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练习课件[人教课标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36244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练习课件[人教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练习课件[人教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练习课件[人教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练习课件[人教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练习课件[人教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练习课件[人教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练习课件[人教课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采取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3)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分封制。郡县制。,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

2、了严重威胁。(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材料一 “非秦记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诽谤朝廷,共有四百六十多名为妖言以乱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成阳被活埋。 材料二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事?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3)材料一、二都涉及到对哪一学派的态度? (4)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焚书坑儒。秦始皇。,“罢黜百家

3、,独尊儒术”。汉武帝。,儒家学派。,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维护统一等。,第一板块: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秦朝秦始皇时,大将 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了 用来抵御匈奴,它西起 ,东到 。 (二)汉朝 (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 、 大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2)a 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 ,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 b这条“中西交往的通道”在历史上被称为 ,起点在 。,蒙恬,长城,临洮,辽东,卫青,霍去病,张骞,西域都护,丝绸之路,长安,c从起点出发,这条路所经之处的先后顺序是( )。 河西走廊 新疆境内 欧洲 西亚 A B

4、 C D d这条路的开通有什么作用?,B,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中原与西域、 西亚和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三)魏晋南北朝 (1)乘坐时空飞船,来到了北魏,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例说明。 (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民族关系出现了怎样趋势? 第二板块: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史实,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2)以史为鉴,今天我国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谈如从语言、服饰、姓名、婚姻、官制、礼法等方面举例即可。,民族大融合。,和睦相处、友好交流。,要增强民族平等、

5、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等。,材料一 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材料二 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水稻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三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汉官服装) 材料四 北魏时期,出现

6、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1)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有着怎样联系?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四之间有什么联系? (4)材料四中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例子很多,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因果关系。因为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改穿汉服、改说汉语、迁都洛阳。,材料四说明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材料 三、四互为因果关系,顺应民

7、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 文帝实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汉族人吃新疆羊肉串; 少数民族说汉话;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等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反映了

8、怎样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受益于上述哪项改革措施? (3)以上改革,取得了怎样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改革内容是什么? (5)材料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奖励生产,奖励军功,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学说汉语。,巩固北魏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单元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4)知道九章算术,讲述

9、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政权分立 (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 战争不止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民族汇聚 (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评价),南方经济发展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原因,数学.农学.地理学. 书法.绘画.雕塑,经济,文化,政治,第十九课、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2、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3、魏蜀吴三国建立者、时间、都城? 4、概述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公元207年,53岁的曹操写了一首诗龟虽寿,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老马仍想驰骋千里,想建功立业的烈士到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 请回答:(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 (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受挫折?,(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壮心”是指统一全国 表达了曹操致力于统一,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2)最大历史功绩:统一了北方 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经济上实行屯田 军事上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11、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受挫折?(3)赤壁之战遭到失败 原因:1、曹操骄傲自满 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 3、孙刘联军的正确战术,第二十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人民的三次南迁浪潮指的是哪三次,并指出其共同原因。 2、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影响? 3、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表现?,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江南地区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物,他们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这里也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12、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经济现象? (2)两则材料所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3)分析材料 二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 (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历史现象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十一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1、北魏孝文帝改革: 历史背景:386年,_族建立魏国,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_,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 改革的目的:为学习_,加强_ 改革措施:494年将都城从_迁到_。 汉化措施措施改穿_; 学说_; 采用_; 与汉人_。 改革作用: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

13、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 答案: (1) 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2) 魏主是孝文帝 具体改革措施

14、:改鲜卑族姓为汉姓 影响:加速少数民族的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 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 B. C. D.,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有 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220年,改国号为

15、魏,定都洛阳,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淝水之战,打败苻坚,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来源与历史故事。请将以下成语与相关的历史故事用线连起来。 卧薪尝胆 城濮之战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退避三舍 吴越争霸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淝水之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鸿门宴,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羌族 C.鲜卑族 D.氐族 (2010东营)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