,5.望神的分类:(好,不很好,很不好),失 神,少 神,

4、得 神,假 神,神 乱,【临床表现】 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心的精气充足); 两目精彩,反应灵敏,动作自如(肝肾精气充足); 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脾肺的精气充足);,望神得神,望神得神,【临床意义】 正气充足,精气充盛(健康); 正气未伤,精气未衰(病轻);,(1)精亏神衰而失神: 【临床表现】 精神萎靡,甚或神识不清,面色无华,语言错乱 (心之精气亏虚); 两目晦暗,反应迟钝,动作艰难 (肝肾之精气亏虚); 呼吸气微或喘,(肌)形体羸瘦 (脾肺之精气亏虚); 五竭:口张、目合、手撒、遗尿、神昏,望神失神,【临床意义】: 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能严重衰减,常见于久病、重病。,(2)

5、邪盛神乱而失神: 【临床表现】: 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卒然昏倒,两手握 固,牙关紧急; 【临床意义】: 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肝风挟痰蒙蔽清 窍,闭阻经络;多见于急重病人。,望神失神,【临床表现】 精神不振,面色少华(心之精气不足); 两目乏神,动作迟缓(肝肾精气不足); 少气懒言,肌肉松弛,倦怠乏力(肺脾精气不足);,望神少神,【临床意义】 正气不足或精气轻度损伤。 见于轻病或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者。,望神少神,望神假神,【临床表现】 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精神萎靡, 两目晦暗 神昏不语 毫无食欲 面色晦暗无华,精神转佳, 目光转亮, 言语不休,想见亲人 欲进饮食

6、, 两颧泛红如妆,突然,【临床意义】 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离绝之候)。见于久病、重病原本失神的病人,突然病情好转。,残灯复明 回光反照,望神假神,望神 神乱,对比总结表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鉴别表,神志变化的一般顺序,得神,(有神),(神气不足),少神,失神,假神,死亡,(无神),神乱,临床意义 健康 得神 正气充盛 轻候 少神 正气虚弱 慢性病 邪气盛 失神 正气衰败 重危证 精气夺 假神 正气将绝 死亡征兆 辨别正气盛衰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推断疾病预后,望神的注意事项,做到一会即觉 务必神形合参 抓住主要症状 注意识别真假,复习题,什么是望诊?为什么望 诊能够诊断内脏

7、疾病? 望神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精亏神衰与邪盛神乱都能导致失神,表现什么不一样? 神乱与失神的异同? 什么是假神?怎么鉴别假神和病情的好转?,二、 望 色,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区别 2.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望 色,观察病人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光泽。,色,泽,皮肤颜色:面部颜色属血、属阴,反映了血液盛衰和运行的情况。在病理状态下,则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疾病。,皮肤光泽:面部光泽属气、属阳,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重点望面色,面部经脉比较多,三阴三阳都上到头面部 暴露、位置高、容易观察,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一)

8、常 色 定义: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面部色泽 明润含蓄,主 色,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面色 由于民族、禀赋、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肤色不完全一致 我国人的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客 色,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叫做客色,四时、昼夜、 日晒、年龄、 饮食、起居、 寒暖、情绪,(二)病 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颜色与光泽 五色善恶: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气至) 属轻病、新病、阳证 恶色五色晦暗枯槁(气不至) 属重病、久病、阴证,晦 暗 暴 露,内经对五色善恶的论述: 善色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 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恶色青如草兹、赤如衃血、黄如 枳

9、实、白如枯骨、黑如炱,五色主病,黑,白,黄,赤,青,五 色,脏腑,病性,【临床意义】,灵枢五色,肺,肾,肝,脾,心,“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赤色-气血充盈脉络,全身望诊,热 虚阳浮越,白色-气血不荣,全身望诊,黄色-脾虚湿蕴,全身望诊,青色-气血壅滞经脉,全身望诊,寒凝血瘀 筋脉拘急,黑色,全身望诊,望色的注意事项,知常达变,综合判断。 整体为主,荣枯为要 排除干扰,复习题,何为常色、病色?常色分几种?病色分几种? 常色的特点? 五色各主什么病?,1、下述哪项不属于四诊的内容:( ) A望色 B诊舌 C切脉 D诊病 E嗅气味 2、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是:( ) A整体审察 四诊合参 病

10、证结合 B舍症从脉 舍脉从症 脉症合参 C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 依法处方 D证候真假 证候错杂 四诊合参 E表里出入 寒热转化 虚实转化 3、察神,突出地表现于( )。 A面色 B目光 C言语 D表情 E脉象 4. 患者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属于 A得神 B失神 C少神 D假神 E神乱 5. 阳热亢盛的患者,其面色常见( )。 A红黄隐隐 B两颧潮红 C泛红如妆 D满面通红 E白里透红,6. 颜面白光 白虚浮,其病因多属( )。 A.血虚 B寒凝 C气虚 C.阳虚 气滞 7. 五色分属五脏,则赤色属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8. 以下哪一项证侯不是“青

