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61503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的过程与下列哪组曲线关系相符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增加吸收速率增加。【详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氨基酸浓度的增加,吸收速率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后,由于受细胞膜上载体数量或能量的限制,氨基酸浓度增加,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图示符合;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需要的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增加,产生的能量多,吸收速率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后,由于受细

2、胞膜上载体数量或氨基酸浓度的限制,氧气浓度增加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图示符合故选C。【点睛】关键: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内是主动运输,与其细胞膜上的载体和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均有关。2.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 蓝藻虽没有叶绿体,但其可进行光合作用C. 细菌也有细胞壁,但其化学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D. 原核生物有些是以DNA为遗传物质,有些是以RNA为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细胞中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化学成

3、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为肽聚糖,C正确;原核生物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其中DN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D错误。3.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 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 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需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 是中心体,与水绵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为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有关以及脂质的合成有关。【详解】是

4、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是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是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是线粒体,是双层膜细胞器,只限于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需氧的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不在线粒体上,C错误;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中所含中心体与其有丝分裂有关,D正确。【点睛】易错选项C,容易忽视原核细胞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场所不在线粒体。4.在使用下列相关染色剂的实验中,细胞可以持续保持一段时间生物活性的是A. 醋酸洋红染液 B. 健那绿染液C. 苏丹染液 D.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答案】B【解析】【分析】醋酸洋红染液是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对染色质(体)染色的

5、染液;健那绿染液是对活细胞内线粒体染色的染液;苏丹染液对细胞内脂肪颗粒染色的染液;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是对细胞内DNA 和RNA进行染色的染液。【详解】使用醋酸洋红染液是对细胞内染色质(体)染色,需要用盐酸和酒精进行解离处理,细胞已经失去活性,A错误;健那绿是一种活性染料剂,在细胞生活状态下可进入细胞内对其线粒体进行染色,B正确;苏丹染液也只有在细胞活性丧失后更容易进入细胞且染色后要用酒精城西区浮色,也会将细胞杀死,C错误;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对细胞内DNA和RNA进行染色,需要用盐酸水解细胞,细胞会失去活性,D错误。【点睛】注意:健那绿是高中生物课本涉及的实验中使用的唯一活性染料。5.下列有关细胞学

6、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B. 细胞学说揭示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之间具有亲缘关系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D.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答案】B【解析】【分析】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是: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其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详解】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从进化上说,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具

7、有一定的亲缘关系,B正确;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细胞学说指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并不包括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如病毒,D错误。【点睛】熟悉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紫色洋葱鱗片叶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不断变浅B.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滴加CuSO4溶液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D. 调查酵母种群数量变化时,取样时需从培养液的中部取,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答案】B【解析】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不

8、断加深,A错误;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滴加CuS04溶液,B正确;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相同温度下保温后再混合,C错误;调查酵母种群数量变化时,取样时需将试管轻轻震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在从培养液的上部取,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D错误。7.下列关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和醋酸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遗传物质都是DNA,但主要载体不同B. 都可以合成蛋白质,但翻译场所相同C. 都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但分裂方式不同D. 都具有相同的边界,但生物膜系统组成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

9、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生物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动物、植物和真菌等共性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详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分生区细胞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而醋酸杆菌没有染色体,A正确;两种

10、细胞都可以合成蛋白质,并且翻译场所都是核糖体,B正确;两种细胞都可以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而醋酸杆菌进行二分裂,C正确;两种细胞都有细胞膜为边界,但根尖分生区细胞为真核细胞,细胞内有生物膜系统,而醋酸杆菌是原核细胞,细胞内没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点睛】注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针对真核细胞而言,因为只有真核细胞内才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它们共同与细胞膜组成生物膜系统。8.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赤道板先于细胞板形成 B. 染色体数先于DNA分子数加倍C. 细胞核先于细胞质分裂 D. 纺锤体先于染色体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11、: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此时期内应DNA复制使细胞内DNA数量加倍;前期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解体消失;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分开,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细胞板出现扩展形成细胞板,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构建形成。【详解】根据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特点,细胞的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一直存在,不能说赤道板具体在那个时期出现,A错误;由于DNA复制在先,着丝点分裂在后,所以DNA分子数先于染色体数加倍,B错误;整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在前期解体,后期随姐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裂,细胞质是末期开始分裂,

12、C正确;纺锤体和染色体都是在前期形成,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的结构变化要熟悉。9. 2009年10月7日,美国、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B. 核糖体是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合成场所C. 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D.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RNA中含有核糖,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而不是RNA,B错误;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有

13、细胞器,C错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仁,D错误。考点: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0.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A. 应选用35S、32P分别标记该病毒如蛋白质和核酸B. 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C. 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D. 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病毒核酸的类型是DNA还是RN

14、A,因此应该分别标记DNA和RNA特有的碱基,即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尿嘧啶和胸腺嘧啶,A错误;由于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因此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B正确;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C正确;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D正确。11.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B. 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D. 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答案】B【解析】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可以将牛胰核糖核酸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说明因破坏了蛋白质中的空间结构而导致该酶失去了活性,A项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取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序列以及空间结构,B项正确;这个实验证明了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C项错误;这个实验说明外界环境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构,D项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意中的“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可使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及“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后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该酶活性得以恢复”这一解题的切入点,结合所学“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功能的相关知识”逐一分析各选项,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2.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