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mooc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001582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mooc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以mooc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以mooc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以mooc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以mooc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mooc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mooc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MOOC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李芳 2014年11月5日,1.什么是慕课(MOOC)?,一、关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主讲教师负责的、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1)讲课视频、(2)作业练习、(3)论坛活动、(4)通告邮件、(5)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的教学过程,大规模同伴教育,开放教育公平,在线“学”为中心,课程衔接融合,一、关于MOOC,2.学生可以做什么?,获得证书(在作业和考试上达到一定要求;三种类型:普通,优秀,加身份认证的),观看课程视频(以周为单位,通常不能看到后面的视频),做作业

2、,参加考试(三种类型:自动批改的客观题,相互批改算法汇总的主观题,自动批改的程序设计题),在论坛提问,以及回答别人的问题,3.教师需要做什么?,一、关于MOOC,一、关于MOOC,课前不同的备课方式,选择适当的方式录制讲课内容碎片化 将课程内容规划成若干知识点,准备学习效果测试题,对应于每周3学时的课程,每周约100分钟视频,基于平台功能,制定评分准则与通过标准,将材料上载到平台上,设置发布时间,发布课程预告(提前一段时间) 保证课程视频和材料在对应周之前上线,一般不会所有材料都准备好才开课,一、关于MOOC,利用MOOC改进校园教学 从“讲授主导的学习”到“研讨提升的学习”,课上不同的教学模

3、式,课 堂 是 如 何 翻 转 的,一、关于MOOC,课后不同的参与形式,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平台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大数据的支持),参与课程论坛(事先告知) 定时在线,定量回答学生问题;根据需要,向学生发布通告或邮件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同伴学习,同样需要大数据支持,二、我们的认识,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不是万能的; MOOC只是抓手,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才是根本;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定回归教育的本质“人的教育”; 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是新时代的主题; 大学已死,大学永存。,三、我们的响应宣传动员,三、我们的响应建章立制,三、我们的响应组织学习,三、我们的响应全面助力,点燃热情:全面宣传,重点引导 组织

4、学习:走出去,请进来 开展培训:帮助教师进行助教团队建设 试点先行:尝试混合、反转课堂,推进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教学诊断:筹建教学微格录播诊断室(12月10日) 硬件配合:课堂教学环境建设(11月12日) 总结推广:重审现有教学模式,及时总结推广经验,三、我们的响应狠抓落实,三、我们的响应部署实施与预期成果,借力MOOC,促进技术与教育融合,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再造 开发我校的MOOC 课程,目的是推出名师、名课,提高贸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购买成熟的MOOC课程。作为学校通识课程的补充,让学生自主在网上选课、学习,承认学分。 开展“反转课堂”和“混合模式”教学实践,将教学由

5、“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借鉴MOOC理念,线上和线下结合。 鼓励教师或教师团队丰富网上教学资源,如微课程、视频资料等。这一层次作为过渡,条件成熟时便可向第三模式转变。,三、我们的响应部署实施与预期成果,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再造,重构培养方案 推进学系(教研室或课程团队)的教学研究; 通过“知识的碎片化”减少课程间的交叉与重复; 鼓励课堂学分与课下学分的结合,压缩课堂学分; 根据课程类别,设置适量的线上学习要求,有助于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 时机成熟,重构培养方案。,一心:以学生培养为中心; 两翼: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三不:不绑架不用行政手段强迫,激发教师的内在热情; 不卸责为教学模式改革创造一切土壤和环境; 不集权打破部门壁垒,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协作。 四实:作风务实、态度踏实、联系实际、追求实效; 五需求:了解需求、分析需求、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四、几点感悟,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中美差异; 介于“不出错”和“要出彩”之间的我们; “产品”还是“作品”的思考; 后“4%”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http:/ 电话:(86)010 - 64492195 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