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医患沟通桥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73115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架起医患沟通桥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架起医患沟通桥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架起医患沟通桥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架起医患沟通桥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架起医患沟通桥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起医患沟通桥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架起医患沟通桥梁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转换医学模式的社会需求日益强烈,于是医患关系的问题日益突显。日前记者电话采访了医患沟通学主编、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王锦帆,请他谈谈医患之间如何沟通,如何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记者:医患沟通学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以及人性、伦理、心理等方面的关系,你们编写这本书的动机和背景是什么?王锦帆: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因经济利益格局调整,人民群众民主和权利及法律意识增强,健康需求增加等因素,造成医患矛盾增加,医患关系紧张。因此,我们必须把医患关系放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来审视、调整和解决,市场经济的现实环境就是这本书的写作大背景。记者:医患关系涉及方

2、方面面,十分复杂,医患沟通学是怎样切入的?王锦帆:我们把“人”作为全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医生、患者作为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及人的特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系列的复杂表现。医患沟通学特别强调医者尤其要全面地认知自我,认知人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医患一体”的医患沟通新理念。我们把“医患沟通”这个看似技巧性的问题升华到学说的高度,用哲学、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社会人文学科原理加以诠释,并作为新型医患关系的理论体系。记者:这本书的编者全部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但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在序言中说,作者们并没有单纯从医者的视角和利益出发来探索解决医患关系问题。那么,作者们是如何考虑

3、这个问题的?王锦帆:我们知道,当单纯的医学准则、职业道德与强大的经济车轮、多元化的思想观念撞击时,传统医患关系瓦解是必然的。这时医患双方各执己见,渴望理解,期盼重建信任合作关系,如仅从医者的利益和视角出发,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人性、伦理、法律等一系列社会现实及由此引起的一切变化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些复杂的关系与现象,从中找到了一个解决医患矛盾的“杠杆”医患沟通。记者:从整体上看,医患沟通学是按临床科室编写的,为什么采用这种编写形式呢?王锦帆:临床医学的基本特征是经验性、实践性及不确定性,不同科别的疾病对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影响是各不相同

4、的。实践证明,每一类疾病患者有着相似的特点,如内、外、妇、儿科的患者各有特点,医患沟通各有规律性。我们以疾病的类别为主线,从临床医学的客观规律出发,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将临床各科室医患沟通的技巧、经验与教训,直观具体地传授给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书中把我国一些优秀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工作中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案例形式展现出来,既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又便于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学习与借鉴。记者:医患沟通学是一本教材,为什么要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设医患沟通学?王锦帆:从医学教育模式看,我国主要借鉴了苏联医学教育的模式,较注重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人文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医患沟通学旨

5、在弥补医学教育中人文知识结构及社会应用能力培养的不足,填补医学技术与人文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的空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医患沟通学联系实际,在知识结构上整合了医学生所学过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在医疗的现实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培养,这既符合教育规律,也符合医学的经验性特征。记者:您是不是认为,临床教师和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还有待提高,也应该学习医患沟通学?王锦帆:是这样的。医学人才必须经过临床教师在医院里进行严格的培养训练才能完成,因此,临床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对培养现代高级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医学科学的人文性、经验性、实践性和非精确性决定了医学教育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它必须是终身型的教育。但目前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仅限于医疗业务范围,没有医学与人文的综合应用学问和技能的教育内容。将医患沟通学纳入继续教育,这将是继续医学教育的新目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记者:我们期待医患沟通学在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医学人文实际应用能力上发挥作用,希望医患沟通学成为实现医学模式彻底转变和重建以信任为基础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