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55626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茶馆式”教学,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张人利,“轻负担、高质量”的十年研究实践,静教院附校十年多以来,坚持课程与教学改革,潜心研究提高教育有效性,上海教育推出 “上海市课程改革十一个样本”,静教 院附校为其中之一。 2009.10教育部在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 工作会议上,静教院附校作为全国课改典型之一推出 (上海市纳入此列的只有两个学校,另一个为上海中学)。 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影子校长”项目基地。 2010年1月被初评通过“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静教院附校的研究进入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在大样本家常课调查之后,归纳出课堂教学四个突出的问

2、题:,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1)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 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很多教师也并不清楚究竟自己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甚至学生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没讲;不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津津乐道。教师乐意重复讲解,甚至多次重复讲解自己的思维和正确的结论,认为一成不变的重复讲解是解决更多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2)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 “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仅仅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什么是正确的。不去思考学生在这些问题上是怎么想的。即便是教师的提问也是在追求学生回答正确。,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

3、,(3)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 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带有盲目性。为什么要提问?本次的提问目的何在?为什么请这位学生回答,而不请别的学生回答?又有:为什么要让学生小组讨论?什么问题更值得小组讨论?等等、等等,许多教师表现茫然。,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4)教师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 题常常束手无策。虽然有关注“中间”,兼顾“两头”的教学策略,但是以此教学策略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很少。似乎除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补课之外没有其他方法。,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在提高学生学业效能上,如何以优秀的教学方法为引导,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是一个来源于教学实践的现实难题。,二、后“茶馆式”

4、教学挑战教学弊端,其一,空间维度。全国、上海市、静安区已产生的优秀教学方法和存在于本校教师中好的教学方法; 其二,时间维度。回溯过去,审视今天; 其三,目标维度。新课程推进对课堂教学的发展要求。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提出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在全国中小学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当今许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学方法也能找到与“茶馆式”教学有许多共同点。,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为什么茶馆式教学会有这么大影响?为什么 近30年来我国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或多或少,或 有意识,或无意识受到“茶馆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呢?因为,虽然这一方法简练成八个字,而且又把

5、这八个字提练为“茶馆式”教学,说明“议”是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议“是对话的重要方式。“茶馆式”教学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教育走向对话,教育走向合作,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茶馆式”教学的精髓值得传承。,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只有继承才能更快地发展,只有发展 才能使优秀的教学方法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特别在新课程推进到今天,中、小学教师都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诉求。我们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探索这一教学方法的发展,并且把这种发展后的“茶馆式”教学称为后“茶馆式”教学。,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教学方式更加完善(主要发展)。 学习方式有两种: 有意义

6、的接受性学习,即书中学,主要学习的是前人已总结出的知识,获得的是间接知识; 研究性学习,即做中学,获得的是直接知识。,后在何处?要回答的就是发展在哪里。发展主要 为以下三个方面:,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不但增加了“做做”,而且在“读”、“议”、“练”、“讲”上赋予新的内涵:,(1)“议”是“茶馆式”教学的核心,也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其本质是对话。教学有没有对话是灌输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分界线。那么,这里强调的对话,究竟谁与谁的对话?对话的本质又是什么?从对话的对象来看是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自己对话。从对话的形式来看有个体与个体对话,个体与群体对话,群体与群体

7、的对话。从对话的本质来看是经验与文本的对话。其中,“做做”是在增加学生的经历,增加学生的经验。,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2)“讲”,指教师的讲解。过去,也曾强调“精” 讲。问题是“精”讲什么?一般都认为讲“重点”、 “难点”。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讲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不管是“读”懂、“练”懂、“做”懂,还是“议”懂的,教师都不应该讲。前、后两者强调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的是学科本位,“重点”,并不一定是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后者,偏重的是学生本位,以学生自己能否学懂作为价值判断。,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3)“读”、“练”,指学生的活动。“读”,读文

8、本。“练”,做练习。“读读”、“练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教师、学生知道学生理解的有多少,而且还在于让教师、学生知道学生不理解的有多少,不理解的原因何在。因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暴露“相异构想”,暴露“闪亮点”。,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2.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后“茶馆式”教学发展成三个“不”: (1)不确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 (2)不拘泥“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应用完整。 (3)不规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

9、明确。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读”、“练”、“议”、“讲”、“做”的合理的选择。,(1)效能是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效率,对时间的变量。效益,对于时间之外对于其他投入的变量。效果,确定一定价值取向之后的达成程度。 (2)效果价值取向的依据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三、后“茶馆式”教学的结构与特征,后“茶馆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那么,这五个教与学的方法内在关系究竟是什么?可以用以下一个图给予凸现:,后“茶馆式”教学结构图,三、后“茶馆式”教学的结构与特征,“做”是增加学生的经验。这种学生的学 习经历不仅增加了学生自身的默会知识,而且可以进一步产生经验与文

