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50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1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1.某化合物含C、H、O、N和S等元素,该化合物一定不具有的功能是()A. 使细菌细胞发生选择性吸收物质 B.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进入核糖体C. 能与异物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D. 参与细胞间信息的识别交流【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蛋白质的功能,由题文“含C、H、O、N和S等元素”可知,该化合物为蛋白质。【详解】细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发生选择性吸收物质,A正确;识别并转运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是tRNA,B错误;蛋白质抗体能与异物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C正确;受体蛋白参与细胞间信

2、息的识别交流,D正确;故错误的应选B。【点睛】熟练掌握常见蛋白质的种类与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 )A. 液泡主动运输 B. 线粒体、液泡渗透作用、主动运输C. 线粒体主动运输 D. 线粒体、液泡K主动运输、NO自由扩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细胞器的功能。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同时K、NO3-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至细胞内渗透压大于外界溶液时,细胞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故选B。

3、【详解】细胞渗透作用过程中液泡调节细胞内环境,主动运输过程中线粒体供能,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液泡,相关生理过程是渗透作用、主动运输。【点睛】K、NO3-可以主动运输进入洋葱表皮细胞从而改变细胞内外浓度差。3.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标本放大100倍时,视野直径排列8个细胞,若放大到400倍,视野直径可见到2个细胞B. 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C. 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 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平面反光镜【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详解】当显微

4、镜的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视野的范围应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则视野直径可见到的细胞数为原来的1/4,即2个,A正确;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应把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换上高倍物镜,B错误;换上高倍物镜后,应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不可用粗准焦螺旋调焦,C错误;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聚光镜,D错误;正确的应选A。【点睛】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A. 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腺苷C. 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 一腺嘌呤【答案】D【解析】试题

5、分析:为ATP,其中A为腺苷分子(腺嘌呤核糖);为双链结构且含有碱基T,应为DNA,其中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单链结构且含有碱基U为RNA,其中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核糖核苷酸分子,其中A表示腺嘌呤;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A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含义,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5.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器C、F都能产生水 B. 细胞器B、F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C. 植物细胞都含有C、E、F D. A、D及植物细胞的液泡都是单层膜结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器A高尔基体、C线粒体、E叶绿体、F核糖体都能

6、产生水,A正确;B中心体和F核糖体都是无膜的细胞器,B中心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F核糖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都不含磷脂,B正确;C线粒体、F核糖体是植物细胞都含有的细胞器,E叶绿体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C错误;A高尔基体、D内质网及植物细胞的液泡都是单层膜结构,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6.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和相符。那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主动运输 C. 协助扩散 D. 胞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

7、曲线运输速率和物质浓度成正比,为自由扩散,故A错。曲线表示一开始运输速率随着我只能到增加而增加,到一定浓度达到饱和,说明受到其他因素限制,曲线说明运输速率与能量无关,为被动运输,曲线说明在一定氧气浓度范围内运输速率与之成正比,当氧气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是,速率达到饱和,说明受到载体数量限制,综合曲线和说明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B正确。协助扩散无需能量,故C错。胞吐无需载体,故D错。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

8、元素,、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X是_,I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2)图中Z是_,使用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呈现_色。(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写出由P形成的结构层次_。(4)和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_后者。(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_。【答案】 (1). 葡萄糖 (2). 淀粉 (3). 核糖核苷酸 (4). 红 (5). (6).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 (7). 决定 (8). 水【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为氮元素、X为葡萄糖、Y为脱氧核苷酸

9、、Z为核糖核苷酸、P为氨基酸;表示糖类、表示DNA、表示RNA、表示蛋白质。详解:(1)由题图知,X是由C、H、O组成的小分子物质,且被称为“生命的燃料”,X是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形成的多糖,在小麦种子细胞内主要是淀粉。(2)、的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二者为核酸,Z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故属于核糖核苷酸,甲基绿、吡罗红可将III(RNA)染成红色。(3)图中P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其通式为,由P形成的结构层次为氨基酸多肽蛋白质。(4)由于mRNA可以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因此III(R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衰老的细胞)明显减少的主要是水。点

10、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要点的识记和理解的能力以及识图能力。8.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B表示_方式,C表示_方式。(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人成熟红细胞的是_。(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上合成的。(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_方式进行的,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_的特点。(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6)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为_(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与C运输方式有

11、关的细胞器是_。【答案】 (1). 协助扩散 (2). 主动运输 (3). 葡萄糖 (4). 载体蛋白 (5). 核糖体 (6). D(或胞吐) (7).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8). 主动运输 (9). B、C (10). 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11). 线粒体和核糖体【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详解】(1)据图分析,B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C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2)K+进入红细胞属于主动运输C,O2进入红细胞是自由扩散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载体蛋白,载体蛋白

12、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4)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泌过程属于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有流动性。(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影响供能,因此会影响主动运输和胞吐。(6)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为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影响B协助扩散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C主动运输需能量和载体,因此与线粒体和核糖体有关。【点睛】准确识图判断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根据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反映的是细胞膜的_的功能。(2)图中甲表示的是_的细胞,乙表示的是_细胞。(3)图中1表示_,2表示_细胞膜上的_,其化学本质是_。.回答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问题:(1

1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间接传递信息的,如内分泌腺细胞将_分泌出来后,由_运送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远处的靶细胞;有直接传递信息的,如卵细胞和精子的识别和结合通过_的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交流。(2)一般认为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是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膜中的_,它对细胞外信号分子的结合有特异性。【答案】 (1). 信息交流 (2). 发出信号 (3). 靶(受体细胞) (4).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5). 靶(受体细胞) (6). 受体分子 (7). 蛋白质(通常为糖蛋白或脂蛋白) (8). 激素 (9). 血液 (10). 细胞膜 (11). 蛋白质【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细胞间信息交流。

14、【详解】. (1)图中是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传递信息,故反映的是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2)图中甲表示的是发出信号的细胞,乙有特异性受体,表示的是靶细胞(受体细胞)。(3)图中1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2表示靶(受体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通常为糖蛋白或脂蛋白)。.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间接传递信息的,如内分泌腺细胞将激素分泌出来后,由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远处的靶细胞;有直接传递信息的,如卵细胞和精子的识别和结合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交流。(2)一般认为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是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它对细胞外信号分子的结合有特异性。【点睛】熟练掌握教材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举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_沉淀。(2)在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的实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