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沟通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7975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3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沟通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沟通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沟通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沟通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沟通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沟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沟通(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人际沟通,第一节 人际沟通概述,一、人际沟通的含义 简称沟通,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二、人际沟通的工具 1、语言符号系统 口头语言语音符号系统 书面语言文字符号系统,2、非语言符号系统 视动符号系统:手势、面部表情、体态 变化 时空组织系统:人际距离 目光接触系统 辅助语言系统:音质、音幅、声调、停顿、 语速,各种身体姿势及含义,三、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 信息源 (信息发送者) 信息 信息渠道 (信息载体) 接收者,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影响信息源的因素 影响信息的因素 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 影响接收者的因素,1、影响信息源的因素

2、 信息源所使用的传播技术 信息源的态度 信息源的知识程度 信息源的社会地位,2、影响信息的因素 语言和其他符号的排列和组合次序 信息的内容 信息的处理情况,3、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 选择适当的信息渠道,使之与传播的信息相配合,并符合接收者的需要。,4、影响接收者的因素 接收者的心理选择性 接收者当时的心理状态,五、人际沟通的障碍,1、地位障碍 2、组织结构障碍 3、文化障碍 4、个性障碍 5、社会心理障碍,第二节 人际沟通心理过程分析,一、沟通动机 分享经验:为了同对方一起了解和共同占有信息,扩大共同的经验领域 解决矛盾:当具有亲密关系的伙伴之间出现某种态度不一致,迫切需要进行沟通 成员希望改变

3、在群体内的地位,二、对信息的选择 倾向于选择自己赞同的信息,排斥自己不赞同的信息 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没有明显的选择性 喜欢选择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 越是不让接触的信息,越想选择,三、对信息的理解 接收者在理解信息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求真意 影响一个人理解信息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等,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类型,一、从沟通的组织系统角度分 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的组织机构中,各组织层次间及社会间的信息交流。 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以外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它通常传播更快更灵活,能提供正式沟通难以获得的信息,但常影响正式沟通。,二、从沟通的方向分 下行沟通指组织机构中高层次向低层次的沟通。

4、 上行沟通指组织机构中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沟通。 平行沟通指组织机构内部同层次及组织机构间同层次的沟通。,三、从沟通的手段分 书面沟通是借助书面文字进行信息交流,特点是具有权威性、准确、持久、不易歪曲、易执行。 口头沟通是借助口头语言进行信息交流,优点是亲切、可用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信息来支持其表达,并能进行情感交流。但口头沟通易失误、易被歪曲。,四、从沟通的充分性分 单向沟通是指信息向一个方向传递,没有反馈,特点是速度快但准确性差。 双向沟通是指沟通双方相互交流信息,有反馈。速度虽慢但准确性高。,五、从沟通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分 假相倚 非对称性相倚 反应性相倚 彼此相倚,(1)假相倚。在人际沟通过程

5、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就是假相倚。 (2)非对称性相倚。沟通的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定计划进行沟通,而另一方则根据别人的行为作为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行,这种沟通称非对称性相倚。 (3)反应性相倚。是指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 (4)彼此相倚。是指沟通双方一方面以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考虑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六、团体成员间的沟通(沟通网络) 现实的人际沟通不是单通道的沟通,各种沟通方式的组合形成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圆形沟通 链形沟通 Y 形沟通 轮形沟通,各种沟通方式活动效率一览表,2、非正式沟通网络 戴维斯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它有四种形式: 单线式 流言式 集束式 偶然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