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193844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5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组成原理 习题及解答(第三部分),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六章习题,简 答 题,画出PCI总线结构框图,说明HOST总线,PCI总线,LAGACY总线的功能。 答:,简 答 题,HOST总线:该总线又称CPU总线,系统总线,主存总线等,它不仅连接主存,还可连接多个CPU。 PCI总线:连接各种高速的PCI设备。PCI设备可以是主设备,也可以是从设备或兼而有之。系统中允许有多条PCI总线。它们可以使用HOST桥与HOST总线相连,也可以使用PCI/PCI桥与已知HOST桥连接的PCI总线相连。从而得已扩充整个系统的PCI总线负载能力。 LAGACY总线:可以是ISA,EISA

2、,MCA等这类性能较低的传统总线,以便充分利用市场上现有的适配器卡,支持中,低速I/O设备。,简 答 题,集中式仲裁有几种方式?画出链式查询方式的逻辑结构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有三种方式: 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独立请求方式。 链式查询方式的工作原理:链式方式,除一般数据总线D和地址总线A外,主要有三根控制线:中央仲裁器BS(忙):该线有效,表示总线正被某外设使用。BR(总线请求):该线有效,表示至少有一个外设要求使用总线。BG(总线同意):该线有效,表示总线控制部件响应总线请求(BR)。链式查询方式的主要特征是总线同意信号BG的传送方式:串行地从一个I/O接口送到下一个接口

3、。假如BG到达的接口无总线请求,则接着往下传;假如BG到达的接口有总线请求,BG信号不再往下传。这意味着I/O接口就获得了总线使用权。,简 答 题,何谓分布式仲裁?画出逻辑结构图进行说明。 答:分布式仲裁以优先级仲裁策略为基础。每个潜在的主方功能模块都有自己的仲裁号和仲裁器。当它们有总线请求时,把它们唯一的仲裁号发送到共享的仲裁总线上,每个仲裁器将仲裁总线上得到的号与自己的号进行比较。如果仲裁总线上的号大,则它的请求不予响应,并撤消它的仲裁号。最后获胜者的仲裁号保留在仲裁总线上。总线仲裁如图所示。,简 答 题,总线的一次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分哪几个阶段?若采用同步定时协议,请画出读数据的同步时序图

4、。 解:总线的一次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分为如下五个阶段:请求指令,总线仲裁,寻址(目的地址),信息传送,状态返回(或错误报告)。 在同步定时协议中,事件出现在总线上的时刻由总线时钟信号来确定。如图所示,总线周期从t0开始到t3结束。在t0时刻,由CPU产生设备地址放在地址总线上,同时经控制线指出操作的性质(如读内存或读I/O设备)。有关设备接到地址码和控制信号后,在 t1时刻,按CPU要求把数据放到数据总线上,然后,CPU在时刻t2进行数据选通,将数据接收到自己的寄存器。此后,经过一段恢复时间,到t3时刻,总线周期结束,可以开始另一个新的数据传送。,简 答 题,总线的一次信号传送过程大致分为哪几

5、个阶段?若采用异步定时协议,请画出读数据的异步时序图。 答:分五个阶段:请求总线,总线仲裁,寻址(目的地址),信息传送,状态返回(或错误报告),简 答 题,总线的一次数据传送过程大到分哪几个阶段?比较同步定时与异步定时的优缺点. 解:一次总线的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五个过程:请求总线,总线仲裁,寻址(目的地址),信息传送,状态返回(或错误报告)。 比较:同步定时协议中,事件出现在总线上的时刻由总线时钟信号来确定,由于采用公共时钟,每个功能块什么时候发送或接受信息都由统一时钟规定,因此,同步时钟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由于同步总线必须按最慢的模块来设计公共时钟,当各功能模块存取时间相差很大时,

