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精校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086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精校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精校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一六八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并用2B铅笔涂写答题卡上相关信息。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满分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2、求的。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这进一步佐证了( )哲学是智慧之学,能为实践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真正的哲学反映时代要求,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客观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A. B. C. D.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无论从党的建设理论看,还是从实践看,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都是加强领导干

3、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这是因为( )根本不存在脱离正确世界观的方法论 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世界观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获得的 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A.B.C.D.3.“今天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最高概括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概括和升华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研就不能取得进展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A. B. C. D.4.马克思

4、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是否具有自然科学基础是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A. B. C. D.5.孟子和王夫之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

5、.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6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都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是完全相同的都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都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指导意义 A B. C D7.熟知“南俗尚鬼”的狄青(谥号:武襄)在征讨侬智高时,曾经“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投此钱尽钱面。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倏一掷,百钱皆面,于是举军欢呼,声震林野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视,乃两面钱也”。这一过程中,狄青利

6、用了( )士兵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士兵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A. B. C. D.8.“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寄语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改其性”的朋友不存在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存在决定思维,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的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 只能是美好的祝福A. B. C. D.9.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

7、。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没有认识到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10.如图漫画植数(树)讽刺了一些人( )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的要求 忽视了人类认识发展的反复性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否认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A. B. C. D.11.我国诗词歌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

8、千红总是春12.“相对时空观”认为:当物质运动达到一定的速度时,时间会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变慢。根据相对论理论推算,当飞船以99.9%光速运动时,飞船内的人过了五天,而地球上则过了一年,如果人类能造出这样的飞船,人类就能够穿越未来。这表明( )A.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规律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C.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D.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13.某同学在听课时所写的课堂笔记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天有常道矣,地

9、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 B. C. D.14.不久之前,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病理学家获得了12张爱因斯坦的大脑图片,经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皮层在某些区域非常独特,其沟回和褶皱的发育不同寻常,特别是负责抽象思维的前额叶皮质,要比一般人发达得多,这或许对爱因斯坦思考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帮助良多。这充分证明了( )A.意识的产生是人脑高度发达的结果B.大脑结构的独特性是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D.完善的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15.国内某网站曾对“2018热点话题”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局部)见下表: (注:网上调查的对象以中青年人为主,其中既有非农业户籍人口,也有大量农

10、业户籍人口;网下电话调查的对象则主要是城市居民。)从哲学角度看,上表所示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 )A.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D.人类的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选择性16.“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揭示的哲学道理有()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意识内容的差异性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意识如何反映客

11、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 B. C. D17.2017年1月30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与4名人类顶尖扑克选手之间进行的“人机大战”结束,人工智能取得胜利。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各种棋牌游戏中对人类取得了多个胜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工智能的主动创造性日益体现人工智能胜利的实质是人类实践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的活动具有目的性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模式的外化,不具有社会性A.B.C.D.18.临床医学证明有多种病毒可经输血传播,我国科学家历经10年集智攻关,建立了“人工血液”制备工艺,并通过干细胞技术成功制备出“人工红细胞”,是干细胞来

12、源、体外制备最接近临床应用的生物科技成果,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使我国干细胞制备“人工血液”的研发水平进入国际一流行列.这说明( ) 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推动新的探索和研究 人们对干细胞的探索研究决定实践的升华 改造世界是人们探索干细胞制备技术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干细胞技术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A. B. C. D.19.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坚持与时俱进,把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载人宪法,使宪法体现实践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这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宪法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这表明()只有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认识才能推动实践向前发展实

13、践和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认识的目的和最终归宿任何认识都源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并正确反映实践发展要求认识的生命力在于在服务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ABCD20.为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引导学生全面真实认识日本侵华罪行和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历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认真研究后,将现行各级各类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修改表明( )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真理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条件性原有真理在实践中已被推翻 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A. B. C. D.21.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表明( )A.人的认识总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B.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互渗透的C.认识的发展历程是无限循环的过程 D.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22.美国科学家在实践中研发出“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借助它发现了一颗宜居类地蜇星,据观测该行星每290天绕其恒星旋转一周,表面有很多岩石并可能有水,温度在“宜人”的22摄氏度。可见(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手段对人类认识器官有延伸性 人的认识活动有反复性实践手段对实践主体具有替代性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