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优教课件1(第2课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52916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6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道之行也》优教课件1(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道之行也》优教课件1(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道之行也》优教课件1(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道之行也》优教课件1(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道之行也》优教课件1(第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优教课件1(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之行也》优教课件1(第2课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道之行也,第二十四课,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重难点解析,课文小结,2,布置作业,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2.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伦理观念:人不独( ),不独( )。 社会环境: 1)老有所( )2)壮有所( )3)幼有所( ) 4)( )皆有所养 5)男有( ),

2、女有( ) 经济观念: 1)货,恶其( ),不必( ) 2)力,恶其( ),不必( ) 治安情况:( )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 )而不闭。,是谓大同,亲其亲,子其子,终,用,长,矜、寡、孤、独、废疾者,归,分,弃于地也,藏于己,不出于身也,为己,谋闭,外户,重难点解析,1.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2.如何评价文章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在当时看来: 在现在来说: 能否实现?,不满现实,向往美好,激励人们,仍有意义,世外桃源,美好理想,3.有关理想社会的文学作品、代表人物,莫尔的空想社会:乌托邦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圣西门、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陶渊明:桃花源记 康有为的“三世说” 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新中国初期的“人民公社运动”,课文小结,本文也许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理想社会的文献,这其中凝聚了多少中华民族的智慧,又折射出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追求。康德说过:“世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肃然起敬,一是深邃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的道德良知。”我们相信,终究有一天,我们会实现这个理想。让我们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布置作业,1.完成优教通平台大道之行也基础练习; 2.写一篇小短文,说说你对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的看法。,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