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广东省肇庆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69914374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人教版)广东省肇庆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新人教版)广东省肇庆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新人教版)广东省肇庆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人教版)广东省肇庆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七年级历史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考试时间: 50分钟,满分:100 )温馨提示: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区域作答,保持卷面整洁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75分) 1.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 B. C. D.2.用“长江流域”、“水稻”、“猪纹陶钵”、“干栏式房屋”等描述的原始居民是?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龙山原始居民 D红山原始

2、居民3.“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鼎”有丰富的政治含义,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古代烹煮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B.立国礼器,身份地位与权力象征C.比喻帝王,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 D.象征三方并立、鼎峙或鼎足之势4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5.“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是指?A.甲骨文 B.大篆C.小篆 D.隶书6.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

3、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7.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8.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的是西周的?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9.秦朝统一全国后,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车同轨,书同文C.废分封,立郡县D.焚书坑儒10.

4、 “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是针对下列哪一战役的文学创作?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涿鹿之战11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A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12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13. 东汉时官至太守仍坚持给百姓看病,且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李时珍 B

5、.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14.以下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A.宅院画像砖B.陶院落 C.击鼓说唱佣D.汉并天下瓦当15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都不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该作品是?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水经注16.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 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6、中学17.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人兴修水利C. 对外贸易发展 D.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19两晋时期以来,我国南方争相坐方凳、圆凳,吃烧饼、蒸馍等,这是因为?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20.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

7、教传人我国是在?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21.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意见?有利于学术文化的繁荣 推动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有利于公平地选拔人才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A B C D22.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司马迁编写史记 C.华佗发明了“五禽戏” D.张陵创立五斗米道23.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A.加强文化控制B.加强经济管理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巩固国家统一24.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

8、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黑头发的黄种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由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25汉武帝促进大一统局面的措施中属于经济方面的是?A、统一铸币,盐铁官营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兴办太学D、颁布“推恩令”,重视人才二综合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26. 材料一:材料二: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材料三:材料四:中国古代的这一政治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的

9、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3分)(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2分)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1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哪一件事为这一商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1分)新疆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西汉时管辖今新疆地区的是什么?(2分)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1分)(4)依据材料四,概括此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2分)27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崇尚武力),非可文治(难以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帝王的家中),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此材料反映了变法的什么内容?(2分)(2)材料一所反映的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3)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3分)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意义?(1分)(4) 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