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93053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来源:gkstk.Com1、知识与能力:知道洋务运动兴起、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能概括分析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以及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与“公车上书”有关的知识;通过讨论,增强自己的参与意识。【教学要点】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重点: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难点:如何透彻地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导入新课】19世纪60年代

2、,一向顽固守旧、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为什么提出学习洋人的“洋枪机械”,搞起了“洋务运动”?【新课探究】一、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2、 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3、领导阶级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4、洋务派代表人物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曾国藩(湖南人,5、旗号(口号、主张):“自强”、“求富”6、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分2个阶段)7、总理衙门推动洋务运动的中枢机构成立时间:1861年来源:gkstk.Com主要负责人:奕?全称:总理各国事物衙门职权:外交、通商、海防等,后扩展到办厂、开矿、筑路等。8、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在“自强”

3、的旗号下兴办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最早兵工厂)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军工企业)(2)后期:19世纪70年代后,提出“求富”,兴办民用工业。9、性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的覆没,标志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总结巩固】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第二课时)【内容标准】 (参见上一课时)。【教学目标】(参见上一课时)。【教学要点】重点:理解戊戌变法发生的原因及其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影响。难点:理解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失败原因是本课的又一难点。【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新课探究】二、维新变法运动1、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P33)2、维

4、新变法运动的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4、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两人并称“康梁”)、谭嗣同(湖南人)等。5、序幕(开端)1895年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内容:康梁与各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失败)6、展开创立报刊,组织学会,印行书刊(宣传变法,扩大影响)7、戊戌变法(1)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前后历时103天,又叫“百日维新”。(2)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解释含义)诏书,宣布变法(3)主要内容(P34-35):(4)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P35)这些变法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

5、发展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有利于革除社会弊端。(5)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6)失败的标志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7)谭嗣同悲壮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等。8、失败的原因9、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P36【总结巩固】戊戌变法虽失败,但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它倡导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反对旧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维新失败,又使一些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来源:gkstk.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