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69935483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215 大小:18.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5页
【7A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5页
【7A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5页
【7A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5页
【7A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A版优质实用文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20GG-4-5第一章行星地球本章规划绝大多数地区的中考不考地理,鉴于这一客观情况,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学习地理不够重视,兴趣往往不够浓厚,甚至抱有排斥的情绪。因此,本章的教学任务就不只是教参中所述的几条。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开篇,本章内容难点较多,教学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为后面的地理学习培养兴趣,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教材以地球为中心,首先从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星系环境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再讲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时刻影响着地球,这些内容难度不大,使用录像和相关图片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

2、趣。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是本章最难理解的部分,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时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事例进行说明和讲解,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辅以多媒体演示突破难点。本章最后的教学内容是地球的圈层结构,反映了全章内容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空间逻辑,教学中应体现这一特点。课时安排:共7课时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课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课时第三节地球的运动3课时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课时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1课时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从容说课本节涉及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

3、有序、有层次,也是有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些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像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拉一伸,既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教学中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日地距离和地球本身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准确的认识,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并由此知道地球的特殊性。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

4、天体系统的层次。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

5、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推进新课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

6、、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认识很多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师录像中都有哪些天体呢?生(多人分别回答)闪烁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一闪即逝的流星、绕行星转的卫星师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天体,像人造卫星、神舟飞船、各种探测器等则是人造天体。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页,看图1.1中的四幅图片,阅读a、b、c、d四段文字。师(投影图片并讲述)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蟹状星云是金牛座中的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

7、云,它的大小为12光年7光年,总辐射强度比太阳强几万倍。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体的天体,质量比太阳小,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光。土星有美丽的光环,被较多的卫星所拱卫。它的体积约是地球的740倍,质量约是地球的95倍。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天空某一区域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流星雨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的,如照片所示的狮子座流星雨,是1998年天文工作者在西班牙拍摄到的。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

8、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星是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新出现而得到证实的著名大彗星。哈雷彗星出现时,景色蔚为壮观,彗尾横跨半个天空,与银河争辉。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师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人们还可以观测到更多更遥远的天体。宇宙中有如此之多的天体,那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投影教材图片“天体系统”,看图讨论)(合作探究)生(讨论)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生(一生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师答得好!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

9、排列,有以下几个层次: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月地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及其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地球是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又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000多亿颗。银河系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万光年。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同银河系规模

10、相当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用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数以十亿计的星系,其中离我们最远的估计为150亿200亿光年。天文学上把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这就是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师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大家一起来看教材第4页的活动。(合作探究)生(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填写下面的框图)师(学生填写后)哪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生(一生回答,他生评论)师答得好!(投影)(师按下列体系充实讲解)师(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可能显得太渺小,在银河系中想发现它的身影也比较困难,在太阳系中虽无法与太阳齐肩,

11、但也算是八颗行星骨干之一了,特别是太阳对地球的关照很多,使地球在平凡之中作出了特别的表现。我们就到太阳系中了解一下地球。(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投影图片:太阳系模式图)师太阳系中有哪八颗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请一位同学看图回答。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方法引导)师回答正确!八颗行星绕太阳的转动叫公转,我们常用运动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来描述八颗行星的公转运动。下面我们来做一项活动,了解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请大家继续看投影,仔细观察表示八颗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八颗行星公转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呢?(合作探究)生方向相同。师大家观察得很准确,回答得

12、非常好!八颗行星公转具有同向性的特点。大家再看表1.1八颗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然后回答:八颗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分别是大还是小?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都较小。师很好!八颗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只有水星的稍大一些,最大也不过7。因此,八颗行星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说明它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的特点。八颗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只有水星较大,为0.21。它们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有近圆性的特点。哪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殊的地方?生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师非常正确!地球

13、具有的运动特征,其他七颗行星也有。下面再请大家看投影。(投影: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比较数据见下表)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比较数据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2)公转周期自转周期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0.050.821.000.110.0560.8561.0000.1505.465.265.523.9687.9d224.7d1a19a58.6d243d23h56min24h37min巨行星木星土星317.9495.181316.000745.0001.330.7011.8a29.5a9h50min10h14min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14.6317.2265.20057.1001

14、.241.6684.0a164.8a约16h约18h师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结构特征,可以把八颗行星分为三大类。请你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具有哪些特征?生(可以让不同的同学进行补充)师(评价学生答题情况,多鼓励)根据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类行星分别有以下特征: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距离太阳近,表面温度较高,体积和质量都小,平均密度大。另外,类地行星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卫星很少,或者没有。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距离太阳比类地行星远,表面温度低,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都很小。它们的卫星数目多,并且有光环。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

15、王星,它们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很低,都在-200以下,平均密度大体上介于前两类之间。远日行星表层气体以氢和甲烷为主。远日行星都有卫星,有光环。师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没有特殊的地方?生没有。师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因此,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师(过渡)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板书)三、存在生命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大家看书P6内容,讨论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生(读书,讨论,总结)师温度和水分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千米),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以液态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