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10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8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二(文科)地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图1为我国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流域界线的划分指标是( )A. 行政区界 B气候C地形D. 植被2.图中400mm等雨量线最接近( )A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界线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界线3.图中乙、丙两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2、)A. 酸雨、洪涝灾害B荒漠化、水土流失C酸雨、水土流失D.荒漠化、酸雨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右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第45题。 图24影响甲地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分布5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2018年5月23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召开,据悉,我国北斗导航今年年底以前将覆盖“一带一路”。完成67题。6与北斗导航的原理相似的实际运用是( )A. 监测农作物长势 B.

3、 监测山体滑坡 C. 统计人口分布情况 D. 预测台风登陆位置7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应用GPS技术的是( )A. 精确农业 B. 生态农业 C. 有机农业 D. 处方农业2017年8月29日,广州市交委和各区政府联合约谈了多家共享单车平台企业,要求停止新车投放。目前我国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城市先后禁止新增共享单车投放,禁骑、扣车、限制投放等管控措施正限制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据此回答89题。8在共享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GPS B. GIS、RS C. RS、GIS D. GPS、GIS9我国多个大城市要求共享单车平台企业停止新车投放的主要原因

4、是()A. 不便于外地游客使用单车 B. 用车费用高,市场需求小C. 投入成本高,设备维护费用高 D. 乱停乱放严重,增加管理难度贵州省中部的安顺、普定等地喀斯特地貌发育,自然条件复杂,加之人为活动干扰,石漠化问题严重。下表为该地区石漠化不同阶段主要指标数据。据此完成第1012题。阶段群落类型基岩裸露率(%)土壤总量(米3)乔灌层盖度(%)植被高(米)原生阶段顶级乔林43.788.7010.98.6初期阶段次生乔林(含乔灌)29.898.3240.784.9中期阶段灌木灌丛28.226.5660. 751.3后期阶段稀灌草坡27.35.7380.320.7末期阶段稀疏灌草丛或草坡51.875.

5、7560.050.3注: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土壤总量指100米2内土壤的体积。10.该地区石漠化过程中,生物量(单位面积内生物有机体的质量)减少最大的时段是()A.原生阶段初期阶段B.初期阶段中期阶段C.中期阶段后期阶段D.后期阶段末期阶段11.关于该地区石漠化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岩裸露率与乔灌层盖度呈负相关B.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减少C.随着石漠化发展,区域小气候趋于旱化D.草地覆盖率呈下降趋势12.石生苔藓具有耐旱、喜钙、石生的特点,研究表明,石生苔藓在石漠化严重地区的治理中具有“先锋拓荒作用”,主要体现在()A.抗旱作用强B.增加生物多样

6、性,改善生态环境C.更好地水土保持功能D.加快基岩风化和表土生成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1314题。13.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严重蒸发和下渗引水灌溉A.B. C.D.14.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漠河县位

7、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北麓,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份。漠河县盛产蓝莓且蓝莓品质优良,有“蓝莓之乡”的美誉。下图为漠河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3完成1516题。 图315.漠河可以因地制宜种植蓝莓的原因是蓝毒莓A好暖 B耐涝 C喜湿 D耐寒 16.漠河蓝莓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黑土土壤肥沃 昼夜温差大环境污染轻微病虫害少生长周期短A. B. C. D.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图4),回答1719题。图417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A青藏

8、高原 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18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19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A BC D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图5),回答2021题。 图520.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A 夏季高温多雨B 城市化水平高C 水资源丰富D 重化工业基地21.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A 植

9、树造林,保持水土B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 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读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实线)和植树种草面积(虚线)的关系图(图6),回答2223题。 图6 22.黄河三角洲侵蚀和堆积平衡的临界值约为( )A年降水量约为32034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1 3001 350平方千米B年降水量约为43045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550580平方千米C年降水量约为55058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430450平方千米D无法估量23.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主要与下列哪一地区的植树种草的面积有关( )A山东境内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太行山区波河是意大利境内最大河流,径

10、流量丰富。读波河流域水系图及流域内气候资料图(图7),完成第2426题。 图724.波河流域主要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25波河流域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与其关联性较强的有 地形气候洋流植被 土壤A.B.C.D. 26.意大利政府拟对波河进行梯级开发,波河适宜梯级开发的原因是()A.水系发达,支流众多B.水量大,地势落差大C.流域面积大D.流经波河平原,河流较长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由于可燃冰大多埋

11、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读下图8回答2728题。 图827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量少 B对环境影响大C开采难度大 D海上交通不便28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广西有“天然大温室”的美誉,随着“百色一号”(我国首条南菜北运的铁路专线直通车)的开通,广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完成2930题。29.广西蔬菜种植优越的自然条件有 A.发展冷链,物流发达 B.平原

12、广阔,土壤肥沃 C.热量充足,降水充沛 D.种类多样,需求量大30.有利于广西蔬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 开发“精、优、特”品牌蔬菜 研发蔬菜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应用科技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A. B. C.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下图9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133题。 图931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可能原因是( )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劳动力缺乏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 B C D3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工业稳步增长33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