6、会大大损失总线效率。 异步定时协议中,后一事件出现在总线上的时刻取决与前一事件的出现,即建立在应答式或互锁机制基础上。它的优点是总线时间可变,不把响应时间强加到功能模块上,因而允许快速和慢速的功能模块都能连接到同一总线上,但这以增加总线的复杂性和成本为代价。,分 析 题,分析说明下图所示某CPU总线周期时序图。,分 析 题,解:该总线系统采用同步定时协议。总线周期是在时钟信号CLK和CLK2定时下完成的并与所有的机器周期保持时间上的同步。一个机器周期由2个CLK时钟周期组成(T1,T2节拍)。机器周期1为读指令周期(W/R=0,D/C=0,M/IO=1)。在T1时间主方CPU送出ADS=0信号

7、,表式总线上的地址及控制信号有效,在T2时间末尾,从方存储器读出指令并送到数据线D0D31上,同时产生READY=0信号,通知CPU本次“读出”操作已完成。机器周期2为读数据周期,除了D/C=1外,其余与机器周期1相同。 机器周期3为写数据周期,W/R=1,写入的数据由CPU输出到数据线D0D31上。假如在一个机器周期内能完成写入操作,则在T2末尾由存储器产生READY=0信号,。假如T2末尾尚未完成写入操作,则READY=1,并将T2延长一个时钟周期。CPU在后一个T2末尾检测READY=0,于是结束写入周期。T2可以多次延长,直到READY=0为止。读出周期也可按此方法处理。 图中还示出总

8、线的空闲状态,空闲状态仅有一个Ti节拍,只要总线空闲,可以连续出现多个Ti节拍。,第七章习题,简 答 题,试推导磁盘存储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的公式。 解: 设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为Tb,平均找道时间为Ts,平均等待时间为Tl,读写一块信息的传输时间为Tm,则 Tb = Ts + Tl + Tm 假设磁盘以每秒r转速率旋转,每条磁道容量为N个字,则数据传输率 = rN个字/秒, 又假设每块的字数为n, 因而一旦读写定位在该块始端,就能在Tm(n/rN)秒的时间中传输完毕。 Tl是磁盘旋转半周的时间,Tl = (1/2r)秒。由此可得: Tb = Ts + 1/2r + n/rN (秒),分

9、 析 题,如图所示是从实时角度观察到的中断嵌套。试问:这个中断系统可实现几重中断?并分析图中的中断过程?,分 析 题,解:该中断系统可以实行5重中断。中断优先级的顺序是,优先权1最高,主程序运行于最低优先权(优先权为6)。图中出现了4重中断。 图中中断过程如下: 主程序运行到T1时刻,响应优先权4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并进行中断服务; 到T3时刻,优先权4的中断服务还未结束,但又出现了优先权3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暂停优先权4的中断服务,而响应优先权3的中断。 到T4时刻,又被优先权2的中断源所中断,直到T6时刻,返回优先权3的中断服务程序,到T7时刻,又被优先权1的中断源所中断,到T8时刻优先权1

10、中断服务完毕,返回优先权3的服务程序,直到T10时刻优先权3中断服务结束,返回优先权4的服务程序,优先权4的服务程序运行到T11时刻结束,最后返回主程序。 图中,优先权3的服务程序被中断2次。,计 算 题,刷新存储器(简称刷存)的重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带宽。实际工作中,显示适配器的几个功能部分要争取刷存的带宽。假设总带宽50%用于刷新屏幕,保留50%带宽用于其他非刷新功能。 (1)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为3B,刷新频率为HZ,计算刷存总带宽应为多少? ( 2 )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应采取何种技术措施? 解: (1)因为刷新所需带宽 分辨率每个像素点颜色深度刷新速率

11、所以10247683B72/S = 165888 KB/S = 162 MB/S 刷新总带宽应为162MB/S 100/50 = 324MB/S (2)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使用高速DRAM芯片组成刷存 刷存采用多体交叉结构 刷存至显示控制器的内部总线宽度由32位提高到64位,甚至128位 刷存采用双端口存储器,将刷新端口与更新端口分开。,计 算 题,某磁盘存储器的转速为3000转/分,共有4个记录面,每毫米5道,每道记录信息为12288B,最小磁道直径为230mm,共有275道.问: (1)磁盘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是多少? (2)最大位密度,最小位密度是多少? (3)磁盘