11、色”的主证 A.瘀血证 B.痛证 C.寒证 D.惊风证 E.脾虚证 9. 下列哪项非邪盛神乱的失神表现:( ) A壮热烦躁 B神昏谵语 C呼吸气微 D两手握固 E牙关紧闭 10. 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 ) A气血不足,精津亏损 B机体阴阳失调 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 D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E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11. 两手撮空理线是:( ) A中风先兆 B关节疼痛 C病危失神 D烦燥不安 E狂病,12. 阳黄的病机为:( ) A寒湿郁阻 B湿热熏蒸 C脏腑实热 D阴虚火旺 E以上都不是 13、患者久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属于() A心火上炎 B阳明经热 C阴虚火旺 D虚阳浮

12、越 E肝阳上亢,A面色荣润,目光精彩内含 B重危病人,精神突然好转,两目明亮 C精神萎靡,目暗睛迷 D精神不振,健忘嗜睡 E默默不语,神情发呆 1失神的表现是( ) 2假神的表现是( ) A面黄淡黄而晦暗无泽 B面黄而虚浮 C面色白而无华略黄 D面目肌肤黄色鲜明 E面目肌肤黄色晦暗 3黄胖可见( ) 4萎黄可见( ),三、望形态 形-形体; 态-姿态,【要点】 1.望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 2.望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意义,(一)望形体 【概念】通过观察病人躯体轮廓的定形特征来诊 察病情的方法。 【内容】,望形体,形 体 强 弱,形 体 胖 瘦,形 体 外 状,望形体可以测知内脏

13、精气的盛衰:,内盛则外强 内衰则外弱,【原理】:内脏精气之衰盛可外显于形体。,内容举例,1、强弱 体质强壮五体皆充者。 表现:骨骼粗大,筋脉柔韧,肌肉充实,皮肤致密,躯廓宽厚。 临床意义:五脏坚实,气血丰厚,有病易愈,预后较好,体质薄弱五体皆薄者。 表现:骨骼细小,筋脉松驰,肌肉瘦削,皮肤脆薄,躯廓狭窄。 临床意义:五脏脆弱,气血不充,易病难愈,预后较差,2、胖瘦,2、胖瘦 形体肥胖肌肤盛于筋骨者,为痰湿内盛之体 肥而能食者邪实生痰:必兼肌肤坚实形气有余 胖而少食者本虚生痰:必兼肌肤松浮形盛气虚,形体削瘦肌肤不能裹骨者,为阴血不足之体 瘦而少食纯属正虚,多兼肌肤疏松 瘦而能食必夹火实,多兼肌肤

14、结实 形瘦而精神、精充神旺、有力 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脏腑精气衰竭,气液干枯,3、形体外状 形体外在的某些异状也有诊断参考价值,4、体质分类 阴脏人 阳脏人 平脏人,A,B,C,D,E,F,G,H,I,血虚型,色淡,包括面色、唇色、爪甲、经色等,缺乏血色; 无力,不耐体力与脑力劳动,乏力,脉象细软无力,缺乏精气神儿; 易患精神情绪性疾患,如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二)望姿态,1、概念:通过观察病人动静姿态、体位变化和异常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原理:躯体运动为五脏神气之所使 3、方法: 动静姿态 病患体位 异常动作,4.内容举例,(1)动静姿态 凡动者、强者、仰者、伸者 -多属

15、阳证、热证、实证 凡静者、弱者、俯者、屈者 -多属阴证、寒证、虚证,坐形: 坐而喜仰,喘促痰多肺实证(痰饮停肺、哮证、气胸等) 坐而喜俯,少气懒言体弱气虚;,卧式: 卧而躁动不安,身轻能自转侧,喜向外,仰面舒足阳证、热证、实证;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多实热证。 卧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喜向里,倦卧成团阴证、寒证、虚证; 蜷卧缩足,喜加衣被,多虚寒证。,立姿: 站立不稳,其态似醉见于眩晕(肝风内动或脑有病变); 不耐久站气血虚衰;,(2)病患体位 强迫式: 但坐不能卧(卧则喘咳短气) 胸、腹水饮(肺胀喘哮) 但卧不能坐(坐则头目眩晕) 气、血大虚(脱血夺气),暴喘不能卧,保护式:“护处必痛”: 护头(蹙眉捧头,俯不欲仰) 护心(叉手扪心,不敢行动) 护腹(合手捂肚,曲身前倾) 护腰(以手撑胯,弯腰侧背)等,( 3 )异常动作 发痉 (抽搐)肝风内动 实风(阳热化风)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