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鱼的养殖技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673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星鱼的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星鱼的养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星鱼的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星鱼的养殖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星鱼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1分类地位及分布 七星鱼隶属于鲈形目鳢科。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及湖北省的少数地区。 2形态特征 七星鱼头大、吻短、口宽、鼻管粗,体披中等大的圆鳞,眼中等大、眼间隔宽凸,背、臀鳍基部长,胸、尾鳍圆形。七星鱼体型以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七星鱼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七星鱼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 7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以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其主要性状为:背鳍 44鳍 28线鳞 53线转折前鳞 20侧线鳞 31长为体高的 ,为头长的

2、。二、七星鱼的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 七星鱼属底栖鱼类,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河、湖、池塘、沟渠、小溪中。七星鱼性喜阴暗,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水草丛中或洞穴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在下雨天或流水沟中,七星鱼跃出水面,在流水冲击下会逆流上溯而逃往它处,所以要做好防逃工作。七星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借助鳃腔中的辅助呼吸空气,耐缺氧,钻跳能力强,可在湿润的草地上靠摆动身体前进,寻找新的确良水源。只要保持湿润,脱水数小时运输不会死亡。三、幼苗标粗方法 1鱼塘选择,水路交通方便,3,水深 1m 左右的鱼塘放养。 2鱼苗选种培育,关系到养殖成活高底重要问题,产量、经济收益问题,一定选择纯种、优质、无病的鱼苗,规

3、格一般(3分放养,由于七星鱼个体单重较小,要求以高密度达高产,每亩放养 1 万尾为宜。 3放养前,做好鱼塘消毒工作,后投放鱼苗,消毒每亩用生石灰 50 斤,茶芙 50 斤,培肥水质,保持水质透明度 25水深 50 公分,消毒后在鱼塘的一边拦网 亩水面积准备鱼苗标粗,培育有(6分规格,点好鱼苗数量,拨网放进大塘养殖。 4鱼苗喂料方法很重要,做好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用鱼胶机把冰鱼胶碎混合鳗饲料,用手胶成团投喂,每隔 7混合药物,每万尾计,退消散 10 包或利特灵 10 粒喂鱼苗。 5注意对流气候变化,如有大暴雨,因为雨水含酸性,对鱼苗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雨过后用生石灰每亩 30 斤,中和水质

4、,或孔雀石绿每亩用 50 克泼水。四、鱼中期管理 1七星鱼生长 50 克重时,这段时间生长最快,一定做好防治病、水质管理、防逃跑以及日常工作。 2定饲料质量,定食量,以可以设置饲料台定位投喂。 3饲料投喂,七星鱼在 50 克以上,冰鲜要破碎切粒投喂,每天检查吃食情况,以便调整投喂量,防止浪费,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 5人工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白量要求不低于 40%。 4七星鱼在高温天气,发病最为普通,所以每隔 15消毒一次,、后期管理 1七星鱼生长 100 克,这段时间,食量开始减弱,药物减轻投放。 注意调控水质,水质不绿色,要施有基肥,例如:白花草、花生芙等,保持水质30%透明度,确保七星鱼无病

5、上市。六、进入越冬工作 1七星鱼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 0生长水温为 13最佳生长水温为 15摄食水温为 13当水温降低到 10时,七星鱼开始停 止摄食。冬天寒冷季节,七星鱼多潜入洞穴或钻入泥层中越冬。 2做好七星鱼防寒工作,在鱼塘四周加水葫芦。水葫芦占 1/10 水面为宜。 3鱼塘要一次切底严格消毒工作,防治七星鱼的水霉病发生,提高成率。七、鱼病防治 七星鱼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发病较少,但还要坚持做好以下鱼病防治工作。1每 10用生石灰轻度消毒水体。 2发生细菌病时,用 呋喃唑酮或 1漂白粉全池泼洒。 3寄生虫病用 0.5 晶体敌百虫或 流酸铜,流酸亚铁合剂或25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4水霉病用 2孔雀石绿浸泡鱼体 5 分钟。 5兰鳃病、黑头病,用莉特灵、解热散。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