10、本的对话。“讲”,是教师讲学生自己学不懂的,目的还在于引起学生的经验与文本的对话。“练”是学生在文本与经验对话之后的应用,然后,会产生新的异想,从而进一步对话,继续“议”。从以上对后“茶馆式”教学的内在结构解读,可以看出这一种教学的本质是在帮助学生自己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三、后“茶馆式”教学的结构与特征,后“茶馆式”教学在这样的结构建构中,呈现了两个基本特征,同时以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形成来颠覆目前课堂教学上的四个主要的弊端。,(1)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者部分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教师不讲。 这一教学特征体现了两个理念:“先学后讲”,或“先学后教”。当然,这个先学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这个先学,

11、可以是学生先“读”,也可以是学生先“练”,也可以是学生先“做”,甚至是学生先“议”。同时,也体现了“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三、后“茶馆式”教学的结构与特征,这一特征不但颠覆了教师讲得太多,而且明确了 教师究竟要讲什么,也明确了教学的根本价值取向。 教学应该以这一根本的价值取向来判断每一个具体教学行为的目的、目标。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堂教师讲得完整、全面的课往往不是好课,一堂教师讲的不完整、不全面的课有可能是好课。因为我们充分认为教师的讲解不是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也不应该是唯一途径。,三、后“茶馆式”教学的结构与特征,(2)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 “相

12、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不顾学生的已有经验,没有学生的经验与文本的对话,仅有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样的教学就是灌输。即使有的课堂教学有“暴露”,但教师津津乐道的还是“闪亮点”,而不去关注学生中还有哪些“相异构想”,如何解决这些相异构想。例如,高二物理分子运动一章,学生可能出现的“相异构想”有40多个,仅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就远远不够,需要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其实,后“茶馆式”教学不把学生与学生的差异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了一种资源,一种有待开发的教学资源。,三、后“茶馆式”教学的结构与特征,一个核心“议”为核心。 两个特征: 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部分学生学得懂的内容教师不讲; 尽可能

13、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三个发展: 教学方式更加完善(从“书中学”一种学习方式发展为“书中学”、“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四、“循环实证”带来教师文化认同,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施是从静教院附校 初二物理学科开始的。我与一位初二物理教师交谈: “你上课总体讲得还是太多”。回答道:“我讲得太多了吗?”教师讲得太多,一般不会有本体感觉,如果有,他们早就改了。尤其在静教院附校,物理学科成绩已经处在全区最高位,而且授课节数少,学生作业量也不算大,还要改什么呢?“能不能先试一堂课?”勉强同意。第一堂课完全按他原来的方法上,课

14、后就这堂课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检测。第二堂课,上的是同一个内容,授课的仍是这位教师,只是在教学方法上尽可能朝着后“茶馆式”教学方法上靠。,四、“循环实证”带来教师文化认同,课后,我们又进行了检测。虽然这两个班 原来基础基本相仿,但是第一个班的成绩却不如 第二个班好。这时,上课的物理老师有所触动:“这么多年来,难道我真的多讲了许多不该讲的话?”但他没有完全信服。他要求用第一种方法上第三个班,检测的结果使他更加郁闷:成绩还是没有第二个班好。这时他有所触动。之后,他带领了初二的其他物理老师开始了后“茶馆式”教学的研究与实施。半年以后,效果明显。这位物理教师发信息给我:“坚定不移走后茶馆式教学之路”

15、,四、“循环实证”带来教师文化认同,这时,面临的问题是:物理行,数学行吗? 理科行,文科行吗?中学行,小学行吗?生源条 件好,师资优秀的行,生源一般,师资一般的行吗?即后“茶馆式”教学的普适性如何?重复性又如何?本学期开始,从中学的物理推到了中学数学、小学语文,又从静教院附校推到了 “五四”、“爱国”,和“静安实小”。而且,这样推进采用了 “循环实证”的教育科研方法,并把科研与教师教育整合在一起,效果很好,增大了教师对后“茶馆式”教学的文化认同,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朝着文化自觉的方向迈进。,四、“循环实证”带来教师文化认同,“循环实证”的具体方法是:,四、“循环实证”带来教师文化认同,说

16、明: 上课教师不变,学生不变,教学内容不变。 各班统一教学基本目标。 前、后检测题各班一样,且全部换算成标准分。 第一循环如果从1 班、2班到3班。那么第二循环一般从3班、2班到1班。 一学期,或一学年作一次更全面的检测,完全可以从新课程三维目标上加以衡量。,四、“循环实证”带来教师文化认同,这样的“循环实证”教育科研方法优势在于: 与过去的“实验班”、“对照班”的实证方法相比,变量控制更好,且没有教育伦理问题上的争论。 循环不等于完全重复,而是在循序渐进。 灵活性强,一学期可以研究多次,以学校、学科、教师现状而定。,四、“循环实证”带来教师文化认同,更大的优势在于: 把教育科研与教师教育完全整合,即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证明了什么,而且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增强了教师对后“茶馆式”教学的认同。,五、后“茶馆式”教学的实践成效,后“茶馆式”教学的研究实践效果明显。突出表现在 学生学业质量提高,学业负担减轻。,(1)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 学科各水平上的人数比例:,(2)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3)学生的学习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