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之如何立意(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54263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议论文写作之如何立意(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之如何立意(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之如何立意(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之如何立意(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之如何立意(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议论文写作之如何立意(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议论文写作之如何立意(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考场作文议论文写作之如何立意【知识梳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位置(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知识点击】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件事、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体。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当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形成了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2、论点是

2、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注意区分:论点与论题:论点是对论题的扩充。论题是作者在一篇议论文中要论述的问题,一般是短语或词语;而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是一个句子。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有力的支撑和证明,本身也可以是论据。分论点可以是并列式、递进式的。3、 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材料,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材料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的著作,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

3、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4、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四种常见论证方法。论证的方法以及作用:(1)举例论证: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作用:事实胜予雄辩,举出的事储,确凿、典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是用人们已知的事理论据来证明论点。道理论证常常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作用: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对比论证:对比,是将

4、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作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印象。(4)比喻论证: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也可以叫作“喻证法”。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喻巧而理至”,恰到好处的比喻往往能帮助说清道理。作用: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使观点通俗易懂,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5、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一般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表现在文章中是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5、人们常把它称为“三段式”。议论文的常见结构主要有层进式、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等。(1) 层进式结构(体现内容深刻美):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通常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的结构进行行文安排。(2) 并列式结构:段落层次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通常在开头处或引用或开门见山直接交代总论点。然后围绕中心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结尾从“为什么”的角度深化论点。(3) 总分式结构: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4)对照式结构(体现互补严密美):文章主体由两个部分构成,两个部分构成正反对比,或

6、转折补充,或辩证分析,论证严密全面。【知识拓展】论证方式与论证方法的区别论证方式是就议论文总体而言,即一篇议论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要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是以正面论述为主,还是以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言行为主。也就是说,论证方式可分为两大类:立论和驳论。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它和论证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于:论证方式是指一篇议论文所采用的论证的基本形式;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但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或采用举例论证,或采用道理论证,或采用对比论证,或采用比喻论证等等。【写作指导】写作议论文时,应把握议论文的三要

7、素,即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指津: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择材料的依据,是论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文中起统帅作用。论点要正确、鲜明、新颖、针对性强,有现实意义,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论点一经确立,在写作时就必须紧紧围绕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不能缩小、扩大或者转移论点。示例: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

8、,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朱铁志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点评:文章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引出并证明了下文的中心论点:“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2论据指津: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的基础。论点是在论据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没有充分可靠的论据,论点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因此论据在议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常用的论据有两种:一是事实论据,如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的典型事例、历史性资料、人证、物证、统计数字等;二是道理论据,指经过

9、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警句等。写作时学生运用论据必须做到:(1)真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可靠的,真实无疑的,令人可信的;(2)典型。材料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代表性;(3)充分。材料是必要且足够的,有很强的说服力。学习写作论据,要注意克服或改正以下常见毛病:(l)论据不足,空谈理论,有虚无实。(2)堆砌材料,论据臃肿,有实无虚。(3)论点论据不统一,使论点站不住脚。(4)材料不真实,瞎编假造。示例:丹麦哥本哈根市是城市绿色能源和绿色出行的典范,市民摒弃汽车,习惯用自行车或地铁等环保方式出

10、行。哥本哈根以其风力发电出名,城市内共有5600座风车,为丹麦提供了l0的发电量。瑞典马尔默是“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住宅区供暖空调利用海水和地下水能量,市内交通重点在于推广使用自行车,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将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地带连接在一起,便利出行。马尔默已成为世界上不多的100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市镇。加拿大温哥华鼓励采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连垃圾压实机都采用太阳能为动力。温哥华限制建私人停车场,且把停车库与住宅分开销售,以此鼓励居民多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车。由此可见,低碳生活宜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国家、城市的不同能源特点选择合适的低碳生活能源结构、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模式,促进居

11、民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张华低碳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点评:选段第一、二、三段分别列举丹麦哥本哈根市、瑞典马尔默和加拿大温哥华低碳生活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低碳生活宜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国家、城市的不同能源特点选择合适的低碳生活能源结构、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模式,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的观点,事例典型,论据充分而有力。3论证指津: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过程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正确、巧妙地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1)举例论

12、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示例: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逸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地为她扼腕叹息

13、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施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株枯荣随风的草,而应成长为一棵笔直葱茏的树。乔叶另一种珍爱点评:选文第一、二段分别叙述了老音乐家自强不息、永远年轻和女音乐家毁灭自己的两个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应该学会爱自己”的观点,两段文字相互补充,内容充实,对比鲜明,论证有力。第三段中“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

14、水施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株枯荣随风的草,而应成长为一棵笔直葱茏的树”一句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论证了文中“爱自己,就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的观点。 【快速构思】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秋日的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水虽然仅没及胸部,离地面却有二三米,上不去,只好高呼救命。一个路人将他救出。他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才对泰勒斯在气象方面

15、的知识如此丰富赞叹不已。有人却不以为然,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后,说了一句话:“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请说说你对这则故事的看法:材料作文分析:(一)明角度:1泰勒斯2发出嘲笑的人(二)定主体:泰勒斯(三)主体泰勒斯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原因是什么?事件:泰勒斯观星辰,识天气。结果:掉入坑里,探明了天气。原因:心中只有星,只顾钻研,一心探索,没看脚下。(四)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赞美泰勒斯的一心探索,探明天气?批判泰勒斯的不顾脚下,掉入坑里?(五)得出立意方向: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痴迷执着。(六)透过现象看本质:材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唯有专心致志去做一件事,才有可能成功。【立意角度】面对各种诱惑不能心神专一,目标恒定。人在世界上活着,还是要有一点仰望星空的野心和抱负的。要勇敢地正视路上的坑-挫折和危险,迎接一个一个的挑战在理想的路途上,我们是可以更谨慎一点,更细心一些的,减少那些不必要的麻烦,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理解,也是一种气质。立意范例:泰勒斯为什么会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