12、数据传输率是多少? (4)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 (5)给出一个磁盘地址格式方案。 解:(1)每道记录信息容量 = 12288字节 每个记录面信息容量 = 27512288字节 共有4个记录面,所以磁盘存储器总容量为 427512288字节 = 13516800字节 (2)最高位密度D1按最小磁道半径R1计算(R1 = 115mm): D1 = 12288字节/2R1= 17字节/mm 最低位密度D2按最大磁道半径R2计算 R2 = R1 + (275/5) = 115 + 55 = 170mm D2 = 12288字节/2R2 = 11.5字节/mm,计 算 题,(3)磁盘数据传输率 r =

13、3000/60 = 50周/秒 N = 12288字节(每道信息容量) C = rN = 5012288 = 614400字节/秒 (4)平均等待时间 = 1/2r = 1/250 = 1/100秒 = 10毫秒 (5)本地磁盘存储器假设只有一台,所以可不考虑台号地址。有4个记录面,每个记录面有275个磁道。假设每个扇区记录1024个字节,则需要12288字节/1024字节 = 12个扇区。由此可得如下地址格式:,计 算 题,磁盘组有片磁盘,每片有两个记录面,最上最下两个面不用。存储区域内径cm,外径cm,道密度为道cm,内层位密度位cm,转速转分。问: (1)共有多少柱面? (2)组总存储容

14、量是多少? (3)数据传输率是多少? (4)采用定长数据块记录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寻址命令中如何表示磁盘地址? (5)如果某文件长度超过一个磁道的容量,应将它记录在同一个存储面上,还是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计 算 题,解:(1) 有效存储区域= 16.5 11 = 5.5(cm) 因为道密度= 40道/cm,所以405.5 = 220道,即220T圆柱面 (2)内层磁道周长为2R = 23.1411 = 69.08(cm) 每道信息量 = 400位/cm69.08cm = 27632位 = 3454 B 每面信息量 = 3454B220 = 759880 B 磁盘总容量 = 759

15、880B10 = 7598800 B (3)磁盘数据传输率Dr = rN , N为每条磁道容量,N=3454B r为磁盘转速,r=2400转/60秒 = 40转/秒 Dr = rN = 403454B = 13816 B/S (4) 采用定长数据块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一个记录块(一个扇区),每个记录块记录固定字节数目的信息,在定长记录的数据块中,活动头磁盘组的编址方式可用如下格式: 16 15 14 8 7 4 3 0 台 号 柱面(磁道)号 盘面(磁头)号 扇区号 此地址格式表示有4台磁盘,每台有16个记录面,每面有256个磁道,每道有16个扇区。,计 算 题,解: (5)如果某文件长

16、度超过一个磁道的容量,应将它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因为不需要重新找道,数据读/写速度快。,计 算 题,有一台磁盘机,其平均寻道时间为30ms,平均旋转等待时间为10ms,数据传输率为500B/ms,磁盘机口存放着1000件,每件3000B的数据,现欲把一件件数据取走,更新后再放回原地,假设一次取出或写入所需时间为:平均寻道时间 + 平均等待时间 + 数据传送时间,另外使用CPU更新信息所需的时间为4ms,并且更新时间因输入输出操作不相重叠,试问: (1)更新磁盘上全部数据需多少时间? (2)若磁盘机旋转速度和数据传输率都提高一倍,更新全部数据需多少时间? 解:(1)磁盘上总数据量=10003000 B = 3000000 B 读出全部数据所需的时间为3000000 B/ (500B/ ms)=6000ms 重新写入全部数据所需的时间=6000ms 更新磁盘上全部数据所需的时间为 2(平均找道时间+平均找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